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腦性癱瘓作業治療
- 李林主編
- 1243字
- 2021-04-16 12:01:31
前 言
小兒腦性癱瘓是自受孕開始至嬰兒期非進行性腦損傷和發育缺陷所致的綜合征,主要表現為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常合并智力低下、視聽障礙、癲癇、語言障礙、行為異常、小頭畸形等,是繼小兒麻痹后小兒的主要致殘疾病之一。它既給患兒及家長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又給社會與家庭帶來極大的經濟負擔。盡管當前國民經濟和衛生保健事業飛速發展,但是并未使本病的發病率降低。所以提高對腦性癱瘓的診療康復技術,早期發現、早期干預高危兒;采用綜合措施,最大限度地使腦性癱瘓患兒康復,使其生活自理,重返社會,是兒童康復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作為被譽為“中國腦性癱瘓康復之父”李樹春教授的學生,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李樹春教授的悉心指導下,開始潛心研究小兒腦性癱瘓的診療與康復技術,至今已近30載。30年只是歷史長河的一瞬,而我們卻歷經了艱辛和坎坷,親歷了我國小兒腦性癱瘓康復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奮斗之初的無人理解、甚有微詞時期,到走出少有溝通、堅守事業的低谷時期,再到李樹春教授點燃的星星之火已呈燎原之勢時期,感到無比自豪與振奮。
1998年4月,我有幸赴日本札幌醫科大學,北海道立札幌肢體不自由兒綜合療育中心研修。向日本友人學習先進的康復技術,在學習物理療法的同時,也學習了作業治療與言語療法,并對作業治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作業治療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到實踐應用;從小兒腦性癱瘓作業治療的評定,到各種作業治療的實際應用,都進行了系統、深入的學習和研究。歸國后,立即將在國外學習的先進作業治療技術,應用于臨床實踐,取得了較好效果。2005年3月,我調至廣州康復實驗學校工作,學校的招生對象為學齡期腦性癱瘓兒童,對于這一特殊群體,作業治療尤為重要。所以,由廣東省康復醫學會兒童康復專業委員會主辦,廣州康復實驗學校承辦了三屆全國規范化小兒腦性癱瘓作業治療培訓班,我與香港、臺灣地區同道一起,為學員授課,使小兒腦性癱瘓作業治療更加科學規范,有力地推動了小兒腦性癱瘓作業治療的發展。
國內小兒腦性癱瘓康復的專著較多,但小兒腦性癱瘓作業治療的專著尚屬空白,所以,參考國內外大量文獻資料,結合我們的臨床經驗與體會,編寫了《小兒腦性癱瘓作業治療》一書。
編寫此書的目的:首先是為小兒腦性癱瘓康復工作者提供一本工具書,使康復治療師學習各種作業治療手技,更好為患兒服務;其次是為未來從事兒童康復工作的康復醫學院系學生提供一本教學參考書;第三,也可作為家長進行家庭康復的指導書。
本書共分九章,前三章系統地介紹了小兒腦性癱瘓和作業治療的基礎知識,第四章闡述腦性癱瘓作業治療的康復評定,第五至第九章較全面地介紹腦性癱瘓作業治療的各種方法。本書作者均為本領域的一線工作者與研究者。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得到了李曉捷教授的大力支持與指導,書稿出版之前,她在百忙中審閱了全書,糾正了書中的錯漏之處,并為本書作序,借本書面世之際,向這位國內兒童醫學康復界的著名專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時間倉促,書中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同道和讀者批評雅正。
李林
201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