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力語要初續
- 熊十力
- 1012字
- 2021-03-02 15:06:47
“十力叢書”出版緣起
大約在2006年,我動念想出版熊十力先生的書,遂與熊先生后人聯系。其時我不過是初入出版界的資淺編輯,沒想到萬承厚女士欣然慨允,給予我極大的信任。萬女士為此事咨詢王元化先生,元化先生又委托時任上海書店出版社社長的王為松先生主持出版事宜,事情很快落實,由當時我所在的世紀文景公司與上海書店出版社聯合出版。
熊十力先生的曾孫女熊明心博士參與了叢書的編校工作,現代新儒家的傳人羅義俊先生擔任叢書的學術顧問。羅先生不顧久病體弱,親自參與審稿或復校。王元化先生則將舊文中有關熊先生的片段連綴成《讀熊十力札記》以代叢書序,并在前面寫了一段引言,據說這是王先生親撰的最后文字。叢書自2007年8月起陸續出版,歷時兩年,而王先生于2008年5月去世,未及見到叢書出齊。
轉眼間十多年過去了,萬女士也于今年仙逝。今由上海古籍出版社聯合上海書店出版社再版“十力叢書”,因記其始末。新版“十力叢書”改正了不少初版未校出的錯訛和不當的標點,將初版遺漏的《論六經》與《中國歷史講話》《中國哲學與西洋科學》等合為一冊,《熊十力論學書札》增補了若干新發現的書信,“十力叢書”庶幾完備焉。
當時為初版所撰“出版說明”,仍錄于下:
1947年門人劉虎生、周通旦等于熊先生家鄉謀印先生著作,名之曰“十力叢書”。蓋先生親定名焉。叢書原擬印先生前期主要著作,因貲力不繼,僅印出《新唯識論》語體本及《十力語要》各千部。先生晚年自籌付印《與友人論張江陵》《原儒》《體用論》《乾坤衍》諸書,亦以十力叢書為名,顯見先生續成之意。然亦止成數百部以便保存而已。今匯集出版先生前后期主要著作,成為一完整系列,仍決定沿用“十力叢書”之名,亦為完成先生夙愿云。
本叢書編輯體例如下:
一、采用簡體橫排,以廣流傳。
二、以原始或原校較精之版本為底本,并參考其他版本點校。
三、依熊先生原文之句讀,重施標點。通假字保留;異體字酌改為通行字;凡顯系手民誤植者,徑改不出校記。
四、引文約引、節引或文字與出典稍有出入處,一般保持原貌;與出典差異較大者,予以說明。引文或正文少數缺略的內容有必要補出者,補入文字加[ ]。原版個別無法辨識的文字以□示之。
補記:《新唯識論》立“翕成變”之義,系熊十力哲學的重要概念,為尊重故,叢書中與此相關的“闢”字不簡化成“辟”,而寫作“
”。另外適當照顧作者的用字習慣,如“執著”之“著”熊先生習慣寫成“著”,古印度論師世親之兄,熊先生也寫作“無著”,今亦仍其舊。
劉海濱
2018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