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古代文化常識
  • 王力主編
  • 829字
  • 2021-03-12 15:36:02

十二次

現在說到十二次。

古人為了說明日、月、五星的運行和節氣的變換,把黃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東的方向分為星紀、玄枵(xiāo)等十二個等份,叫做十二次。每次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為標志。例如星紀有斗、牛兩宿,玄枵有女、虛、危三宿,余皆仿此。但是十二次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的廣狹不一,所以十二次各次的起訖界限不能和宿與宿的分界一致,換句話說,有些宿是跨屬于相鄰的兩個次的。下表就說明了這種情況(此表是根據《漢書·律歷志》作的,各次的名稱、寫法和順序都根據《漢書·律歷志》):

(加有著重點的字是各次的主要星宿,這是參照《淮南子·天文訓》)

外國古代把黃道南北各八度以內的空間叫做黃道帶,認為這是日、月和行星運行所經過的處所。他們也按照由西向東的方向把黃道帶分為白羊、金牛等十二個等份,叫做黃道十二宮。其用意和我國古代的十二次相同,但起訖界限稍有差異。對照起來,大致如下表所示:

我國古代創立的十二次主要有兩種用途:第一,用來指示一年四季太陽所在的位置,以說明節氣的變換。例如說太陽在星紀中交冬至,在玄枵中交大寒,等等。第二,用來說明歲星每年運行所到的位置,并據以紀年。例如說某年“歲在星紀”,次年“歲在玄枵”,等等。這兩點,后面談到歷法時還要討論。

有一件事值得提一提,上述十二次的名稱大都和各自所屬的星宿有關。例如大火,這里是次名,但在古代同時又是所屬心宿的名稱。又如鶉首、鶉火、鶉尾,其所以名鶉,顯然和南方朱雀的星象有關,南方朱雀七宿正分屬于這三次。《左傳·僖公五年》“鶉火中”,孔疏說“鶉火之次正中于南方”;又說“鶉火星者謂柳、星、張也”,可以為證。

新疆吐魯番出土的唐代的星占圖殘片(圖中殘存二十八宿中的軫、角、亢、房、心、尾七星宿以及黃道十二宮中雙女、天平、天蝎三個宮。是現存最早的黃道十二宮圖像)

敦煌莫高窟出土卷子中的紫微星星垣圖(局部。雖然《史記》中已經有了與三垣相當的星官名稱,但文獻中正式記載三垣,我們只能追溯到唐代成書的《開元占經》和《天象詩》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南省| 昌平区| 娄底市| 长汀县| 弥渡县| 阿克苏市| 松江区| 文成县| 梁平县| 上思县| 平安县| 开鲁县| 敦化市| 益阳市| 廉江市| 万年县| 江阴市| 陇南市| 灵丘县| 珲春市| 陈巴尔虎旗| 明光市| 禹州市| 百色市| 余干县| 津南区| 河东区| 图木舒克市| 马公市| 嘉禾县| 高阳县| 贡觉县| 怀远县| 泾源县| 全州县| 报价| 成都市| 任丘市| 洪泽县| 九江县| 崇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