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小心憋出內傷,你的善良要有點鋒芒

1.不懂拒絕的老好人,早晚會憋出內傷

一個久未聯系的老同學突然跟你借錢,猶豫不決之后你還是因為不忍拒絕而把錢借給了他。結果,你辛辛苦苦存下的那點錢就此一去不返。

同事有事請假,想讓你幫著完成工作,你不忍拒絕就答應了。后來同事的工作完成了,你自己的任務卻被耽擱了,你因此被領導狠狠地批評了一頓。

好友邀請你周末一起吃飯,經過了一周的加班,已經身心俱疲的你本想周末好好休息,卻又因不忍拒絕而滿口答應。

……

相信類似的經歷在你的生活中沒少出現過,也許你就是這樣的人。現在的人喜歡把這種行為稱為“取悅癥”?;加小叭偘Y”的人大都是生活中的“老好人”,他們處處為別人著想,身邊的人遇到什么困難也會第一時間出現,可以說舍己為人是他們最顯著的特征。但這樣的老好人到最后卻很容易憋出內傷。

事實上,一個總舍己為人的老好人可能并不是發自內心的與人為善,他們只是對別人的消極情緒存在深深的畏懼感。他們畏懼拋棄,畏懼沖突或對抗,畏懼批評,畏懼孤獨,畏懼憤怒。他們堅信只要當好人,只要總替別人著想,就能避免這些消極情感。

這樣的行為對自己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我們在因不忍拒絕而強迫自己去接受一些事情時,內心很可能是極度抵觸的。久而久之,我們心里就會積累起一團消極而又無法宣泄的負面情緒。我們帶著這樣的情緒去執行被迫接受的事情時,大都不會有好的結局。我們獨自承受著這一切,還要向別人展現一副很開心的面孔,久而久之會被憋出內傷。

但越是這樣,我們就越容易被拋棄、被背叛。很多時候舍己為人并沒有幫我們獲得長久而穩定的陪伴,事實上我們比別人更為孤獨。由于為人太“好”,所以別人可能會利用你的好意,認為你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認為你這個人無足輕重,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正是如此。你的善良不能太過純粹,過于純粹的善良很容易變成一種軟弱,善良有時候也需要帶點鋒芒。

金星曾在節目中提到一個從業多年、在圈內很有資歷、很有地位的老演員。這位老演員是業內出了名的老好人,但就是這樣一位老好人,卻有人說他在片場耍大牌。金星聽到這個消息后帶著諷刺意味向這位老演員發問:“喲,好多年不見,聽說你現在學會耍大牌了???”

后來這位老演員道出了其中的內幕:原來演員拍攝電影時,按照明星等級有不同待遇。但當這位老大哥到劇組演戲時,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不僅如此,因為大家都知道他好說話,甚至連一些基本的服務都沒有提供,化妝的時候劇組沒有給他安排單獨的化妝間,讓他和群演一起;吃飯的時候他連盒飯都沒有,劇組的工作人員甚至要求他和群演一起去排隊領面包。

這下把這位老演員給惹火了,他沖著劇組制片一頓臭罵。罵完之后,所有待遇都有了。

可以說,欺軟怕硬是人骨子里的劣根性;能做到善意往來的人少之又少,現實中的人大多是欺軟怕硬的勢利眼。因此,為人處世的時候我們得在該善良的時候善良,該強硬的時候強硬,要讓別人知道,我們的善良并不是無底線的,我們的善良不代表軟弱。

那么我們怎樣做才能讓我們的善良帶上一絲鋒芒呢?

性格的形成非一朝之功,改變也不能一蹴而就,我們不能強求自己立馬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我們要跟著自己的內心出發,允許自己不開心,允許自己在別人面前表現出憤怒,允許自己違約,允許自己得罪人,允許自己自私自利。

緊接著,我們要嘗試著拒絕別人,當然,我們還要學習一些婉拒別人的技巧。如:“不好意思,我最近手頭有點緊,聽說那誰最近大賺了一筆,不如你去找他幫幫忙?”“最近一段時間怕是沒空了,等忙完了這段時間,我請你吃飯怎樣?”

如果程度很嚴重,你還可以找一個咨詢師或者成長小組,在安全的環境里,感受和經歷被允許做自己的過程,慢慢的,你不僅學會了拒絕,更會找到丟了很久的自己。

很多時候,跟著自己的心走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魄力,愿我們最終都能成為那個忠于自己的人。

2.只想讓你付出的人,越早絕交越好

你身邊是否也存在著這種總想在你身上討點便宜,一味讓你付出的“朋友”?如果有,還是早點跟他絕交為好。

韓輝年紀輕輕就事業有成。他發達后喜歡幫助那些風雨共濟的老朋友。在這群老朋友里有一位最招人討厭。

這人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占韓輝的便宜,看到韓輝用了一部新手機就說:“這手機不錯啊,幫我也搞一部吧!反正你渠道多!”這樣說的意思就是想跟韓輝白要一部最新款的手機。生意上急需用錢他也會第一時間找到韓輝,但事實上卻是他拿韓輝的錢去周轉,而自己的錢卻存在銀行里賺利息。

最可氣的是這位朋友的母親生病時,他借著請韓輝幫忙找專家的由頭讓韓輝把醫院里的開銷全都支付了,事后卻對這件事情絕口不提。不僅如此,一旦韓輝沒有滿足他的要求他還會擺臉色,甚至拿絕交相威脅。

一次,這位朋友看中了一個投資項目,但手里的錢又不夠,他下意識地想到了韓輝。不巧的是韓輝那段時間手里的資金吃緊,不得不拒絕好友的求助。誰知這位好友竟因此翻臉,當面大罵韓輝忘恩負義,不念舊情,還揚言從此不相往來。

相信每個人的身邊都少不了這樣一位只知道索取不知付出的人。他們有什么事都喜歡找你幫忙,而你一方面覺得舉手之勞何樂不為,另一方面又念及舊情,于是乎你總是竭盡全力地付出,對方則是貪婪不倦地索取。這些人可能是你的朋友、同事,也可能是你的遠親近鄰,還可能只是一些久未謀面的故人。

你這樣傾盡全力地幫助他們,以為他們最起碼會記得你的好,可事實上他們并沒有。突然有一次,他們找你幫忙,你沒有滿足他們的需求時,他們就開始發難了,對你大加責難,仿佛你對他們的幫助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仿佛你應該對他們百依百順、有求必應。稍有讓他們不滿意的地方就是你的不應該,就是你的失職。

如果有一天,你需要幫助了,那些你曾經傾心傾力幫助過的人不僅不會向你伸出援助之手,反而立馬與你劃清界限。這時你才發現,你們之間的幫助并不是互相的,只是你單方面的付出。他們是吸血的蚊子、喂不熟的狼、寄居在你體內的寄生蟲。一旦你失去了價值,他們便立馬拋棄你。

此時的你一定心寒到了極點,并心懷困惑:為什么我的幫助沒有換來他們善意的回報?他們甚至不會念我的好,難道是我哪里做得不夠好?怠慢了他們?

其實錯不在你,你已經做得無可挑剔、仁至義盡,只是你的付出給了不該給的人。遇上了這樣的人,你再怎么付出都沒用。此時,你最好的選擇就是立馬與這些只懂得索取的寄生蟲切斷關系,遠遠地離開他們。

良好的人際關系向來都是你來我往的,沒有什么你條件比較好,所以就應該總是你幫忙,你付出,你埋單的道理。真正在乎你的人不會讓你單方面的付出,真正把你當朋友的人不會只在需要幫助時才想到你,他會記得你的好,并在某種程度上給予你一定的回饋,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第一時間挺身而出,這才是朋友間的相處之道。

許多人都十分癡迷武俠小說中的世界,這不僅是因為武俠小說里充滿了刀光劍影、兒女情長,更是因為武俠小說大都宣揚一種“義”字當頭、知恩圖報的價值觀。

在金庸的《天龍八部》中有這樣一個橋段。大理國鎮南王段正淳在小鏡湖遭到了四大惡人的圍攻,差點喪命于“惡貫滿盈”的段延慶之手,幸得蕭峰出手才得以擺脫危機。后來眾人相聚少林寺,慕容復鼓動群雄與蕭峰為敵,此時的蕭峰成了天下英雄的敵人。

但段正淳卻知恩圖報,對手下的人說:“這位蕭大俠于我有救命之恩,待會危急之際,咱們沖入人群,助他脫險。”手下的人看著眼前數不盡的敵人,反問道:“對方人多,不知主公有何妙策?”段正淳搖搖頭,說道:“大丈夫恩怨分明,盡力而為,以死相報?!贝罄肀娛魁R聲道:“原當如此!”

現實生活里固然很少出現這種必須以命相報的交情,但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懂得付出的人才最值得去結交,有來有往的情誼才最珍貴。

3.警惕別人把你當槍使

平靜的生活其實并不平靜。在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充滿了鉤心斗角、爾虞我詐,一不留神卷入了其中,就很可能被居心叵測的人當槍使。

娜娜在辦公室做行政工作。一次,公司的人力資源部出了一些問題,驚動了公司高層,董事長親自打電話給辦公室主任詢問事情的原委。于是辦公室主任就派娜娜去找正在會議室開會的人事總監。

娜娜急急忙忙地來到會議室門口時發現總經理也在參加這次會議,她一下子就慌了,不知該如何開口,她趕緊打電話給辦公室主任,咨詢該如何處理。主任堅定地說,不用怕,直接進去找。并且辦公室主任還暗示她事情緊急,一定要把事情說清楚。

娜娜照著主任說的去做了,她當著總經理的面把人事總監工作上的失誤一五一十全都說了出來,人事總監臉色越來越難看。娜娜就這樣徹徹底底地得罪了在公司里呼風喚雨的人事總監。

事后她才知道,辦公室主任和人事總監向來不和,倆人明爭暗斗了許久,那次辦公室主任其實是在拿她當槍使。

生活里,特別是在職場中,很多事情遠沒你想的那樣簡單、那樣純粹,一個簡簡單單的任務背后很可能會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公司里的一位“大姐大”突然邀請你下班后一起逛街,很可能是想拉攏你,讓你成為“她的人”。老板私下里向你吐槽幾位負責人的不是,可能是在試探你和哪一位走得更近。

這個時候一旦你頭腦發熱、直言快語,很可能會因此而“站錯隊”,斷送了自己在公司里的前程。而當你含糊其詞、舉旗不定又很可能被別人誤解為是兩面派,被更多的人所排斥。

但凡被別人當槍使的人,其自身都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讓人有機可乘。他們或是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容易被一些虛假的友善所迷惑,進而被別人利用;或是抵制誘惑的能力不強,以至于因小利失大義;或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容易被別人激怒。而那心懷不軌的人往往躲在暗處,操縱、指揮、利用這些人,把他們當槍使,讓他們成為自己利益斗爭中的炮灰。

因此,要想不被別人當槍使,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讓自己變得成熟穩重,不輕易暴露自己的好惡,不輕易吐露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處于不同派別的斗爭之中,最好是保持中立,不站到任何一方的隊伍里。私下里,我們還要養成背后不議人是非的好習慣。

除此之外,最好遠離那些喜歡拿別人當槍使的人。這些人雖然隱藏得很好,但他們身上流露出的一些特質會暴露他們陰暗的內心。

在生活中我們要格外留心那些交情淺卻喜歡向你吐露心聲的人。這類人乍看屬于那種胸中沒有城府的性情中人,但他很可能是在借機騙取你的信任,套你的話。他向你透露的信息可能是早已公開的秘密,他向你傾訴的心聲可能早已向許多人都傾訴過。此時你千萬要當心,不要頭腦發熱就與其交換“秘密”。

還有一些人,他們總是唯恐天下不亂,十分愛傳播一些小道消息,故意制造緊張氣氛?!奥犝f了嗎?公司最近要裁員!”“這個月公司的效益好,獎金要發雙倍的。”“公司債務龐大,怕是不過多久就要倒閉了……”

他們總是弄得人心惶惶,如果你遇到了這樣的人,一定要敬而遠之。對于他們的話不要相信,也不要故意戳穿,更不要潑冷水,你只需敷衍一句即可。

當然,生活中總少不了一些搬弄是非的人,這類人是最容易拿別人當槍使的人,遇到了這樣的人一定要格外注意。一般來說,愛道人是非者,必為是非人。他們挖空心思探尋他人的隱私,到處抱怨這個同事不好、那個上司對妻子不忠……

他們最容易挑撥同事之間的感情,當你真和同事發生了摩擦時,他們又會隔岸觀火。他們也可能慫恿你在背后說上司的壞話,然后再添油加醋地把這些話匯報給上司,從此你在公司里就難以立足了。

這個社會人來人往、魚龍混雜,我們不可能知道未來出現在眼前的人是善是惡,也永遠摸不清別人忠厚外表下是否暗藏著一顆骯臟丑陋的心。我們能做的就是提升自己明辯是非的能力,謹言慎行,遠離一些有不軌傾向的人,不被別人拿來當槍使。

4.你的愛心被別人道德綁架了嗎

有一段時間,“道德綁架”成了網絡上的熱門詞匯。我們時不時地就能聽到這樣的案例:地鐵上,年輕女孩因沒有主動給老人讓座被老人掌摑,并被指“沒素質”;某知名藝人電影票房屢創新高,卻因其在愛心捐贈中僅捐了一百萬而遭到了網友的炮轟;朋友圈里也充滿了種種“不轉不是中國人”“不轉不配為人子”的動態。

我們的言行舉止被社會的輿論壓力一點一點地綁架了。

過年回老家的時候宋棋只買到了一張硬座車票,坐在他旁邊的是一對母子;母親年近五十,孩子只有十六七歲的樣子,母子倆只有一個座位,孩子坐著,母親站在一邊,臉上疲態盡顯。

一旁的宋棋不忍看這位母親如此辛勞,就對這位母親說:“阿姨,您來我這坐一會兒吧!”為了避免尷尬,宋棋離開座位后去了衛生間。等到他從衛生間回來時,這位母親早已在自己的座位上睡著了,宋棋想著這位母親一定是累壞了,也沒去叫醒她。

兩個小時后,已經是半夜十二點了,這個時候的宋棋又累又困,他決定把這位母親叫醒,自己回座位上休息一會兒。可誰想這位母親醒來后卻不肯歸還座位,還理直氣壯地說:“你不是把位置讓給我了嗎?”

這時候宋棋就有些不開心了:“我沒有說讓給你,只是讓你先在這歇一會兒,這是我的位置,請您讓開?!眿D女聽后立馬翻臉,倆人爭吵了起來,進而驚動了整個車廂。車廂里其他乘客紛紛對宋棋大加指責:“這個年輕人怎么這么沒有公德心??!這位大姐帶個孩子多不容易??!年輕人怎么就不能體諒一點呢?”“唉!現在的年輕人啊,都比較自私,不懂得給別人考慮……”

所謂的道德綁架,是指人們以道德的名義,利用過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標準要求、脅迫或攻擊別人并左右其行為的一種現象。道德綁架之所以發生,其根源就在于人們普遍存在的道德判斷邏輯混亂。

福州大學的一位社會學教授認為,出現道德綁架其實是大家缺乏換位思考的意識。道德綁架者在用至高的道德標準要求別人時沒有以同樣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這便是人們道德判斷邏輯的混亂所在。

在互聯網大繁榮的背景下,社會中的道德綁架行為越來越肆無忌憚。人們一面迷信于互聯網新聞的片面之詞,另一面又在互聯網中肆意發表過激言論,或是盲目追隨輿論浪潮,以至于一個小小的不讓座問題成了全民熱議的道德問題,最終還將影響被道德綁架者的正常生活。

最可笑的是那些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來肆意點評他人的人,私下里他們自己的道德素養卻極為糟糕。他們大都只是口頭上的“君子”,也大都只要求別人做“君子”,而自己卻理直氣壯地做著小人。

道德原本是維護社會和諧的一種柔性準則,卻被有些人賦予了脅迫的力量。他們一面標榜自己道德高尚,另一面又以道德的名義狹隘片面地批判他人,以道德的名義對他人的言行妄加指責,更有甚者還會以道德的名義干涉其私人生活。事實上,以道德綁架的方式去強迫他人履行道德義務,就是在傷害他人的基本權利。

面對道德綁架,我們要勇敢拒絕,不能讓我們的善良為他人所利用。善良本應該是自發的,你的愛心之舉有理由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贊許,但如果因為一些理由,你沒能及時幫助他人排憂解難,別人也沒有資格對你妄加指責。正如一位網友所說:“幫你是我的情分,不幫你也是我的本分?!?

前段時間一部反道德綁架的小短片在網上瘋傳。影片中一位上了年紀的阿姨在公交車上要求旁邊的一位小伙給她讓座,小伙以不方便為由委婉拒絕,隨后這位阿姨就開始對這位小伙子進行道德綁架,橫加指責。

小伙無可奈何之下只好把自己的一條義肢展現給阿姨看,此時的小伙看著一臉尷尬的阿姨不禁心情舒暢,手舞足蹈,觀眾也是大快人心。

短片的表現方式雖然有些夸張,但揭示的問題以及其想要表達的內容卻發人深省。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都是善良的,有時候他們沒能適時地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很可能是他們真的有難言之隱。我們在要求別人換位思考的時候,也應該先做到換位思考。

遇到了道德綁架,懂得拒絕是前提,學會就事論事是關鍵。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善良帶著正義的鋒芒。

5.不好意思跟老板談錢,受傷的一定是你

很多人認為跟自己的老板談錢很傷感情,當把“錢”這個問題放到桌面上來談時,就意味著你們之間互相攤牌,從此你和老板之間的關系就單純只靠利益來維持了。

不久前,公司里的一位老員工辭職了,辭職的原因是五年沒有漲過工資,年終獎還一年比一年少。

這位老員工算是公司里元老級別的人物,從老板創業初期來到公司,一直到他辭職,在一個小公司里待了整整五年。平時在工作中,這位老員工也是兢兢業業、盡心盡責,但老板從來沒有主動為這位老員工加薪。這位老員工生性比較內斂,多次想找老板談加薪的事情,卻礙于情面始終張不開嘴。

后來公司的效益越來越不好,老員工不僅沒有得到加薪的待遇,年終獎還越來越少。老員工見自己微薄的工資難以滿足生活的需求,終于還是選擇了辭職,辭職之前他還在念叨:“我在公司整整五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這位老員工最后能說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就說明他在跟自己的老板“打感情牌”,他錯就錯在沒光明正大地跟老板談錢的事情,而選擇了迂回地走感情路線。其實,相比于“打感情牌”,老板們更喜歡員工把關于錢的問題放到桌面上明著說。

錢是可以量化的,感情則無法量化。你完成了多少任務,老板就支付你多少薪水,你的能力達到了怎樣的水平就去跟老板爭取相應水平的待遇。最終你和老板之間和諧共贏。不能量化的感情則不然,在復雜的情感糾葛中,大多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后很容易形成你丟了工作,公司運作也受到影響的兩敗俱傷的局面。

從員工的角度來說,談錢還關乎我們的工作積極性。就好比小的時候,通過努力學習可以換來一朵小紅花,憑著這朵小紅花可以獲得老師家長的贊許和同學們的羨慕,這些都將激勵我們在之后的學習中更加努力。

同樣的道理,工作中當你的付出得到了應有的回報時你就會刻意進取,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以期待有更多的籌碼去跟老板提出更高的薪資要求,這樣一來你在工作中就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于你于公司都有益處。

其實,你和老板之間本沒有那么多的情感可言,你與老板的關系中,利益成分所占的比重遠遠多于情感成分的比重。你是為了賺錢成為他的員工,他也是為了賺錢錄用的你,你們之間的一切關系都是建立在“賺錢”這個基礎上。

這不僅意味著一切與賺錢無關的因素都無關緊要,還意味著一旦丟掉了“賺錢”這個前提,你們之間的關系將很難再維持。

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曉坤住在最遠的城中村,每天早上都要穿正裝皮鞋,跑上幾站地去趕最早的那班公交。早早到了公司后他還要響應領導的號召“主動打掃公司的衛生”。平日里他在工作上也是從不含糊,多少個深夜都是他最后離開的公司。

下班后,路邊那家最便宜的飯館他早已吃得想吐,但為了不辜負老板的賞識,他拿著每月一千塊錢的工資咬牙堅持。好不容易熬到了轉正,他唯唯諾諾地跟老板提出了加薪的請求,老板拍著他的肩膀說:“兄弟,在你身上我能看到我當年不服輸的影子,放心,哥作為老總,不會虧待你的!”

到了發工資的時候曉坤才知道,老板口中的“不虧待”就是每個月多給他發六百塊錢,曉坤毅然辭職。后來,曉坤來到了第二家公司,入職的當天他就把自己的薪資要求明碼標價地跟人事經理提了出來,沒想到人事經理不僅沒有怪他獅子大開口,反倒對他大加贊賞。

老板都更喜歡明著談錢的員工,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可以肆無忌憚地跟老板談錢;跟老板談錢,也是個技術活兒。談好了,薪資調整,皆大歡喜;談不好,可能會給老板留下一個太在乎個人得失,斤斤計較的壞印象,你與老板之間可能因此產生嫌隙,這不利于今后的合作,甚至導致你被迫離職。

在跟老板談錢之前你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首先你要提前了解自己的職位在市場上的薪資水平以及自己的績效產出,也就是要弄清楚自己是否值那么多錢;然后你還要選擇合適的時機,最好在老板心情大好的時候提出加薪要求。

職場中,只要方式得當,在老板面前談錢可以說是理所當然的,跟老板談錢并不傷感情,跟老板談感情才會傷感情。

6.有點棱角,柿子總挑軟的捏

你經常被別人拿來當軟柿子捏嗎?

周周是單位里年紀最小的女孩,她的同事卻是一位年紀與她母親相仿的中年婦女。周周的這位同事雖然級別不高,但在單位里待了二三十年,資歷頗深,她自認為自己已經到了能動嘴就不動手的年紀。作為單位里的新人,周周“順理成章”地就成了她指揮的對象。

平日里這位同事時不時派周周去買份早餐、取個快遞。剛到單位的周周以為這是辦公室里的“老規矩”,就沒有吭聲。有一次她又叫周周幫忙去傳達室取文件,當時周周正忙得不可開交,回頭卻看見這位同事正在那悠閑地剪指甲,周周心中燃起一股怒火,隨口就來了一句:“沒看到我在忙嗎?你沒事不能自己去???”

這位同事滿臉詫異地看了周周一眼,之后默默地去取文件了。誰想周周就此得罪了這位同事,從那以后她就跟周周杠上了,明里暗里,只要有機會,就會數落周周。生性柔弱的周周只好選擇默默忍受,這又讓這位同事變得更加猖狂。以后工作上有什么苦差事,都攛掇領導安排給周周,搞得周周叫苦不已。

很多人都在勸誡年輕人,走進社會后要讓自己變得圓滑,萬萬不可棱角分明。于是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讓自己變得和善,我們模仿前輩們的言談舉止,努力讓自己朝著“穩重、謙卑、溫和、淡定”這類字眼靠近。

但漸漸我們發現,這樣做并沒有讓我們如魚得水,反倒越來越狼狽。因為我們看起來很和善,所以公司里最臟最累的活兒總分派到我們頭上,不管是誰都喜歡對我們呼來喝去,無論走到哪兒我們都十分沒有存在感。

做人是不能太過隨和的。所謂“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人們總會挑軟柿子來捏就是這個道理。和善的人之所以總被人欺負,除了因為大多數和善的人都性格溫馴外,也因為和善的品性導致他們由寬容大度逐漸變為服從、缺乏主見,最終淪為一種退縮、文弱的性格。

其實,性格和善也沒什么不好,但社會之中競爭激烈、人心難測,你很可能會助長競爭對手的囂張氣焰,并因和善的性格吃虧受辱。做人要與人為善,但又不可太過和善;脾氣不能太過火暴,但也要有一定的脾氣。

張銘在一家知名外企應聘談判代表一職,當時的競爭很激烈,張銘花了不少心血才進入了面試。

苦苦等候之后終于輪到張銘,他忐忑不安地朝面試的辦公室走去。一推開門,張銘立馬向擔任總面試官的總經理說:“您好,我來貴公司應聘談判代表一職?!笨偨浝韰s對張銘的話置若罔聞。對面明明有一張椅子,總經理卻不招呼張銘坐下來談。他這種傲慢的態度讓張銘很反感,但張銘也只能試著問:“總經理先生,我可以坐在這里嗎?”

張銘的話讓總經理很詫異,他沒回答張銘的問題,而是直接開始了提問,第一個問題就很刁鉆:“張先生,請問你有什么宗教信仰嗎?”張銘徑自入座后如實答道:“我不是教徒,沒有宗教信仰?!笨偨浝砺牶筚|疑道:“一個人如果沒有信仰,那是很可悲的!”

這個時候張銘徹底被總經理的傲慢無禮激怒了:“總經理先生,我沒有宗教信仰,卻有尊嚴。在尊嚴面前,我與你完全平等?!闭f完后張銘鞠個躬就往外走,當他拉開門時,那位總經理站起來說:“對不起,張先生,剛才的一切都是面試內容。恭喜你通過了面試,你被公司錄取了?!?

原來這家公司對談判代表的唯一要求就是要有一些脾氣。

那么我們怎樣做才能拿捏好脾氣的尺度,既不至于總被他人當軟柿子來捏,又不至于因脾氣太大影響與別人的正常交往呢?

首先,我們應確立自己待人處世的原則。有了原則就有了底線,自然不會一味退讓。有了原則之后我們還要有拒絕的勇氣,如果我們能勇敢地拒絕別人無禮的要求,別人自然就不敢再隨便對你呼來喝去。

其次是要能適度地抗議和生氣。當你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時,要有勇氣抗議,這種抗議必須有氣勢,不必得理不饒人,但要明確表達你的立場。此外,還要學會適度的報復,有反擊的能力別人自然會對你心存忌憚。

很多時候你一味和氣不僅不能換來同樣的待遇,反倒會遭到別人的欺辱,此時就需要有一些棱角,讓自己善良中帶有一絲鋒芒。

7.面對傷害你的人,你有權選擇不原諒

心靈雞湯總是教導我們,要努力原諒別人,即便那個人曾深深地傷害過我們。但總有一些人不管你怎么努力,總是無法做到原諒對方,既然如此那就選擇不原諒吧!面對傷害你的人,你有權選擇不原諒。

大學的時候,班里有一個女生,長得膚白貌美,很多男生都喜歡她。這引起了一些女生的嫉妒。

于是一夜之間,關于這個女生的謠言就傳遍了整個學校:有人說她跟社會上的富豪有不正當的關系,有人說她同時談了兩個男友,這些傳聞有板有眼,讓人不得不信。女孩的形象也在一夜之間崩塌了,班里的女孩疏遠她,男生也不再圍著她團團轉。

從此她就像一只落了單的大雁,在之后的三年大學時光中她總是形單影只、獨來獨往,幾乎不和任何人說話。

大學畢業時,全班同學聚在一起吃飯喝酒,當時很多人都喝多了。在聚餐快要結束時,一個女生醉醺醺地走到了她的跟前,當眾承認她就是當初那位謠言散播者。她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自己喜歡的男孩整天圍繞著這個女生轉,她心生嫉妒就編出了那些謠言。

后來見事情越鬧越大她也曾后悔過,但始終沒有勇氣站出來澄清。此時馬上就要畢業了,她借著酒勁說出了事實,請求女生能原諒她。此時向來要強的女生突然號啕大哭,并用憎恨的目光盯著她,一字一字說:“我永遠不會原諒你!”

現場突然陷入了可怕的寂靜,緊接著同學們開始議論、勸說:“原諒她吧,事情都過去了?!薄笆前?,最起碼她能主動站出來道歉……”

諒人之過是一種美德,畢竟人這一輩子總會有被傷害的時候,也難免會有傷害別人的時候。但傷害分很多種,別人的無心之失,或者一些輕微之過我們可以原諒。但有些傷害給我們帶來的打擊無異于“毀天滅地”,這讓我們如何去原諒?

這些傷害,或是奪走了我們的幸福;或是徹底改變了我們的命運,讓我們的人生自此走向了黑暗的深淵;或是對我們的心靈造成了不可愈合的創傷。這樣的傷害如何去原諒?又有幾人能真的做到原諒?我相信即便是努力去原諒了,但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點,它仍舊會漸漸爬上我們的心頭,隱隱作痛。

這些傷害本是不可原諒的。

就像江歌的媽媽永遠都不可能原諒劉鑫;相聲演員岳云鵬提起當初為難他的顧客時仍舊會說“我恨他”;中國人永遠無法原諒日本人在二戰期間犯下的種種惡行。但凡那些不可原諒的傷害無一不是痛到骨子里的,無法原諒這些傷害已經不能用簡單的對與錯、寬容與狹隘來衡量,不可原諒就是不可原諒,被傷害的我們有權利選擇不原諒。

金城武在電影《喜歡你》中飾演了一位有潔癖的霸道總裁路晉,他對道歉有自己的一套認知。他說:“我最討厭別人跟我道歉,你說完對不起,我還要裝成寬容的樣子,為的是讓你的心里好受?!?

這句話雖然很刺耳,卻說出了很多人的心里話。有時候對于對方的道歉,我們并不想接受,也不打算原諒,可是迫于道德,迫于輿論壓力,我們不得不接受,不得不說出那句極其違心的“沒關系”。你曾經對我造成的傷害豈是一句簡簡單單的對不起就可以一筆帶過的?

寬容,的確是一種美德;但縱容,卻是一種罪惡。

并不是所有的傷害都必須原諒。老話說“好了傷疤忘了疼”,毫無底線地去原諒別人最終換來的將是再一次的傷害。一個人最大的善良,是不去傷害別人。而輕易將受過的傷忘掉,只能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愚蠢。不要用好人的頭銜苛待自己,更不要被別人用善良的帽子相挾。

正如電影《親愛的》里黃渤對“人販子妻子”趙薇說的那樣:“我頂多做到不恨你,這到頭了。”很多時候就是這樣,不恨你是我能做到的全部,不恨你不代表我已經原諒了你。既然你已經對我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傷害,那么我至少有權利選擇不原諒。

8.千萬不要被人利用了你的善良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要與人為善”“要做個善良的人”,但長大后我們卻發現,當我們帶著一顆赤誠的善良之心去擁抱這個世界的時候,善良經常被別人利用。原來與人為善也要有前提、有底線。

一天晚上,王敏敏和同事結伴回家,途中遇到一對青年男女。男青年突然走上前來和王敏敏打招呼,這讓王敏敏大吃一驚。男青年說:“我倆身上的錢用光了,你可不可以給點錢讓我們買吃的,我們已經餓了兩頓了。”

同事見王敏敏動了給錢的念頭,就搶著說:“真是不好意思,我們身上也沒帶錢?!蹦星嗄昀^續說:“我們真的是沒辦法了,要不然也不會做這事。大家都是年輕人,幫幫忙吧!”王敏敏猶豫了,但同事很堅決:“不是不給你,我們身上真的沒帶錢?!?

年輕男女離開了之后同事向王敏敏解釋道:“前兩天,我在公園遇到過類似的事情。一個四五十歲的男子也是說自己的錢用完了,餓了好幾頓,請我給他點錢,當時我毫不猶豫就塞給他十塊錢。后來你猜發生了什么,第二天下班回家,就在我們公司附近,又遇到了這人,他在跟別人要錢。”

同事的話讓王敏敏陷入驚愕,久久不能平靜?;氐郊液笏S手在搜索引擎里輸入了關鍵詞“大街上有人要錢吃飯”,卻彈出來許多類似的新聞。

原來現在有一群騙子就以此為生。他們每次討要的錢數目不多,10元,8元,6元,直接開價,比乞討的成功率要高很多。他們專挑學生和年輕女性下手,利用這類群體的善良牟取不義之財。

“人之初,性本善?!钡谶@個浮躁的社會,很多人早已迷失了善良的本性,他們甚至把別人的善良當成一種“商機”,大發不義之財。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有人發表這樣的言論:自己的父母身患絕癥,請各位網友伸出援助之手,這其實就是在利用公眾的善良之心。

自己的善良每每被居心叵測的人利用,一方面固然是因為作惡者丟掉了良知,另一方面也因我們自身的同情心總是過度泛濫。

每個人都會有同情心,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惻隱之心”,可以說同情心是每個人自帶屬性中的一種美好品德,但當我們的同情心過度泛濫時,我們的善良很容易被別人利用。所謂的同情心過度泛濫指的就是我們在對別人心懷同情的時候不能兼具理性的思維??吹絼e人有難,腦子一熱就沖上去施與幫助,對于對方的困難是真是假卻絲毫也不懷疑。

其實,這并不是一件好事,你不可能猜到你的善心交給的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有多少人的道德早已淪喪,有多少人的信仰已經缺失,又有多少人的良知早已泯滅。在你面前裝窮裝可憐的人也許日子比你過得還要滋潤,那些假裝幫助窮困學生的非法組織,可能正把你的愛心捐款大肆揮霍。這個世間的確有相當一部分真的需要被幫助的人,但也有不少行騙之人在其中渾水摸魚。

身邊不斷發生的慘劇給我們以血的教訓:我們需要保護起我們的那顆善心,讓自己的善良不再被別人利用。在行善時我們要做到有所為,又有所不為。做善事可以不求回報,但行善的對象要認清,行善所得的結果一定要去追蹤。比如捐款時我們要盡可能多的了解一下情況是否屬實,如果可以,我們還要追蹤清楚善款的去向。

當我們心存疑慮的時候,首先要有拒絕的勇氣。當初某知名演員在電視上看到一個貧困生的報道后,立即開始了長達數年的資助。這位善良的演員不僅資助了孩子的學業,還無私地資助了他的家庭。可最后卻換來此人的以怨報德,最后該演員果斷斷絕資助。

其次,我們要有獨立思考和選擇的能力。前幾年引起全社會信任危機的“安徽大學生扶老人事件”,至今余溫尚存。最近一段時間網上又爆出了女學生被男友“套路貸”,背債500萬、兩套房被查封的事件。這些事件都在提醒我們,一定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輕舉妄動,盲聽盲從;對別人心存善意,卻也要讓自己的善意更添一分理性。

其實,讓自己的善良更理性不僅是對自己的保護,也是對社會風氣的保護。更理性的善良才能確保自己不被別人利用,不至于讓整個社會陷入信任危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南| 阳信县| 贵南县| 甘德县| 滁州市| 石渠县| 凤山市| 连城县| 金堂县| 沧源| 西乌珠穆沁旗| 成武县| 临清市| 西峡县| 荆门市| 大悟县| 大田县| 平和县| 寻乌县| 嘉善县| 嘉善县| 灌南县| 陈巴尔虎旗| 台山市| 木兰县| 长丰县| 抚宁县| 台东县| 普宁市| 滨州市| 长春市| 社会| 淅川县| 车险| 娄烦县| 湘阴县| 兴义市| 长乐市| 广水市| 都江堰市| 射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