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腦性癱瘓作業治療
- 李林主編
- 1166字
- 2021-04-16 12:01:31
序
李林教授是我的師弟并曾與我共同工作近20年,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追隨導師李樹春教授從事小兒腦性癱瘓及兒童康復工作。我們曾共同為我國第一所小兒腦性癱瘓防治療育中心的發展建設、為創建和發展以兒童康復為特色的康復醫學與理療學學科及佳木斯大學康復治療學和護理學專業而不懈努力。在李林教授主抓教學和康復醫療工作期間,我院小兒腦性癱瘓及其他不同類型兒童康復醫療工作,在原有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為未來事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李林教授盡心辦好歷屆全國小兒腦性癱瘓康復治療技術培訓班,并親自承擔授課任務,得到來自全國各地學員的肯定。作為師姐和“班長”,我對李林教授十分熟知,共同的理想和目標,難忘的共同奮斗歷程,使我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李林教授為發展我國兒童康復事業以及康復醫學教育事業始終不懈努力和執著追求,他勤奮、好學、刻苦鉆研,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并在長期兒童康復一線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李林教授起步于小兒腦性癱瘓康復工作,因此,小兒腦性癱瘓防治與康復,尤其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腦性癱瘓、小兒腦性癱瘓的作業治療、小兒腦性癱瘓的教育康復是李林教授的特長。作為我國優秀的中青年兒童康復專家,李林教授在我國小兒腦性癱瘓康復學術界具有很高的學術地位和較為廣泛的知名度。我為李林教授多年來所取得的成就和貢獻而由衷地欽佩和祝賀!
我國兒童康復事業發展僅有30余年歷程,兒童康復的理念、理論和技術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作業治療是繼物理治療之后,引入我國的現代康復治療技術之一,就整體水平而言仍落后于物理治療技術。雖然很多康復治療專業已經設立了作業治療方向,但兒童作業治療的學歷教育仍屬空白,眾多繼續教育項目中,也十分缺乏兒童作業治療的培訓。兒童作業治療教師隊伍的建設、專業人才的培養、作業治療理論與技術的普及和提高,是發展我國兒童康復事業,滿足不同類型殘疾兒童康復需求的重要使命。
李林教授主編的《小兒腦性癱瘓作業治療》一書,首次全面系統地對小兒腦性癱瘓作業治療的基礎理論、評定及相關治療技術進行了圖文并茂的闡述,填補了我國兒童作業治療專著的空白。該書的出版,將為培養我國兒童康復作業治療專業人才,普及小兒腦性癱瘓作業治療理論基礎與實踐技能,為康復治療專業教師、兒童康復專業工作者、社區康復工作者、相關專業人員以及腦性癱瘓兒童家庭成員提供一部重要的專著和參考教材。該書既可應用于學歷教育或繼續教育的專業人才培養,又可作為指導工具應用于兒童康復實踐中。
希望《小兒腦性癱瘓作業治療》一書,猶如春天里的及時雨,灑向兒童康復的沃土,滋潤勃勃生機的兒童作業治療的秧苗,在我國兒童康復事業發展的關鍵時期,作出重要貢獻,得到廣大讀者的贊許和青睞。
李曉捷教授
中國康復醫學會兒童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小兒腦性癱瘓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201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