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工程藥物研究與應用
- 李校堃主編
- 8字
- 2021-04-16 15:28:52
第七章 基因工程藥物緩控釋載體
第一節 微球與微囊
一、概述
微球(microsphere)和微囊(microcapsule)是目前基因工程藥物緩控釋制劑最常用的載藥體系,系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稱為囊材)作為囊膜壁殼,將固態藥物或液態藥物(稱為囊心物)包裹而成的直徑在1~250μm的藥庫型微小膠囊,稱為微型膠囊,簡稱為微囊;或使藥物溶解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骨架中,形成骨架型微小球狀實體,稱為微球。微囊和微球的粒徑均屬微米級,有許多共同之處,可統稱為微粒(microparticle),其結構示意圖見圖7-1。

圖7-1 微球與微囊結構示意圖
a:微球;b:微囊
微型膠囊的制備過程稱為微型包囊術,簡稱微囊化(microencapsulation)。微囊化是20世紀50年代發展起來的技術,60年代初期開始應用于藥劑學,并成為藥物的載體。
基因工程藥物微囊化后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1.可減少藥物的配伍變化,掩蓋藥物的不良氣味及口味。
2.提高藥物生物相容性和穩定性 囊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隔絕光線、濕度和氧的影響,防止藥物降解,提高藥物的穩定性,便于制劑的生產、儲存和使用。
3.防止藥物在胃腸道內失活,如尿激酶易在胃腸道失活,進行微囊化處理后可克服這些缺點。
4.有利于形成緩釋或控釋藥物制劑 采用緩釋、控釋材料將藥物微囊化后,可以延緩藥物的釋放,延長藥物作用時間,達到長效目的。
5.有利于形成靶向制劑 基因工程藥物制成微囊型靶向制劑,有利于藥物濃集于特定的靶區,提高藥物的療效。
推薦閱讀
- 精神科護理學(第3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護理專升本)規劃教材)
- 醫古文(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重癥超聲
- 超聲醫學
- 傷寒論選讀(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內科學:血液內科分冊(第2版)
- 組織學與胚胎學習題集(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配套用書)
- 社區重癥識別與緊急處理(基層衛生培訓“十三五”規劃教材)
- 五官科護理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婦產科學(第4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臨床專科)規劃教材)
- 實驗針灸學實驗指導(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護理管理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中醫醫案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實驗(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配套用書)
- 腎臟科醫生案頭藥物速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