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2章 乾坤骨董集—古玩古物的包漿

  • 乾坤骨董集
  • 舞雩子
  • 1377字
  • 2021-04-02 10:25:02

第42章乾坤骨董集—古玩古物的包漿

在很多有關古玩的書上,一些有獨到見地的藏家,都談到過玉器、印石、木器、銅件、硯臺以及瓷器等各類傳世古玩藝術品上,都有一種因歲月流逝而留下奇妙而使人賞心悅目的光亮。

這種類似清漆罩過的光亮,卻又不是用清漆抹、用蠟打、用椰子油擦、用皮鞋油搽所產生的浮光。它更精光深邃,使得竹、木、瓷、石這些非玉的東西,都呈現出玉石般的珠光寶氣,靈氣四溢。這就是藏家們所說的“包漿亮”。

直至現在,還沒有一本專著,專門論及傳世古玩形成“包漿”的成因。有的書上談到,紫檀、紅木、黃花梨、鐵梨木等一些高檔木材,本身有些油性,年深月久,油質外泄,和空氣中的塵土、人們觸摸的汗漬,互相融會成了“包漿?。這種說法,似乎還有些科學道理。

那么,玉器、印石、銅件、硯臺,瓷器呢?尤其是還有古籍善本以及傳世字畫,在這些古玩藝術品上,本身并不具有“油性”,但也會出現“包漿”,就比較令人費解了。

然而,事實是這些非“油性”的傳世古玩上,確實也會出現“包漿”,但比起木器家具來,要不明顯得多,而且較難辨別。尤其是瓷器的“包漿”,更加難以辨認。

其實,玉器、印石、銅件、硯臺、瓷器等傳世古玩之所以也會出現“包漿”,原因之一,是因為人們長期把玩、擦拭的結果。由于成千上萬次把玩和擦拭,把這些器物表面磨擦得十分平滑,因此變得光鑒可以照人了。也因為這原因,一些小器件,如玉佩、鼻煙壺、硯臺、印章、核桃雕件等等,人們把玩、擦拭、使用得更加頻繁,“包漿”也愈加明顯。當然,這里也因為人們手上和身上的油汗附在上面,年深日久,幫助了“包漿”的形成。

所以,一些較大型的瓷器,如瓷瓶、瓷罐,人們不可能天天去把玩、去擦拭。尤其是古時候空氣潔凈,一年中大概只要拂塵數次,也就更難形成“包漿”了。如果你輕易地認為這種瓶罐由于缺少“包漿”而斷定是新貨贗品,那就像竹籃打水,永遠要“漏”定了。

正因為如此,一般初學收藏的人,不要輕信有的書上所說:“只要學會看包漿,即能辨別器物的新舊,推斷其年月之長短,可以少花冤枉錢……”

學會看包漿,只是識別器物新舊手段之一,而且對木器類古玩比較明顯有用。要鑒別其它器物,比如瓷器,還要從底足、釉色、胎骨、圖案、紋飾、舊痕等多方面去判別。

就見到過有些瓷器,不知是否放在櫥柜里的原因,常年不見天日,也無需去擦拭灰塵,不要說毫無包漿可言,連底足和釉色也新得可以,但卻是“的板”的老東西。

在古玩界有這么一段趣事:辛亥革命后溥儀退位,因日不敷出,靠典當度日。1924年春,鹽業銀行把一些逾期未能贖回的古玩進行封貨拍賣。在這批貨中,就有康熙年間的官窯瓷器。但這批官窯珍品,竟然令許多古玩店老板不敢接貨。原因是這批東西新得出奇,手感底部還有毛刺扎手。如果是康熙時的東西,到那時算來已有近三百年了,底部早應磨得十分光滑,怎么可能還有毛刺?更別說什么“包漿”了,因此認定是剛出窯的新貨。當時,只有一個叫張云碉的,一看胎釉、二聽聲音、三掂分量,認定這是康熙官窯珍品。后來,知道底細的人,解開了這謎底,原來這批東西從景德鎮運到BJ,一直放在內務府庫房,后來抵押到鹽業銀行,還從來沒有開過封,依然是300年前的原包裝……

因此,“只要學會看包漿,就能識別器物的新舊”這話,有點絕對。尤其是還能“推斷年月之長短”,更是言過其實了。

古玩鑒別的學問深得很,不可能那么簡單。再說,什么都不是絕對的,絕對了就不是真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易门县| 阳曲县| 宜丰县| 庆云县| 城步| 博客| 海伦市| 水城县| 红桥区| 竹山县| 白城市| 丹棱县| 马关县| 泾源县| 顺平县| 济宁市| 大理市| 福贡县| 南康市| 贡山| 高陵县| 偏关县| 沐川县| 易门县| 开平市| 汕头市| 东山县| 门头沟区| 海安县| 海安县| 商水县| 康马县| 台湾省| 鱼台县| 射洪县| 夹江县| 丹棱县| 崇义县| 蓬安县| 鞍山市| 清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