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一別經年若夢(下)
- 云起塵封
- 慕笛
- 3530字
- 2014-10-28 22:12:36
第二日,李逸云在一片明媚的陽光中醒了過來,頭顱帶著酒醉后的陣痛,他從床邊的茶幾上端過水壺喝了幾口,正想再度入睡,卻聽門外傳來略顯急促的敲門聲。李聃的聲音隨之傳來:“師父!師父?遠公子正準備返回燕國,您是不是出來送一下?”李逸云一愣,喊了聲:“知道啦!”嘴里嘟囔著:“怎么這么早?”忙披衣起身,簡單地洗漱一番,便推門而出,在李聃的引領下趕上了正在府門口準備離去的姬遠等人。
遠遠地看見姬遠一行人,李逸云緊走幾步上前,拱手道:“世子,昨日不是還說對遼地的風光有所期冀嗎?為何今日便急著離去?難道是我招待不周?”姬遠一見李逸云,便轉頭半真半假地斥責李聃說:“這孩子,都告訴你別吵國主,讓他睡去就好,怎么不聽話呢?”隨即笑著對李逸云說道:“國主誤會啦,要留下來叨擾的,是小妹劉蕊,在下雖心向往之,但國中事務繁雜,實在無暇脫身啊!”說著,他指了指站在一旁的劉蕊。
李逸云轉頭瞧去,眾人之中,只有她沒有騎馬,此時,在李逸云的注視下,她的臉龐浮起一層淡淡的紅云,微微頷首,顯示出一副嬌羞的姿態。
“世子,這樣不妥吧。你也看到了,我府中多是些男丁,僅有的女仆也都是些老嫗,劉姑娘住在這里,許多事情恐怕會有不便啊!”李逸云接口道。姬遠一笑:“那就勞煩國主,招幾個女婢就好了嘛!”李逸云心中奇怪,一向成熟干練的姬遠怎么會說出這樣有些失禮的話,卻見姬遠又朝他眨了眨眼睛,低聲道:“一個月后,若是李兄覺得小妹不必回去了,便給在下捎個信兒,我也好將賀禮送來。”
李逸云恍然大悟,這才明白姬遠的用意。兩人上一次見面的時候,姬遠便曾提起要為李逸云做媒,李逸云心知對方意在拉攏,但又不愿拂了對方的面子,便敷衍著應了過去,沒想到姬遠這次便先斬后奏的將劉蕊帶了來,弄的李逸云進退兩難。他微微一笑,正思索著找何種理由婉言拒絕,眼角卻適時地瞟見了少女如水般的眼波,他的心不禁微微一顫,到了嘴邊的話終究沒能說出口。
而在他猶豫的時候,姬遠已然飛身上馬,沖著他拱手道:“國主,后會有期啦!”話音未落,便已駕馬躍出府門,與幾名隨從迅速地迅速消失在了遠處。李逸云望著馬蹄掀起的煙塵,微不可聞地嘆了口氣,扭頭看向劉蕊,略覺尷尬地笑了笑:“劉姑娘,你仍舊住在昨日為你安排的小花園如何?那里少有人去,比較安靜。至于女婢,我今日便著手尋兩個來服侍你,不過我們邊荒之地的人多不通禮數,還請姑娘擔待。”劉蕊頷首施禮:“多謝國主了。”
李逸云手撫額頭,面露歉意地道:“在下昨日飲酒甚多,今日恐怕不能出行了,姑娘若是待的煩悶,可以讓聃兒陪你出去轉轉。”劉蕊抬起頭來,關切地說:“大人千萬要保重身體啊!”一聽她誠懇的言語,李逸云心中又是一動,笑著擺了擺手,轉身朝著臥室走去。
來到臥室中,他又叫來府中的管家,王六的族兄王石,囑咐他出府挑選兩個十五歲上下,性格乖巧些的少女,召入府中服侍劉蕊,又反復叮囑了幾遍要征得本人以及父母的同意,不得用強等等,這才倒頭睡去。
不知過了多久,一陣清香之氣傳入李逸云的鼻端,他抽動了幾下鼻翼,神智漸漸轉為清明。“師父!剛好你醒了,快趁熱喝了!”李聃的呼喚聲傳來,渾渾噩噩間,李逸云尚未睜開眼,便將嘴張開,一股清香的液體隨之注入他的口中。
綠豆和蓮藕的清香,瞬間便充斥了他的腦海,因酒醉帶來的頭疼,也在這股清香之下減弱著。李逸云睜開眼,坐了起來。頗為贊許地瞧著眼前的李聃:“不錯嘛!很有進步。照這樣看,用不了多久就能超越我了!”說著,接過李聃手中的碗和湯匙,大口大口地往嘴里灌著。
李聃吐了吐舌頭:“師父,我的廚藝還是老樣子,做出來的東西就是勉強能吃,這綠豆蓮子羹是劉姑姑熬的。”李逸云眨了好幾下眼,才想明白李聃口中的“劉姑姑”就是劉蕊,他敲了一下李聃的額頭:“你怎么能讓客人干活呢?我平時是怎么教你的?”李聃揉著被敲疼的額頭,委屈地說:“可是,劉姑姑說了,我若是拘泥這些俗禮而讓師父頭疼就是不孝,您不是常說,‘百善孝為先’嘛,所以,所以……”
聽了這話,李逸云心中苦笑,想象著劉蕊嚇唬李聃時的模樣,又聯想到她溫婉可人的言行,不由嘆道:“果然女人都不是好對付的啊!”將空了的碗放到幾案之上,他拍了拍李聃的肩頭:“好啦好啦!不怪你就是了!”李聃這才轉憂為喜。
李逸云又接著問:“給劉姑娘找的婢女安排好了嗎?”李聃點了點頭:“王叔找的兩個姐姐,一個十三歲,一個十四歲,都很溫婉美麗,應當是十分妥當。”李逸云笑道:“呦!小小年紀,就知道‘溫婉美麗’了,看來我得早日給你尋一門親事了。”“哪有?”李聃爭辯道,雙眉賭氣般的皺了起來,瞧得李逸云笑個不停。
笑了好一陣,李逸云才起身下床,收拾停當之后,便帶著李聃往府邸西北的小花園行去。遠遠地聽見一陣嬉笑之聲,繞過一簇花團,只見劉蕊正帶著那兩個十幾歲的少女踢著雞毛毽,紅碧兩色艷麗的羽毛在空中翻飛,映襯著少女們因運動而略微泛紅的面頰,在四周一片雪白的天地間,勾勒出一派罕見的生機盎然之景。
見李逸云走來,劉蕊有些不好意思地停了下來,帶著兩個少女對著李逸云頷首施禮:“見過國主。”李逸云微笑搖頭:“不必多禮。說起來我還要多謝劉姑娘的綠豆蓮藕羹,否則我的頭還不知會疼到什么時候。”劉蕊笑道:“大人客氣了,聽聞大人廚藝非凡,小女子定是在行家面前獻丑了一番。”李逸云一愣:“這你又從何而知?”劉蕊瞧了瞧一邊站著的李聃,笑著說:“是聃兒告訴我的呀!”
李逸云瞪了自己徒弟一眼,又轉過頭,滿臉笑容地說:“孩子的話當不得真,哈哈!這小子還說什么了?”劉蕊的眼神似有些埋怨地道:“聃兒還說,大人經常去一家叫做‘醉鄉樓’的酒樓喝酒。幾乎每次都是深夜才酩酊大醉的回來,我哪天也想去嘗嘗,看那家酒樓的酒究竟有何神奇之處,能讓大人這樣不顧惜自己的身體。”
李逸云尷尬地笑了笑。隨后轉移了話題,兩人又聊了一陣,便到了午飯的時間,于是幾人便一起吃了午飯。午后,李逸云又帶著劉蕊幾人開始逛起了遼陽城。之后的幾日,幾人便將城中的各大菜館吃了個遍。在李逸云的授意下,每家的店小二都變成了萬事通,向劉蕊講訴著各種奇聞軼事,街頭巷尾的趣聞。只是在醉鄉樓的時候,攝于李逸云的帶有威脅之色的目光,小二才沒把李逸云酒后鬧出的許多笑話一一道來。
遼陽城被逛得差不多了之后,李逸云趁著閑暇,又帶著幾人去了遼東的冠日城和遼西的松錦城,同樣也是極盡歡愉。言語之間,劉蕊不時流露出對李逸云的傾慕、關切之情。但李逸云卻總是避實就虛地回避著她的心意。
一晃便過了半月有余。這天,劉蕊懷著淡淡的期待之感從睡夢中醒來,驚奇地發覺,在這一夜之間,天地便化為了一片雪白。尺余深的積雪覆蓋了庭院的每一個角落。望著滿目的雪白,一些銘刻心中的往事被勾勒出淡淡的輪廓,引得她心中泛起一絲惆悵。
劉蕊起身收拾停當,還未等用飯,就見李聃興沖沖地跑來,臉上充滿了抑制不住的興奮,高聲道:“劉姑姑、鶯兒、燕兒姐姐,師父叫你們收拾收拾,準備出門冬獵!”劉蕊尚未明白冬獵的含義,兩位少女卻已忍不住叫道:“真的嗎?真的嗎?”“我們也可以跟著去?”李聃用力的點了點頭,又轉身跑去,邊跑邊喊:“你們快著些!”
鶯兒和燕兒不待向劉蕊解釋,便不由分說的為她換上一身桃粉色緊身棉襖,兩位少女也都迅速的換好衣服,三人快步奔出。
借著這個空檔兒,兩人才向劉蕊解釋:冬獵是遼國冬季除去年關外最盛大的活動,在李逸云的組織下,凡是年滿十六歲者都可以參與其中。而冬獵的具體內容則是在冬季第一場超過七寸厚的大雪之后,眾人一同到遼陽城南的九蓮山一帶進行狩獵,借助雪后新留下的腳印追蹤野兔、山雞……若是表現突出,還能得到李逸云的獎賞。除了由于競賽帶來的諸多樂趣之外,冬獵之所以受歡迎的另一個因素則是因為李逸云頒布的法令中規定:在除去冬獵的時間外,若是沒有批準,便不能隨意的獵殺動物。于是,那些愛好狩獵的人,便都把精力積攢到冬獵之時,冬獵的熱鬧程度,也就可見一斑了。
三人來到府門前的小廣場,李逸云早已率領家丁在門前等候,一身藏青色棉布勁裝的他見三人趕來,笑了笑說:“劉姑娘,記得你來的時候是坐馬車前來,不知你可會騎馬?”劉蕊點了點頭:“會一些,但騎的不是很好。”李逸云打了個響指,一身在陽光下閃著熒光的玉驥從一旁穩步行來,走到劉蕊的身邊。李逸云說道:“劉姑娘,這匹馬靈性十足,你可以完全信賴它,只是切記別打罵。否則他可能會鬧別扭。”劉蕊乖巧的點點頭,微笑著輕輕撫了撫玉驥的鬃毛。玉驥一副頗為享受的表情,用頭親密地蹭了蹭劉蕊的臉頰。
李逸云見狀放下心來,拉過身旁的白馬飛身而上,其余人也跟著跨上駿馬。兩個侍女盡管年幼,身手卻是頗為靈活,縱馬毫無滯礙。劉蕊上馬的動作有些生疏,但玉驥頗為配合。劉蕊縱馬前后走了幾步,倒也十分安穩。
見眾人都已上馬,李逸云一揚馬鞭,喊了聲“走!”駿馬嘶鳴間,一行人奔出府門,在白雪的世界中漸漸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