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朋友,就不是合伙人,是合伙人就不能成為朋友,而往往有些時候,朋友會不約而同地走到了一起,而真正走到的時候又似乎忘記了這帶著血淚斑斑的名言。當你清醒過來的時候,才知道朋友也是一種合伙人,合伙人也是朋友,只是你把“朋友”這兩個字看的太天真了,只要在一起,就是合伙人,也就是朋友,朋友就是一種合伙人的關系,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權和利是永恒的。然而,每個人的人生觀不一樣,對待朋友兩個字的理解也不盡相同,處理方法也就不同了。
就在吳寶祥大學畢業被分配到省城科發銀行江城市支行的這個時候,金融市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省城科發銀行對各地分行,支行的監管也逐步放開了一些口子,明確了以總行為領導,各分行為主體,多種經營模式并存,后來發布了《總行營業部、各分行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暫行監管指標》,規定了若干條基本符合國際規范標準的指標。從這個時候開始,各家銀行的存貸比成了硬性指標,商業銀行網點突然多了起來,攬儲業務的重點放到了一線的臨柜人員,甚至把全年的存款任務細化,落客到每個銀行職員的績效考核,不盡是一線的職工,行政事務的工作人員,后臺管理人員也分配到了全年攬儲任務。
七月一日,吳寶祥到了省城科發銀行江城市支行人事科,人事科科長就把他帶到了行長郭東華的辦公室里,行長放下手頭上的事情,就問“吳寶祥同志,你對工作上有什么要求,盡管提出來,各項業務都在開拓中,對于你們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正是充分發揮你們才能的時候,更何況你是有過實踐經驗,恢復高考后第一批的大學生。”
吳寶祥回答“我個人沒有什么具體的要求,以前也沒有在銀行里做過,根據銀行里的需要安排我的工作就行了,服從組織上的安排。”
行長對他說“那么你先到基層去實習幾個月吧,城區里的各個網點,各縣的支行都去熟悉一下,這樣可接地氣,等你熟悉了下面的工作,再回到營業部里來,具體的日程安排讓人事科與你協商,也征求一下你個人的意見,有關職務方面的工作安排等你實習之后再定吧。”
吳寶祥從行長辦公室里出來后,人事科長就把一份三個月實習時間的安排日程表交給了他,如果有自己的想法,可以隨便說說。吳寶祥想原來早已經定下來了,就是走一下流程。凡從大學剛畢業的大學生到銀行里來工作,必須要到基層先熟悉銀行臨柜的業務,一般情況下人事科長就處理了,吳寶祥的情況比較特殊,以后在省城科發銀行江城市支行里是要擔任部門領導的,所以行長特約,想見這位由市政府秘書長推薦來的大學生,這其中的事情吳寶祥事前自己并不知道。
省城科發銀行江城市支行前身是江城城市商業銀行,營業部原在南街,五年前搬到了縣學街,江城第一中學的對面,那時候就開始向社會招員。成立了省城科發銀行江城市支行以后,在上街,原衛寧巷口,建起了銀行大樓,又開始了第二次向社會上招員,但不像第一次那樣公開向社會上公示的,確切點說是半公開的,也不是大量的,隨著業務的慢慢的發展,很多的業務都已經開始了,但主要的業務都集中在營業部。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都開始了多種經營業務,原來工商銀行獨家經營的業務,都被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科發銀行分去了一瓢羹。當然,中國工商銀行還是那么強大,被其他銀行分去了一瓢羹就當成自己卸去了包袱,市場占比還是獨占鰲頭,江城市上街的第一棟金融大廈就是中國工商銀行江城市支行的辦公樓,樓頂上的大鐘,在鳴示著全市人民,改革開放已經全面開始,時時在預示著要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吳寶祥分配到省城科發銀行江城市支行工作之前,金融行業的市場竟爭雖有,但不是十分激烈,金融市場還是以四大國有銀行為主體,許多的民營銀行還處在萌芽之中。吳寶祥還在實習期間,省城科發銀行江城市支行升級為地市級分行,計劃的成分漸漸淡化了,市場的成分開始濃了起來,金融的杠桿作用也在發生了一些變化,資產負債比例管理作了調整,原來的限額控制和比例管理不能長期兼容,在指令性的限額指標控制下,資產負債比例管理有了進一步的改進。
一年前,總行對資產負債比例管理作了調整,實行“比例管理基礎上的限額控制”,規定各分行因存款增長而使貸款有可能超出限額指標時,可向總行申請增加限額指標,總行則根據貸款規模控制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追加指標,或追加多少指標。后來總行取消了信貸規模的指令性控制,即在對銀行貸款增加量的管理方面,取消了指令性計劃,改為指導性計劃,在逐步推廣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和風險管理的基礎上實行計劃指導、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間接調控。這就意味著,在各個銀行全面導入了市場經濟的法則,逐步向國際規范接軌。
吳寶祥先在營業部的臨柜上待了半個月,熟悉一下營業部的工作環境和銀行結算業務流程。還別說,銀行臨柜的會計結算和企業里完全是兩碼事,除了借貸的基本原理,其他的業務與工業企業里的會計結算基本上沒有什么相同之處。吳寶祥參加過財政局里的會計培訓班,又在財務崗上做過幾年,在江城市各行各業里廠礦、商業、交通運輸以及政府部門的財務人員都比較熟悉,經過了解,國有企業當中生產經營企業因為所處的行業的不同和管理能力的高低,經濟效益也有比較好的,一些企業在銀行里存有比較多的銀行存款,而這些企業成了各家銀行爭取的對象,當然,銀企之間的存款和貸款一些條件是雙向的,存款多的企業,如果要申請銀行貸款比較容易。如果沒有銀行存款,或者銀行存款少的企業要求銀行貸款就比較困難。
吳寶祥在省城科發銀行江城市支行營業部臨柜上熟悉了半個月,了解了銀行各項業務的基本的操作流程,就主動要求到了江源、龍江、常柴、成化縣各個網點里正式臨柜,對外辦理人民幣結算的業務,在當時,江城市支行各個網點里對外辦理人民幣結算是最主要的業務。
吳寶祥大學畢業時,分配到省城科發銀行江城市支行工作,銀行業正處在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這個時節點上,對于政策的理解和執行能力還是能夠適應的,畢竟這些理論在大學里都學習過,而且在工業廠礦里做過基層工作多年了,財務制度、政策、法規的執行本來就是自己研究的一個重要部分,這些似乎不用自己去學習和理解。
吳寶祥在下面縣級支行網點里的臨柜上辦理人民幣結算業務,對銀行基本的業務流程和操作方法都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學到了銀行最基礎的知識,也發現了許多的問題,就回到了市行人事處,要求在信貸部門再熟悉一下信貸流程,原計劃三個月的實習,吳寶祥要求延長,先從普通的信貸員做起,人事處長馬上就答應了他的要求。
銀行信貸業務是支柱業務,也是主要的收入來源,包括公司業務、房地產信貸業務、個人零售業務、國際業務等都離不開信貸業務,雖然吳寶祥在大學里都學過,但缺乏實踐,需要深到其中去,這是在他的實習計劃當中,有這種機會他肯定不會放過。人事處把他安排到省城科發銀行江城市分行信貸處。吳寶祥剛到信貸處的時候,信貸處長正面臨著要退休,而處長下面有兩個副處長,對這個處長的位子早已虎視眈眈。吳寶祥到信貸處實習只是一個普通的信貸員,實際上還處在待分配的狀態中,但他們都不知道,以為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安排到信貸處里來工作的,所以就自然不在他們兩人的排擠之列,反而成了他們兩人的團結對象。吳寶祥曾經在企業里辦銀行貸款都是在蘭大寬手上辦的,所以吳寶祥沒有來省城科發銀行江城市分行之前就認識了,也僅僅是認識,恢復高考后,自己考上了大學的事情他不知道。這蘭大寬就是兩個副處長的其中之一,也因為以前打過交道,所以一到江城市分行信貸處上班就安排到蘭大寬的辦公室在一起辦公。
原來行長是想讓吳寶祥以信貸處副處長的身份到信貸處一邊工作,一邊學習,但吳寶祥謝絕了,當時他并不知道信貸處的內部情況,主要是想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不想急于參與人事方面的雜事。在吳寶祥到信貸處實習的時候,信貸處處長位子的竟爭已經到了白日化了。處長已經在辦理退休手續,由于接替的人還沒有定下來,所以他還在崗位上,早上九點過,十點來鐘到單位,十一點半準時下班,下午三點鐘到坐位上坐一個半小時,與大家聊聊天,五點鐘就回家了。處長張云在江城市城市商業銀行創辦的時候就已經是信貸科長了,是最早進江城市城市商業銀行工作的人,那時候江城市城市商業銀行還處在籌建的時候,在江城市只設了個籌建處,專門做籌建的業務,籌建處里一共加起來也就三個人,其中一個還是沒有編制的。省城科發銀行在江城市設立了支行,以開拓了業務范圍,他就擔任省城科發銀行江城市支行信貸科的科長,在省城科發銀行江城市支行里是個老資格。他手下的兩位副處長,究竟是誰來接替他的工作,組織上,行長和分管的副行長沒有征求過他的意見,他對兩位副手持同樣一個態度,誰來接他的位子都可以,各有所長,也各有后臺背景。
蘭大寬是五年前從廠礦里調到省城科發銀行江城市支行工作的,沒有到省城科發銀行江城市支行前是一家國有企業的財務副科長,也是吳寶祥曾經的同行。蘭大寬本人到沒有什么特別引人注目的地方,而蘭大寬的父親是江城市的局級干部,手上有調撥大額資金的權力,銀行需要拉存款,因此長期以來他父親與銀行都有密切的關系,因為有這種特殊的背景,蘭大寬他調到省城科發銀行江城市支行工作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加上省城科發銀行江城市支行正需要懂財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