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老師
- 大唐:原來我是天道之主
- 千淼
- 2271字
- 2021-05-24 15:27:14
第二十三章 老師
雖然現實中,四方勢力各有強弱,但棋盤上的四方勢力所占據的區域都是等同的,只不過每一種棋子有著各自的優點。
猴子靈活,狐貍能借助地形,虎綜合能力最強,狼移動速度最快,這四種動物分別占據了棋盤東西南北四方。
棋局剛開始,李治便控制著虎棋一味猛攻北方狼的領地。
蘇墨一方面避其鋒芒,操控狼棋在草原地形中靈巧躲避,等待李治的虎棋力竭。
另一方面,借助猴子的靈活,跨越水域地形,藏在了虎棋的側面。
待虎棋久攻不下,想要后退時,卻被突然冒出的猴子攔住。
“這……猴子什么時候出現的?”李治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
“棋路,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蘇墨道。
接下來,蘇墨控制的狼棋,仍然不打算出手,反而有后退的跡象。
李治心下一喜,也不再撤退,控制老虎想要全力吃下猴子。
就在老虎和猴酣戰之時,狼利用速度的優勢突然撲出,直擊老虎要害,一舉擊潰了老虎的陣勢。
“我輸了……”
李治舉著棋子的手始終沒有放下,他始終無法相信,自己竟然真的輸給剛剛學會規則的蘇墨。
“你太自信了,你認為老虎是無敵的,狐貍的力量幾乎被你舍棄了,你缺乏掌控全局的能力。”蘇墨指出了李治的不足。
也許是李治形成了習慣,過于迷信老虎的力量。
就在兩人下棋的時候,長孫皇后和陸明遠出現在了不遠處。
蘇墨發現長孫皇后后走出亭子,就欲行禮。
“蘇先生免禮,沒想到稚奴竟然能和先生有共同的興趣。”長孫皇后看到這一幕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這盤棋下的很開心,晉王殿下十分聰慧。”蘇墨道。
長孫皇后嘆了口氣,以為蘇墨在說客氣話。
在這之前,她不止一次聽到南書房的諸位老師說李治愚笨了。
“這次來,是為了還皇后娘娘的令牌。”蘇墨拿出了之前長孫皇后交給他的令牌,現在案子已經結束了,令牌理應交還。
“先生辛苦了,云麾將軍的案子多虧了先生,只是我有一處不明白,明明是先生破了案子,為何將功勞讓于刑部呢?”長孫皇后有些不解,在聽了陸明遠的敘說之后才知曉了案件的始末。
在如此大功面前,常人爭奪功勞還來不及,從沒見過像蘇墨這樣將功勞主動讓出。
“答應查這件案子是因為娘娘,但我性子淡,不想讓太多人知道我參與進了這件案子。”
長孫皇后并未接過令牌,而是看著蘇墨道:“蘇先生,我還有一個請求。”
“皇后娘娘請講。”
“蘇先生能否做稚奴的老師?”
蘇墨一愣,沒想到長孫皇后的請求是讓他當李治的老師,這也太突然了。
“我也是實在沒有辦法了,已經請了好幾個學識淵博老師,但是稚奴就是不愿意聽他們講課,今日我看稚奴也愿意聽你說話,所以突然有了這個想法。”長孫皇后的語氣頗為無奈。
李治此時聽到了談話,站在了蘇墨的身側。
“這要看晉王殿下是不是愿意?”蘇墨道。
“稚奴,你愿意讓蘇先生做你的老師嗎?”長孫皇后看向李治。
李治目光中沒有絲毫的猶豫,果斷的點頭道:“我愿意!”
“先生的意思是?”
“能成為晉王殿下的老師,我很榮幸。”
蘇墨低頭看向身側的李治,李治同樣也看著他,兩人目光交匯,彼此都笑了笑。
李治緊緊拉住了蘇墨衣袖的一角,似乎生怕這個突然得來了便宜師父跑了。
長孫皇后的看著兩人,眼中充滿了欣慰。
“陸明遠,今日之后你就跟著晉王殿下,一應俸祿按照王府將軍的標準發放。”長孫皇后向著陸明遠吩咐道。
陸明遠聽到長孫皇后的命令,意識到自己升官了,急忙行大禮道:“多謝皇后娘娘”。
蘇墨心中也為陸明遠感到高興。
這次升官可不同尋常,之前陸明遠的官階只是八品普通皇宮禁衛。
但王府將軍最低都是五品,若有朝一日李治開府,陸明遠便能夠統領三千府軍,真正有了實權。
“蘇墨,我的令牌你先留著,可以隨時出入皇宮,你現在有什么缺的,盡管跟我說,我讓人給你送過去。”長孫皇后的語氣變得親切了些。
“皇后娘娘若是有地的話,可以賞賜給我一些。”
“長安城的地產,我倒是知道不少空閑的,既然你成為了晉王的老師,雖然沒有官位,但理應有座府邸,過幾日我讓人帶你去挑選。”
“娘娘,你好像理解錯了,我說的是長安城外的耕地。”
“耕地?我在城外正好有一座莊園,周圍有千畝良田,你如果想要的話,隨時可以過去,讓陸明遠帶你去就可以,只是你要耕地做什么?”
“待冬天過了,我想要種一些蔬菜。”
長孫皇后哭笑不得,原本以為蘇墨需要一處府邸,沒想到蘇墨是真的想要種地。
……
在皇宮隨便逛了逛,讓蘇墨有些遺憾的是,沒有見到李二陛下。
對于這位一手開啟了貞觀盛世的皇帝,蘇墨還是十分有興趣的,可能是緣分未到,并沒有在太極宮看到李世民。
就在蘇墨要離開時,李治吵鬧著也要跟著蘇墨一同離開皇宮,想要去外面看看。
長孫皇后經不住李治的軟磨硬泡,最終還是答應了,只是讓陸明遠跟著李治,隨時保護李治的安全。
因此,蘇墨沾光還坐上了晉王的專用車騎。
坐在車中,李治一種用好奇的眼光打量著自己的便宜老師,他感覺這個老師與之前他見過的每一位都不同,不僅體現在年齡上,還給他一種神秘感。
“想問什么,盡管問吧!”
蘇墨悠閑的坐在馬車上,認下李治做徒弟,也出乎他的意料。
不過他自問在學識方面不比南書房的老師差多少,儒道“過目不忘”讓他將無數經典都刻錄在了腦海之中,論詩詞歌賦,初唐之后一千多年的精華都融于他的腦海,教導一個孩子綽綽有余。
“你能教我什么?”李治問道。
“你想學什么?”
“我不想讀那些呆板的圣人書,太羅嗦了!”李治抱著腦袋,似乎回憶起了之前被儒道兩家經典支配的恐懼了。
“其實那些儒道兩家經典并非是一無是處,不過是現在的人不懂得學以致用罷了,即使是再厲害的經典,脫離了時代,也就同廢紙沒什么兩樣了。”
“我第一天去南書房,有個老頭便讓我埋頭背論語禮記,我只是說了這些狗屁不通,老頭就罵我愚笨,不堪重用。”李治撅嘴道,對于南書房的那些書和老師他是深惡痛絕。
“放心,我不會像他們那般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