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5章 飛鶴拳(二)

  • 動作之旅
  • 加油您最棒
  • 2126字
  • 2022-05-29 20:00:00

此時的七娘,悔恨交集,自覺罪孽深重,從此深居簡出,修心養性,改過自新,后拜一位道人為師,始創白鶴拳,被鄰里鄉人譽為“白鶴仙姑”。白鶴拳里的經典拳法有鶴道共鳴、里應外合的“八步連”套路。該套路以恢弘磅礴的氣勢,意氣風發地演示了吸氣揚清、貫氣增氧、理氣和脈、養氣蓄銳、吞津潤澤、呼氣凈濁、蕩氣舒筋、振氣生力、閉氣握固、開聲助威的有氧氣功。白鶴拳的傳統拳法還有動感靈氣、活潑生機的“中框”套路,此套路以中低架勢,形象逼真地展示了飛鳴宿食、吞吐浮沉、橫直頂的(出控制)、搓摩抬撞、蹦撲穿插、洗翅抖翼等白鶴的生活習性以及剛柔相濟、騰挪閃展、手似弓矢、步如風驅的“柔箭”等技擊法,從而世代傳承。

清朝雍正年間,南少林寺被毀,眾僧各自逃生,鐵珠長老幾經周折到了FJ省閩侯縣的青口鎮,最終落腳在FZ市郊區義序鄉高蓋山高官堂,回歸佛門廣收弟子傳教少林羅漢拳。時光流逝,到了十八世紀初,高官堂出了一位高僧能飛檐走壁,綽號“鐵腳長老”,八閩大地無人不知。且說永春縣的白鶴拳嫡傳林世咸,素知“鐵腳長老”身手不凡,專程來拜訪。他趁著雨夜上山借宿高官堂。林世咸發現寺廟的后墻墻沿十分光滑,推測是長老時常越墻進出寺廟留下的痕跡,又發現寺廟里的石柱、石墩油光發亮,而且屋頂的瓦片十分稀疏,認定是長老練功掃踢撞擊震動所致,便對長老說:“石墩是呆物,任人擺布,人可運勁,見動以氣行力,不妨試試。”于是站樁運氣,讓長老掃踢,果然落地生根,絲毫未動。再經一番切磋,長老未占半點便宜,心里非常佩服,愿與林世咸結拜兄弟。這一幕幕竟被他的愛徒潘嶼八看得真切。數天后,林世成告別返鄉,潘嶼八代師送行,到了烏龍江邊,眼看林世咸就要渡江,潘嶼八慌忙下跪拜師,殷情難卻,林世成回轉潘家。

招式動作

基本功

三戰“三戰”為鶴拳的基礎套路之一,動作雖簡,內容卻至精至微,包含著鶴拳的技、理、法,通過“三戰”的練習,不但可以規范動作,了解本拳攻防基本方法和風格,而且也是一個極好的功力組合訓練。“拳好三戰里找”歷來各名家無不對“三戰”嚴加修煉,演練時充分體現了鶴拳的彈抖,如果在練習本套路之前,能有扎馬(也稱站樁、站馬)的基礎,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謂“三戰”,意即頭正、身正、步正。其常用的馬法為“三戰馬”,也稱“三角馬”或“三七步”。拳譜云:“教徒之法必以三戰為先,端正為務,然后練其手足相應,兩骨出力一氣串出,此‘沉’一字也。‘沉’乃是三骨串插推叫身力,呼吸出勢,威如虎,非人可比也。”

待練習熟練后,三戰可以化為兩人的對練的“撥技”練習,有雙手的,也可單手對練,其奧妙練者自知。

飛鶴拳也跟其他鶴拳一樣,初學時除站極立馬之外,就是要求練三戰。“三戰”應是“三正”:頭正。身正、馬正。也有人說“三戰”應為“三箭”,“三箭”即是“三變”:手變、身變、一步變。我們說,這兩者在鶴拳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三正”是拳術中基礎的基礎、只有在牢固掌握“三戰”的基礎上才談得上“三變對,“三變”是在“三戰”的基礎上更提高一層。而只有練好了“三變”,才能出手制勝。飛鴻拳初學者,首先要練的是樁步與動作的穩健、練蔡地生根的包馬。變的是梅花極的步法,練的是三戰之身步。飛鶴拳要求運動時每個動作都要穩如泰山,輕如鶴戲水,但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三正”。練“三戰”和“三箭”只有堅持冬練三久、夏練三伏,使自己的身體素質適應于這一拳種的運動量,才能使自己在團建立起應付各種復雜情況的靈活多變的條件反射。’才能做到動步必是包馬、梅花樁,動身必定是“三正”。遇敵時能用“三變”制勝。這好比一個駕駛員,當他開動汽車時,首先必用腳踩離合器。由于駕駛員天天如此操作,就形成了這種條件反射,他不管在任何危急情況下,不管如何突然。駕駛員總忘不了踩離合器后才剎車,他決不會先剎車后才踩離合器,這是長期訓練中形成的一種運動性條件反射,建立起這種條件反射也就是飛鶴拳里所要求的基本功。拳訣說:“練武不練功,到者一場空。”就是說基本功是武術之源,是武藝之根基。練好其根基可為今后掌握拳術和高深的技擊技巧提供良好的身體素質和技術條件。如果練拳不練功,你就是學會了很多套路,學了很多技擊技巧,也。是無用的。這好比墻上的蘆葦,雖然也有根,但由于根子淺,根足無力,故有“習拳先站樁,練武先練功”、“拳好三戰找”之說。

南拳特別強調統拉功。武術中的柱功有好幾種,不同的流派和不同的拳種有其不同的樁功,其要求也就自然不一樣。飛鶴拳與其他三種鶴拳明顯不同之處是,它多仿效鶴的飛行和跳躍的動作,故飛鶴稱之為“走架”。所以它的極功并不要求練得靜止穩定,應練稍動的柱功,即所謂“動中求靜”的樁功。這種稅功是來用流傳的傳統方法,如“包馬”、“梅花樁”等來訓練的。飛鶴拳樁功的訓練應很好地配合呼吸。呼吸應深長有力、氣沉丹田,且氣應有意識地上提,使氣鼓蕩,在緊張運行時仍能保持浮中有沉,沉中有浮(取浮有助于飛、沉有助于穩之意)。飛鶴拳的呼吸方法大多以鼻嘆氣,日呼氣,這與它的拳勢激烈。動作舒展大方的運動規律也是分不開的。

飛鶴拳的呼吸,只有經過長期訓練.論年不論月,才能達到浮中不躁,浮中有沉。也只有經過長期訓練,才能使運動器官和內臟器官,特別是使呼吸器官能適應本拳種的運動要求。

(未完待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川县| 乌审旗| 曲周县| 渝北区| 莱西市| 呈贡县| 武川县| 迁安市| 左云县| 蚌埠市| 哈尔滨市| 长顺县| 华宁县| 黎川县| 石景山区| 隆尧县| 白河县| 财经| 岐山县| 水富县| 鹤壁市| 长海县| 定西市| 兴仁县| 桦南县| 金沙县| 扎鲁特旗| 西吉县| 德州市| 乌拉特前旗| 西青区| 闽侯县| 广东省| 礼泉县| 大兴区| 大宁县| 封丘县| 江津市| 玉林市| 西畴县| 镇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