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讓所有人都聽你的:卡耐基口才的藝術作者名: (美)戴爾·卡耐基本章字數: 1623字更新時間: 2021-03-03 15:39:00
隨時積累知識,快速豐富談話素材
人類作為群居動物,需要相互協作才能讓自己更好地發展,而相互協作必然離不開溝通。只有溝通順暢了,準確無誤地了解彼此之間真實的想法,才能保證快速有效的合作。
一般來說,與人溝通無非是因為如下原因:
建立關系,由陌生人變成親密無間的伙伴。
表達自己的情感,引起別人的共鳴。
通過自己的陳述,引起別人的思考。
通過溝通,達成某種目的。
與人溝通的形式與內容千變萬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溝通方式和習慣,除非你是一個溝通天才;否則,我們都需要掌握一些技巧。而溝通技巧的訓練首先要從自我形象的塑造開始。我們這里所說的自我形象并不單純指人的外表,這只占我們所講內容很小的一部分。我們更關注外表之外的東西,比如你的學識、你的修養。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便再高明的主婦,如果沒有任何食材,也無法為家人變出豐富可口的美食。同樣道理,如果你沒有良好的知識儲備,沒有平時的點滴積累,而想讓別人都聽你的,無疑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任務。知識儲備是你無形的資產,也是你說服別人的強大工具,古老的中國有一句話,“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說的正是這個道理。沒有良好的知識積累,言而無物,碰不出思想的火花,也就無法讓別人信服你。
說服別人是為了把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傳達給別人,從而引起共鳴與支持。而說服別人不是靠你洪亮無比的嗓音,滔滔不絕的絮叨,需要的是你深厚的知識儲備和專業知識的運用。一個廚子的聲音再大,別人也不會相信他能造出宇宙飛船。說服的過程需要有理有據,與其說是你的語言讓人信服,還不如說是你強大的專業知識素養讓人折服。
知識的儲備來自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系統地讀一些書,每天看點報,或者聽別人談論,我們都能從中得到一些有用的知識,通過自己的消化和吸收,這些知識最后都會轉化成我們個人的財富。當我們與人交談,涉及到這些知識內容時,那一刻,我相信你的那種自信和淡定是無與倫比的。
一般來說,我們有兩種獲得知識的途徑:一是傳授獲得,即借鑒包括前人、身邊親戚朋友等人的經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別人的知識永遠是別人的,即使借鑒過來,如果你沒有消化吸收,也不是你自己的。一是體驗獲得,這要求我們必須有雙善于觀察的眼睛,隨時注意汲取。這種知識是我們的親身體會,往往是直接有效的。兩種途徑不可相互替代,就像一個初學游泳的人,他既需要學習一些理論,又需要實踐,這樣他才能學會游泳。
靠體驗獲得的知識(技能)與傳授得到的不同。自己親身體驗獲得的知識通常是終生難忘的,而通過別人傳授的知識,如果不經自己消化吸收,有可能很快就會忘記。這就需要我們把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加以鞏固,才能最終把這種知識轉化成我們自己的。
19世紀著名傳教士維特·摩迪同時也是一位出色的演說家。別人向他請教應該怎樣準備演說,他回答說:“我沒有什么秘訣。”他接著又說:“我選定一個題目后,就把它寫在一個大信封上。這樣的信封我有很多,我讀書的時候,如果碰到可以作為將來參考的好材料,就加上適當的題目,寫在那個大信封上。這些材料,長期不用的也有不少,然而,當我講道時,用這些材料加上我自己的一點拙見,就已經足夠了。許多年來講道,我從來都沒有感覺到資料匱乏。”一位偉大的演說家尚且如此,我們這些平凡人難道不該做得更多嗎?
這世界沒有絕對的天才,沒有人天生就是溝通高手,溝通高手不過就是把別人用來喝咖啡的時間用在了知識的積累上。積累是無形的,它可能看不見摸不著,但是當你與人溝通時,它就會化身成強勁的推動力,支撐我們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引起別人的共鳴和支持。不要覺得你現在的很多知識積累都沒有用,那僅僅是因為你還沒找到用得到它們的場合而已。總有一天,你會遇到這樣的場合,那時你肯定特別感謝今天的積累。
卡耐基對我們說
沒有基本的足夠的知識積累就像一個戰士,帶著有故障又沒有彈藥的武器上戰場,這樣的戰士不可能取得最后的勝利。你只有武器強大,才能讓別人信服你的觀點,才能讓別人都聽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