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十 東晉時代北方徒民問題及北強南弱之形勢

《晉書》卷七《成帝紀》云:

九月,石季龍將夔安、李農陷沔南,張貉陷邾城,因寇江夏、義陽,征虜將軍毛寶、西陽太守樊俊、義陽太守鄭進并死之,夔安等進圍石城,竟陵太守李陽距戰,破之,斬首五千余級,安乃退,遂略漢東,七千余家遷于幽冀。

同書卷一一二《苻洪載記》云:

季龍滅石生,洪說季龍,宜徙關中豪杰及羌戎,內實京師。季龍從之,以洪為龍驤將軍、流人都督,處于枋頭。

又云:

洪將死,謂健曰:“所以未入關者,言中州可指時而定,今見困豎子,中原非汝兄弟所能辦,關中形勝,吾亡后便可鼓行而西。”言終而死。

同書同卷《苻健載記》略云:

盡眾西行,起浮橋于盟津以濟。遣其弟雄,率步騎五千入潼關,兄子菁自軹關入河東既濟,焚橋,自統大眾繼雄而進。三輔略定,健引兵至長安,入而都之。

同書卷一一三《苻堅載記·上》云:

徙關東豪杰及諸雜夷十萬戶(《通鑒》卷一〇三《晉紀·簡文帝紀》“咸安元年”條作十五萬戶)于關中,處烏丸雜類于馮翊、北地,丁零翟斌于新安。徙陳留、東阿萬戶以實青州。

同書卷一一六《姚弋仲載記》略云:

石季龍克上邽,弋仲說之曰:“宜徙隴上豪強,虛其心腹,以實畿甸。”季龍執權,思弋仲之言,遂徙秦雍豪杰于關東,弋仲率部眾數萬遷于清河。

同書同卷《姚襄載記》略云:

襄將佐皆北人,咸勸襄北還。襄方軌北引,乃據許昌,將如河東以圖關右,自許遂攻洛陽,逾月不克。桓溫自江陵伐襄,戰于伊水,為溫所敗。襄尋徙北屈,將圖關中,進屯杏城,遣其從兄輔國姚蘭略地鄜城,使其兄益及將軍王欽盧招集北地戎夏,歸附者五萬余戶。襄率眾西引,戰于三原。襄敗,為堅所殺。

同書卷七《成帝紀》略云:

石勒將劉征寇南沙,都尉許儒遇害,進入海虞。六年春正月癸巳劉征復寇婁縣,遂掠武進。

同書卷一〇五《石勒載記·下》云:

晉將軍趙胤攻克馬頭,石堪遣將軍韓雍救之,至則無及,遂寇南沙、海虞,俘獲五千余人。

同書卷一〇六《石季龍載記·上》云:

季龍自率眾南寇歷陽,臨江而旋,京師大震。

同書卷一一三《苻堅載記·上》略云:

堅入鄴宮,閱其名籍,凡郡百五十七,縣一千五百七十九,戶二百四十五萬八千九百六十九,口九百九十八萬七千九百三十五。

《通典》卷七《食貨典》“歷代盛衰戶口”條略云:

三國鼎立,戰爭不息。及平蜀,得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通計戶九十四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萬二千八百八十一,除平蜀所得,當時魏氏唯有戶六十六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萬二千八百八十一。晉武帝太康元年平吳,收其圖籍,戶五十三萬,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后宮五千余人。九州攸同,大抵編戶二百四十五萬九千八百四十,口千六百一十六萬三千八百六十三,此晉之極盛也。孝武大明八年,戶九十萬六千八百七十,口四百六十八萬五千五百一十。后主滅亡之時,隋家所收戶五十萬,口二百萬。后魏戶三百三十七萬五千三百六十八,北齊至崇(隆)化三年,為周師所滅。有戶三百三萬二千五百二十八,口二千萬六千八百八十。大象中,有戶三百五十九萬,口九百萬九千六百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平县| 运城市| 崇左市| 康定县| 西安市| 张家川| 鄱阳县| 鹤山市| 老河口市| 重庆市| 望谟县| 安龙县| 黄陵县| 陕西省| 会东县| 孟津县| 甘南县| 修武县| 焦作市| 延吉市| 大同县| 旬邑县| 镇赉县| 龙陵县| 南召县| 星座| 玛沁县| 盘山县| 祥云县| 女性| 高台县| 洮南市| 营山县| 保山市| 长汀县| 河北省| 安阳市| 安庆市| 扶绥县| 普洱| 浦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