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自媒體運營到粉絲經濟(套裝共4冊)
- 韋康博 劉陽等
- 2199字
- 2021-03-17 15:31:16
4.一般的新媒體平臺只能間接盈利
在一般性新媒體的運營過程中,它的指向并不是直接盈利,而是間接盈利。新媒體平臺上一般是通過向用戶推送優質的內容來吸粉,再通過舉辦各類活動來鞏固用戶的忠誠度,在穩定長期的內容推送中,逐漸提升新媒體的正面形象和品牌認知度。新媒體的價值是無形地、隱性地增加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和獲取用戶數量、質量的能力。
一般情況下,從一個新媒體運營的情況中,我們無法直接看到收入增加的情況,和網點運營、線上直銷相比,一般性新媒體平臺的價值無法用具體的盈利數據來衡量。因此,新媒體運營工作的成效就用平臺或公眾號的閱讀量、關注量、轉發量等數據來評估。這種隱性的價值,任何企業和公司都無法忽視。
實際上,運營中的內容在新媒體出現初期也可以直接盈利,至今還有不少依靠付費閱讀來生存的新媒體。但是隨著新媒體變成一片紅海,免費閱讀的內容越來越多,而且付費閱讀的內容對自媒體管理者的個人素質要求比較高,付費閱讀的盈利模式只能是一種越來越奢侈的東西。在中國政策領域中最權威的民間智庫——識局智庫看來,新媒體不應成為直接盈利的載體,而應該只提供影響力和公信力,單純依靠廣告的新媒體沒有前景。目前,識局智庫是國內新媒體中較少不依賴廣告、活動而實現盈利的機構。他們認為,大部分新媒體的定位,應該是流量入口、影響力入口,通過特殊的新媒體功能來實現間接盈利。
新媒體運營人員不能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尤其是企業新媒體運營者更要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工作。運營中無論是發布文章還是舉辦活動,都是在對外展示新媒體品牌自身的形象和文化氛圍,宣傳自己的正能量,感染更多的用戶,吸引潛在客戶。因此,新媒體運營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盡量不要轉發和抄襲,如果看到實在很好的內容,也要結合自身品牌進行一定的改造,進行創造性的勞動,這樣用戶才會有較高的認可度。
在網絡視頻平臺新媒體中,優酷的主要盈利模式也是間接盈利。就是在視頻內容上做貼片廣告,按照廣告的播放次數來向廣告主收費。這種模式的核心在播放量,即播放次數越多,盈利越多。還有一種模式是增值業務。比如,羅輯思維的會員費,用戶通過支付會員費用來換取羅輯思維的一些更為優質的服務。比如,向會員贈書、集體旅游、活動贏獎,等等。
此外,版權分銷也是一種自媒體盈利模式。比如,優酷把影視劇版權壟斷購買下來,再分銷給其他視頻網站賺取差價。但是由于國內的版權保護問題一直難以解決,新媒體在付費閱讀和付費觀看方面的商業模式短時間內難以做到直接盈利。因此,在傳統媒體中的主打盈利模式——廣告,仍然是新媒體里盈利的主要商業模式。
其實,自從新媒體興起以來,關于新媒體運營的盈利模式就屢屢被談起,似乎這個無法突破的障礙,就必須要被突破一樣。這實際上陷入了一個怪圈,從尊重事實的角度來講,新媒體靠推送內容和做活動是沒辦法實現直接盈利的。與其說總是陷在尋找“盈利模式”的怪圈里,還不如踏踏實實地把自己的內容和活動做好,把用戶和流量做到一定的程度,做出新媒體本身的商業價值來,把間接盈利這步棋下好。
新媒體想吸引用戶眼球,就必須實行免費閱讀內容。因此想實現間接盈利,也要想出各種不同的辦法來。這里列舉幾種方法來給大家借鑒,首先是可以做一些內容創新。現在的新媒體到處都是,如果你自己沒有一些很突出的絕活,很難在這個行業內存活下來,所以要創新,這是能夠生存下來不被淘汰的最好方式。比如說,一家新媒體在每天推送的內容中加入更多新的元素,原來只有文章的,要加上圖片,再加上視頻,再加上相關的有意思的文章鏈接,這樣可以滿足用戶對一個事件的全方位了解需求,他想要看到的、聽到的內容你這里全都有,不用用戶很麻煩地轉到別處去尋找。
其次,是要把投放過來的廣告做好,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嵌入其中。用戶進入新媒體要看的是內容,廣告對于用戶來說,只不過是附屬品。但是新媒體一方面要依靠廣告獲利,另一方面廣告會影響用戶觀看內容的興趣和心情。這就會落入一個怪圈:如果新媒體沒有生存壓力,完全可以以內容為核心,注重新聞精神和獨立性;而一旦遭受到生存壓力,就必須以利潤為目標,把內容和廣告做大量的嫁接,這樣又會失去大量用戶。所以,新媒體要在廣告的展現方式上進行改造,把原先簡單粗暴的廣告改造得不那么招人厭煩,甚至用戶還喜歡觀看。比如,開心麻花團隊在騰訊新聞客戶端上的視頻廣告就以小品段子的方式展示出來,用戶看了不僅不討厭,還會多欣賞幾次,而且很開心。
做新媒體運營之所以能間接盈利,就在于它不會直白地告訴消費者和用戶,那些文章或者產品的價格和硬性的促銷信息。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互聯網已經渡過了信息缺乏的階段,新媒體推送內容如果想實現盈利,就必須提供高于用戶預期的產品才能獲得認可。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新媒體的提升必須持續不斷地進行,一有松懈就會被后來者超越。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出書,現在很多新媒體的運營時間都比較長了,積累的內容也不少,可以從這些內容中擇優選出一部分精華,編撰成書,通過自媒體的運作將這些書推廣出去,而且紙質的書跟售書網站進行合作銷售,還可以以便宜的價格在網上推出電子書。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新媒體的品牌知名度和用戶的信任度來出售商品,尋找供貨商合作,把內容和貨品結合起來進行推廣。
此外,新媒體也能舉辦一些培訓課程,一方面獲得盈利,另一方面加強粉絲的關注度。因為社會在飛速變化,因此培訓的內容也要不斷地更新換代,以增加新鮮感和即時性。


表1-4-1 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