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2章 凝血之玉(七)

“好了,天色不早了,大家都去休息吧,明天一早我們就進山,夜晚寒冷,注意保暖。”終于,秦風在喝完茶杯里的最后一口馬奶酒后,轉頭對眾人建議到。

我看了看身邊的藝凝,長長的呼了一口霧氣,眼神中充滿了一種戀戀不舍的神情,雖然近在咫尺,可是,卻還要忍受孤獨的煎熬。

我不情愿的獨自走進帳篷,在合上篷簾的那一刻,我看見對面的藝凝意味深長的朝我看了一眼。

我躺在帳篷里面胡思亂想,想入非非,直到下半夜才昏昏入睡。

“此番西行,路途遙遠,雖飲風沙困苦,吾意與汝同行,一切由汝與他周璇,定讓他罷干戈而致太平,一言以止殺。吾將隱于道童之間,汝切勿聲張。”我的夢中又出現了那個仙風道骨的老道。

第二天一早,眾人醒來,吃完早飯,一行六人就懷著復雜的心情毅然進入了這道幾百年來都無人踏足的神秘之谷。

肯特山夏日水草豐美,綠意盎然,蒼茫深邃,山勢崎峻,其地形復雜,北段山體及山谷中多樹木,其中主要以西伯利亞落葉松、歐洲赤松、西伯利亞云杉、山楊和白樺等為主。

“孔峰,你知道,當年,霍去病封狼居胥是在哪座山嗎?”秦風用力砍下一段干枯的云杉樹枝,然后轉過頭對我問到。“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在大漠。”我看著秦風的背影回到。

“狼居胥山,就是現在的肯特山!”秦風一邊將那段樹枝做成一根拐杖,一邊緩緩對我說到。“就是肯特山?!”秦風的話,讓我著實吃了一驚。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漢書·霍去病傳》中記載:驃騎將軍去病率師躬將所獲葷允之士,約輕赍,絕大幕,涉獲單于章渠,以誅北車耆,轉系左大將雙,獲旗鼓,歷度難侯,濟弓盧,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禪于姑衍,登臨翰海。

經此一戰,“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后來,人們對狼居胥山的具體位置也有多種說法。我們山海局通過綜合分析《霍去病傳》和相關的地理、史料發現:第一,狼居胥山,出代郡二千余里;第二,濟弓盧,弓盧即今克魯倫河;第三,禪姑衍,而肯特山附近就恰有一座姑衍山。

因此,我們可以推定,狼居胥山就是今烏蘭巴托東側的肯特山。當年,霍去病就是在這里祭天封禪,以示此地納為漢家疆土。這就是著名的封狼居胥。后來封狼居胥成為中華民族歷代武將的最高榮譽和向往。”秦風對我娓娓道來。

聽秦風說完,我才知道,原來霍去病也曾在肯特山舉行過祭天大典。

自此以后,狼居胥山,也就是現在的肯特山,就與中原王朝結下了不解的緣分。狼居胥山再次迎來中原王朝的軍隊是在唐貞觀三年。李靖破突厥的輕騎快馬在山腳下馳過,侯君集滅吐谷渾的大軍也在此扎營。這之后,又有主導編纂永樂大典和鄭和七下西洋的明成祖朱棣五征蒙古,追擊敗軍至狼居胥山下,殺青牛白馬以祭告天地,勒石記功而凱旋還朝,真正的文治武功冠絕天下!

“狼胥山前秋風緊,黃沙漠漠起塞聲”、“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在浩如煙海的唐宋詩詞中,關于狼居胥山的述寫,也顯得尤為悲壯激昂。

作為一名軍人,對“封狼居胥”、“精忠報國”的崇拜和向往已經深深的融入了我的血液。可是,直到今天,我也才真正了解了“封狼居胥”背后隱藏的故事和含義——不光是武力的征伐,還有對國家的忠誠,對民族的守護,對蒼天的敬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图壁县| 江孜县| 晋州市| 南召县| 阿克苏市| 柘城县| 曲靖市| 同心县| 洪雅县| 枝江市| 哈巴河县| 兴仁县| 沙田区| 满城县| 文化| 景宁| 玉林市| 永寿县| 洛阳市| 衡南县| 洛阳市| 巴里| 历史| 新宾| 南充市| 马公市| 怀集县| 库车县| 隆回县| 旬阳县| 南溪县| 客服| 湖南省| 静宁县| 乳山市| 双辽市| 宜良县| 澜沧| 芦溪县| 华宁县| 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