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0章 精密軸承廠

老板也不慌問貸款的事情,對吳寶祥說“行長,你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幫忙,只要我能辦到,我一定照辦,你盡管說就是了。”

吳寶祥對鄭老板說“你們現在的工業經濟開發區的企業的老板你都認識,你可不可以幫我們銀行做個宣傳,我也剛到常柴縣,時間不長,認識的人不多,沒有什么人緣關系,由你去幫我們做個廣告。這申報的貸款已經可以發放了,自我來你廠里到現在,前后也就是二十天,你就知道我們銀行的辦事效率了吧,你就把我們銀行的辦事效率對工業經濟開發區的企業做個宣傳。可以辦到嗎。”

那鄭老板聽說是這件事,這不是舉手之勞的事嗎,就對吳寶祥說“這簡單啊,我明天就帶你一家一家地跑,一天時間足夠了。”

吳寶祥說“那到沒有這個必要,不要太刻意,隨意一點,我剛到常柴來,就是想和大家認識一下,相互之間有個了解。”

鄭老板對吳寶祥說“可以,也就是那么幾家企業,我們之間也經常相聚,這個星期天我就約大家聚一聚,隨便就把這件事情告訴大家,其實我即使不說,他們也會問我,等他們問我的時候,我再說,這沒有什么問題吧。”鄭老板想問這貸款到底能有多少金額,這行長說話怎么說了一半就停下了,又不好意思問,再聽一聽再問是多少額度。

吳寶祥對鄭老板說“你的基本帳戶在中國農業銀行,你看能不能轉過來,如果有困難也就算了,這事可以慢慢來,以后再說。”

鄭老板對吳寶祥說“行長,這事還真不能過急,因為我廠在中國農業銀行里還有流動資金貸款,而且長期以來對我都很支持。”

吳寶祥對鄭老板說“這我知道,申報的材料里都有,我問一下你這次擴大生產規模所需的固定資產投資一共需要多少,你上報是三千萬元,包括土地,設備。如實地跟我說,你確實需要多少?。”

鄭老板在申報的時候虛報了一些,原計劃二千五百萬元就夠了,為了留點伸縮空間,有意多報了五百萬元。聽吳寶祥這么一說,就如實地說了,總投資只需要二千五百萬元,而申請銀行貸款支持二千萬元,自籌資金五百萬元,這部分錢現在還存在中國農業銀行的帳戶里。

吳寶祥對鄭老板說“我看這樣行不行,我行貸給你二千萬元的固定資產長期貸款,等你新項目投產的時候再給你追加五百萬元流動資金貸款,這樣你看夠不夠,不夠我們可以再協調商量追加。”

這鄭老板雖然久經商場,但這一下不由地站了起來,對吳寶祥說“夠了,足夠了,多了負擔太重也不好,謝謝,行長,謝謝你了。”

吳寶祥說“不用謝,以后都是銀企關系了,你在中國農業銀行的基本帳戶什么時候轉過來,由你自己定,其實現在基本帳戶也不是很重要,能轉過來是最好,有困難,慢慢來。我現在想起了一件事,向你打聽一下,常柴縣的精密軸承廠你有人認識嗎,我想了解一下。”

鄭老板說“常柴縣精密軸承廠的總經理我認識,他外婆是我同一個村的,小時候經常在一起玩,怎么啦?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幫忙?”

吳寶祥說“沒什么,就是隨便問一下,既然你認識,等以后我需要你幫忙的時候,我會來找你的,先不急。”吳寶祥在來的時候聽說過常柴縣有一家精密軸承廠,雖然廠的規模不是很大,但在常柴縣里工業企業基本上能夠算的上的也沒有幾家,相比起來這家還有點自己的特色,他也隨意地問了問,想打聽一下,沒有更深的意思。

“常柴縣精密軸承廠是個國有企業老廠,江源縣那家軸承廠是在他的幫助下成長發展起來的。其實最初省里的計劃是想把常柴縣精密軸承廠擴大生產經營的,但由于常柴縣精密軸承廠所在地是山區,開山平地成本投入過多,所以就選擇到了江源縣去另起一家同類的企業,當時常柴縣精密軸承廠的老廠長從內心說是不同意的,要在江源縣辦新廠可以,但不能從常柴縣精密軸承廠里抽調技術人員,如果想要從常柴縣精密軸承廠抽調技術人員,只能按常柴縣精密軸承廠的分廠配置。否則就你辦你的,與常柴縣精密軸承廠沒有關系。你想在國有企業里面,一個廠長能阻止縣政府的決定嗎。常柴縣經過江城市政府的協調,同意了江源縣新建一個精密軸承廠,雖然這個決定下了,江源縣的新廠也建起來了,但到了投入生產的時候,這技術人員被常柴縣精密軸承廠的老廠長卡住不放了。”

“那有什么辦法呢,經過兩個縣政府的協調,常柴縣政府做老廠長的工作,老廠長對縣高官的話肯定要聽的,就這樣,從常柴縣精密軸承廠抽調了八個生產一線的技術人員到江源縣的新廠里做技術指導。這八個生產一線的技術人員在臨走的時候,老廠長對他們說了一番話,八個人就去了。江源縣軸承廠投入生產,在這八個技術人員的指導廠,生產的產品一次性達標,生產線就全部開動了起來。當全面投入生產的時候,這八個技術人員分管各道生產環節,設備運行非常正常,投入生產的第三年,這生產的產量已經超過了常柴縣精密軸承廠了。江源縣軸承廠的產量是超過了常柴縣精密軸承廠,但軸承的品質與常柴縣精密軸承廠是不在一個擋次的,常柴牌軸承是精密度,高精尖的,而江源縣軸承廠是普通廠礦里通用的軸承。兩個廠的企業的起點不一樣,企業的文化也不一樣,江源縣軸承廠追求的是高產,快收益,高收益,所以在設計規模上江源縣軸承廠是超前,超預期的,加上廠房新的,生產設備也都是全新的,廠址也在縣城周邊,為此,江源縣還專門修了一條公路直通廠前大門,交通和環境都是超越的,企業開業時間不長,在通往廠里的道路兩旁都新建起了很多的廠礦和市場。在那工業廠礦不是很多的時期,這種景象確實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很快就得到了江城市工業局的重視,把江源縣軸承廠作為江源縣的支柱產業,在政策上都是按大中型企業對待,納入了地方大型國有企業來管理,廠長的級別也是副縣級的。”

“然而,全國各地的工業科技正在日新月異地發展,精密機床克服了許多生產工藝上的難題,原來的機床只能是一刀一刀地洗,一層一層地刨,一片一片地切,而到了現在,六刀、八刀一次性的下去,洗、刨、車一齊下去,一次性成型,而且很多的刀法都是鏤空進去的,如果按照以前的工藝,這都是八級鉗工都不一定能夠做出來的,而這種高精尖的精密機床需要一種特殊的精密軸承,這種軸承在當時,全國也只有三家,一家建在西安,一家建在哈爾濱,另一家就是常柴縣精密軸承廠。隨著中國工業技術革新的興起,這種機床已經普及到了工業的各個領域,江源縣軸承廠也就到了生產和銷售的瓶頸,要想擴大再生產已經是不可能了,而要想進行技術改造,在生產線設計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除非重新開辟一條新的生產線,而要開辟新的生產線也必須要有新的技術,要有精密軸承的生產技術。在企業開辦的前三年,廠里的領導班子艱苦奮斗,創造了開業以來的輝煌,到了第四年,原來的領導班子都離開了軸承廠,新來的領導班子,都是從其他企業調過來的,或者從政府部門下派的。”

“從第五年開始,也就是第一代的精密機床出現,原來的生產規模因為銷路的問題開始萎縮了,廠里的幾個重要人物不作為,這種現象幾年來一點都沒有改變,全廠幾百號職工,半停半開的生產線,已經沒有了以前的景象。在前年不是在搞國有企業經濟體制改革嗎,不是在搞招商引資嗎,就在這個時候,一家從臺州來的鄉鎮企業把江源縣的軸承廠收購了。”這時候鄭老板的電話響起來了,鄭老板讓吳寶祥稍等一下,拿著手機接電話。一會兒,鄭老板就回到了吳寶祥的辦公室,對吳寶祥又說了起來。

吳寶祥對鄭老板說“鄭老板,你就說說常柴縣的精密軸承廠的事情就是了,江源縣的軸承廠與常柴縣沒有關系。”

鄭老板說“我不說清楚江源縣軸承廠的事情,你就不會知道常柴縣精密軸承廠的重要性。你還是耐心聽我說吧,馬上就要說到點上了。剛才不是說到臺州的一家鄉鎮企業把江源縣的國有軸承廠收購了嗎。江源縣軸承廠進行了國有企業經濟體制改革,來接收的是外地來的鄉鎮企業,這時候全廠的職工也得到了安居費,拿到了職工安居費,身份也進行了置換,原來的那八個技術人員離開了江源縣軸承廠,回到了常柴縣精密軸承廠,將近六年過去了,原來的位子還給八個人留著,一回到廠里就上崗了。這八個技術人員在江源縣軸承廠做了快六年了,從來都沒有帶過一個學徒,至于這八個技術人員為什么沒有帶過一個學徒,只有這八個人和老廠長知道。廠里一共有十五個生產技術人員,其他的七個技術人員都是從其他機械廠調過來的。聽這八個人說,臺州的鄉鎮企業來江源縣來收購軸承廠的時候,私底下和這十五個生產技術人員都許下了承諾,高薪聘請,其他七個技術人員都有同意了,而這八個人雖然表面上也沒有表示反對,但這心早已經到了常柴縣精密軸承廠里去了,時間一到就離開了,根本就無需挽留。”

“常柴縣精密軸承廠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這種核心技術是廠里五個人發明的,并申請了專利。這種核心技術專利是從不外傳的,不外傳并不是不傳,要傳必須是在本廠,這五個發明人的學徒,學徒帶學徒必須要經過師傅的同意。去江源縣軸承廠的那八個生產技術人員是生產線上的操作員,兩個銑床工、兩個車床工,另外四個是鉗工,這八個人不是那五個專利者的學徒,是五位專利者學徒手下的操作工,對于普通通用的軸承制作,那都是一流的水平,在廠里也是高級技工。當年老廠長讓這八個人出去幫江源縣軸承廠,多方面是考慮到縣政府的面子,縣政府的命令不能不從,既然派出去幫忙也不能丟常柴縣精密軸承廠的牌子,所以老廠長就派了八個生產一線的高級技工去幫忙。常柴縣精密軸承廠不僅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還有自己的廠文化,這種文化來自于老廠長的人格品質,老廠長是精密軸承廠的創始人,也是五個專利者之一,五人一心為公,從不謀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鸡西市| 永川市| 荥经县| 兴化市| 米脂县| 漳州市| 惠水县| 阜城县| 铜川市| 西青区| 七台河市| 扶沟县| 禄丰县| 黎城县| 手游| 泊头市| 西宁市| 怀柔区| 钦州市| 改则县| 甘德县| 霍山县| 右玉县| 丹棱县| 黔西县| 镇平县| 禹城市| 读书| 江北区| 海阳市| 澎湖县| 临沧市| 平远县| 曲阜市| 香港 | 宜阳县| 成武县| 香港| 军事| 广东省| 富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