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即便是這樣,這個就算面對自己的傷鮮血直流,都不會因為疼痛而掉一滴淚的男孩,卻會因為別人的三言兩語,說的委屈落淚。
郭文就是這樣一個人,表面很堅強,給人一種陽光向上,充滿活力的樣子。
其實三言兩語說他的不好或者過分的批評,就會讓他苦惱很長一段時間。
郭文怕的不是病痛,而是別人的不認可。
其實郭文內心的感受,沒有人知道,永遠都是他自己一個人默默的承受。
不過郭文慢慢的學會了控制情緒,他不想讓別人看到他哭。
于是,人們看到的永遠是一個天真活潑、陽光開朗的郭文。
然而,有時候郭文還是控制不住內心的情緒,有時候夜晚獨自一人時,蹲在房間的角落里悶聲痛哭。
那是對過去積攢的所有的不愉快的發泄。
所以基本沒有人看到過郭文哭。
而能看到郭文哭的,基本上只有他的母親了。
經常,郭文的母親因為考試成績或者是郭文在生活中的過失批評指責的時候,郭文都會洗耳恭聽。
但是當郭文的母親一直這樣批評,或者是誤解了郭文的意思而追究郭文的責任,郭文可能都會哭。
實際上,郭文有時還會頂嘴,不過那是實在忍受不了。
但是,哪怕是郭文的同學天天拿郭文的某些不足之處,郭文都不會說什么,甚至還會幽默的承認自己的短板。
但是,偏偏這個人是他的母親。
而郭文的母親至今都不明白郭文為什么一說就哭,甚至稱之為“毛病”,說郭文這樣別人說兩句就哭,長大后肯定沒有出息!
說這個話的人,如果是其他人,郭文會直接懟回去。
但是,偏偏這個人就是他的母親!
正因為是郭文的母親,所以郭文才會哭!
一個你堅信最愛你的人,一個從出生就開始陪伴你的人,一個給了你無數溫馨與關懷的人,你卻發現這個人對你,從來都沒有肯定。
郭文的母親當然愛郭文,只是她不知道如何去表達而已。
郭文也從來沒告訴過他的母親,他經歷了什么樣的委屈,什么樣的痛苦。
只是不會用言語表達自己對他人的愛……
郭文聽到客廳的門一開一關的聲音,他知道,他的母親又出去了。
這是經常的事了。
每天下午兩點多到五六點,郭文的母親都會出去工作。
說是工作,其實也沒有什么工作單位,就是一些手工活,給別人加工飾品之類的。
一個月多的時候有一千,平常也就六七百。
郭文的母親的學歷不高,只上完了小學。
畢竟,在那個時候,沒多少人想著依靠讀書來改變人生,更何況還是個女娃。
所以改變人生的重擔,也就托付到了下一代身上。
其實郭文也有很多的困惑,“為什么我的母親在小時候不好好讀書呢?”
“她都不好好讀書,為什么讓我好好讀書呢?”
“她想讓我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她當時為什么沒有意識到呢?”
即使有這么多問題,郭文依然好好學習,因為他知道,他母親說的是對的,對于這樣一個家庭,對于郭文來說,只有努力讀書,才能改變人生。
因此郭文也很努力,郭文很自覺。
他的母親基本沒有過多的管過他,但是郭文的成績也很優秀。
郭文明白的道理很多,可是還是有人會向他講述很多的大道理。
郭文很努力,可是還會有人批評他的過失。
郭文講話很清晰,可是還會有人誤解他的意思。
郭文能夠提出很好的意見,可是總有人認為郭文異想天開。
郭文承受的已經很多了,可一個十五歲的孩子能承受多少?
郭文看起來確實十分的陽光、開朗。
可是,一個人內心的傷痛,如果他從未傾訴,誰會得從而知?
這一次,郭文內心再也受不住了,他一直沒有傾訴他內心的種種不滿,一直壓抑著自己的負面情緒。
他停止了哭泣,在他的母親離開后的三分鐘,他走到了廚房,拿著一把水果刀攥在手里。
他閉上了眼,一直回想著那句話…
“你這么有能耐,你怎么不去死啊?”
“你怎么不去死啊?”
刀架在了脖頸上,“唰”的一聲,鮮血崩出。
是啊,郭文也想這樣。
只要一刀,一刀下去,一切都結束了。
沒有怨恨,沒有煩惱,沒有人再給他講述他聽慣的大道理,沒有人再說他沒有出息,沒有人再會指責他,批評他。
郭文的淚水再次流下,他放下了刀,坐在地上,失聲痛哭。
這是他第一次哭出了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