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千零一夜
- 阿拉伯民間故事
- 6626字
- 2021-02-19 17:35:33
第四次航海旅行
告訴你們吧,朋友們:我第三次航海旅行歸來,和家人親友見面言歡,過著比從前更舒服、更快樂的幸福生活,終日逍遙尋樂,開懷聚飲,過去旅途中驚險顛危的遭遇,一股腦兒忘得干干凈凈,因此經不起骯臟的欲望的慫恿、誘惑,總是念念不忘旅行生涯,渴望著和各種各樣的人群結交,經營生意買賣,賺他一筆大錢。于是我打定主意,收購許多適于外銷的名貴貨物,包扎、捆綁妥當,數量比往日還多,帶到巴士拉,和當地的富商巨賈一起乘船出發。
船在海中破浪航行,繼續不停地從一海到另一海,從一島到另一島,直至有一天暴風突起,波濤洶涌,船長吩咐立刻拋錨停船,避免發生意外。當時我們虔心祈禱,向真主呼吁、求救。可是颶風越刮越兇,吹破了船帆,折斷了桅桿,最后全舟覆沒,人、貨和錢財全都沉入海中。我掙扎著游了半天,正當精疲力竭,情況危急,快要淹死的時候,忽然抓著一塊浮在水面的破船板,同一部分未被淹死的旅客一起伏在木板上,任風浪吹打,隨波逐流,在海中漂流了一天一夜。
次日,我們被颶風和洶涌的波濤吹打到一處沙灘上,大伙饑寒交迫,被過度的恐怖和疲勞弄得死氣沉沉,不像人樣。幸而島上長著茂盛的植物,我們采些野草充饑,維持余生。大家躺在海濱睡覺,至次日太陽出來時才從夢中醒來。于是我們相率沿海濱試探著向前走,左右觀望著,無意間發現遠方隱約出現建筑物的影子,便急急忙忙奔到那幢屋子門前。突然屋中出來一群裸體大漢,一言不發,逮住我們,帶到他們國王面前。國王叫我們坐下,吩咐擺出一桌我們從來沒見過,也不知道叫什么的飲食招待我們。同伴們饑不擇食,大嚼特嚼起來,只是我自己胃口不開,沒有參加吃喝——我向來吃得不多,這是真主的巧妙安排,所以我能活到現在。
同伴們吃了那些飲食,一個個神志不清,癡癡呆呆,跟瘋人一樣,越吃越想吃,情況全都變了。繼而人家又拿椰子油灌了他們一通,并涂抹他們的身體。他們喝了椰子油后,呆若木雞,甚至眼珠也不能活動,而食欲卻異乎尋常地更加旺盛。看到這種情景,我非常痛心,同時又怕那些裸體大漢如法炮制我,心中感到萬分憂愁苦悶。
我仔細打量、觀察,知道他們是一伙拜火教徒,他們的國王叫歐凡勒。到那個地區被他們看見的人,都被他們逮到國王面前,給那種飲食吃,拿椰子油灌他,并涂他的身體,擴大他的腸胃,讓他能多吃多飲,喪失理智,不能思索,癡癡呆呆地變得像駱駝一樣;于是繼續增加那種飲食和椰子油的數量,把他喂得既粗大,又肥胖,然后殺了供國王享受。他們是習慣于吃生人肉的。
我看了這種情形,感到十分憂愁、苦悶。同伴們已經變成喪失理智的愚人,任人擺布,被當作牲畜那樣地趕出去牧放。我自己過度憂愁、饑餓,疲弱不堪,骨瘦如柴,皮肉都干貼在骨頭上,變得不成人形,因此引不起他們的重視和注意,扔在一旁不管,逐漸就把我忘記了。于是我悄悄地溜走,離開那個地方,急急忙忙向前奔跑。我走了一陣,忽然發現一個裸體大漢坐在一個高丘上,仔細打量,原來就是看管、牧放我們的同伴和其他許多俘虜的那個牧人。他一看見我,知道我還有理智,不像同伴們那樣中了毒,于是遠遠地指示我,說道:“你向后轉,朝右邊走,可以找到出路。”
我按照牧人的指示,向后一轉,發現右面一條大路,于是立刻沖過去,繼續跋涉;有時快跑,怕人來追趕,有時慢行,養養力氣,一直到離開那個牧人的視線,彼此都看不見了,我才放心。可是這時候太陽已經落山,天黑下來,我停下來休息,躺在地上打算睡他一覺;但是因為過度恐懼、饑餓和疲勞,再也睡不著。半夜里,我鼓起勇氣,動身出發,繼續不停地一直走到天明。這時我饑腸轆轆,疲憊不堪,只好采野果充饑,維持殘生,并繼續向前走,整天整夜奔波、跋涉,每當饑渴,便采野果充饑,如此整整行了七晝夜。到了第八天,見遠方隱約出現人影,便迎著走過去;我不息地奔波,臨近日落西山,才到達目的地。但因頭兩次吃過虧,我只好提心吊膽,遠遠地站著仔細打量,原來這些人是在那里采胡椒的。
我慢步走了過去。他們一見我,立刻跑過來,圍著我問道:“你是誰?你是從哪兒來的?”
“告訴你們吧,我是個可憐人……”我隨即把自己的身世和各種殘酷的遭遇全都告訴了他們。
“指真主起誓,這是奇怪的事情。你是怎么逃脫他們的?為什么敢從那個地方經過?他們人數很多,漫山遍野,好吃人肉,落在他們手里的,誰也不能幸免,人們從來不敢從他們那個地方經過的。”
我把自己的遭遇,同伴們被俘,以及吃他們飲食的經過,從頭到尾詳細敘述了一遍。他們聽了感覺驚奇、詫異,安慰我,祝福我,讓我跟他們在一起,拿咸的食物給我充饑,休息了一點多鐘,然后帶我上船,去到他們居住的島上,并領我去見他們的國王。
我祝福國王,向他致敬,博得他的歡迎、尊敬,國王關懷地詢問我的情況。我把自己的身世、經歷和從離開巴格達之后旅途中各種驚險、顛危的遭遇,詳細敘述一遍。國王和在座的朝臣聽了,感到十分驚詫。國王讓我坐下,吩咐侍從拿飲食招待我。我吃飽喝足,洗過手,感謝、贊美真主一番,然后出去參觀、游覽。
這是一座經濟繁榮、人煙稠密的城市,糧食貨物應有盡有,做生意買賣的,來來往往,絡繹不絕。我能去那座城市,感到高興快樂,怡然自得,和當地人在一起,感到無限的快慰;兼之我備受國王尊敬、器重,地位比一般大人物都高。我見他們的大官小員,普遍都騎著沒有馬鞍的騾馬,覺得很奇怪。有一天,我對國王說:“主上,你們騎馬為什么不用馬鞍?馬鞍不但舒適、安逸,而且能使人精神煥發呢。”
“馬鞍是什么?這種東西我們從來沒見過,也沒騎過。”
“主上允許我替陛下制造一具,讓陛下親自騎用,試驗它的作用嗎?”
“好的,你替我做一具吧。”
“請給我預備一些木料吧。”
國王吩咐侍從給我預備各種需要的材料,并找來一個聰明的木匠。由我指導著教他制成鞍架,覆以皮革,配上皮的絆胸、肚帶,并用棉布制成鞍褥,再找個鐵匠來,教他打成一副鐵鐙,用絲帶系在鞍上;于是牽來一匹御用的駿馬,架上鞍轡,牽去謁見國王。國王一見,十分歡喜、滿意,非常感激我,親自騎著試了一回,感覺格外的舒服、愉快,因此重重地賞賜了我。
宰相看見我替國王制造的馬鞍,非常羨慕,叫我也替他制造一具;我果然同樣替他制造了一具。從此風氣傳開,朝臣和大小官員紛紛要我替他們制造馬鞍。我答應他們的要求,教木匠制鞍架,教鐵匠打鐵鐙,制造了大批馬鞍,賣給大小官員和其他各行人等,賺了許多錢財,備受人們的歡迎、愛戴;在國王、朝臣和紳商士庶中享有很高的地位。我洋洋得意,過著歡欣快樂的生活。有一天,國王對我說:“你要知道:你已經成為我們所敬仰、愛戴的人物,已經是我們中間的一員,因此我們不能離開你,也不讓你離開這個地方了。現在我有話對你說,希望你聽從我,不要違背我吧。”
“主上要我做什么,我是不敢違背命令的,因為陛下對我的關懷、照顧無微不至,我實在感激不盡;贊美真主,我已經成為陛下的奴婢了。”
“我預備把一個廉潔、美麗、活潑而很有錢的女郎匹配給你為妻子,讓你在此落戶,住在宮中,和我生活在一起。希望你聽從我,別違背我。”
聽了國王的談話,我覺得害羞,默然低頭不語。他問道:“孩子,你怎么不說話?”
“事情在陛下手中,主上認為怎么辦好,就怎么辦吧。”
國王吩咐侍從,立刻請來法官、證人,寫下婚書,當面把一個高尚、廉潔、美麗、田產地業很多、非常富有的女郎匹配給我為妻,并給我一幢富麗堂皇的宮殿居住,派婢仆侍候我,按月發給薪俸。我過著最舒適、最安逸的幸福生活;過去的各種驚險、顛危的遭遇,忘得一干二凈。我暗自想道:“等我回家的時候,把她帶走吧。生前注定了的事,一定要實現的;而且未來的變化,也是無法理解的。”我和妻子生活在一起,我愛她,她也愛我,彼此感情融洽,相敬如賓,過著極其甜蜜、快樂的生活,經過了漫長的時日。有一天,跟我最要好的一個鄰居家里遭喪,他的妻子死了,我去慰問他,見他愁眉苦臉,心事重重,情景異常凄慘、狼狽。我勸慰他說:“你好生保重自己,不必為夫人之死而過于悲哀;愿真主補償你的損失,并增加你的祿位、壽歲。”
“朋友啊!”他十分悲慟地說,“我僅剩一天的生命了,怎么還能再娶?真主怎么還能補償我的損失呢?”
“弟兄,你冷靜些;你的身體非常健康,別給你的靈魂報死訊吧。”
“朋友,指你的生命起誓,明天你就失去我了,從此一輩子再也看不見我了。”
“這是怎么一回事呀?”
“今天人們殯葬我妻子的時候,就要把我和她一起埋葬;這是我們地方上的風俗習慣:妻子死了,她的丈夫就得陪葬;同樣的,丈夫死了,他的妻子也得陪葬;因此,一對夫妻,死了一個,其余的一個也就無從享受生活的滋味了啊。”
“指真主起誓,這種習慣丑惡得很,誰也忍受不了的。”
正當我和鄰居這樣說話的時候,許多本地人陸續趕到,慰問喪主,并預備喪葬。他們拿來一個木匣,把死人裝在里面,帶著那個男人,大家送他們到城外近海的一座高山上,揭起一塊大石,把死者扔進一個深井般的坑洞里,然后拿粗索系著死者的丈夫,把他也放進洞去,同時放下一罐水、七個面餅供他吃喝。他在坑洞中解掉索子,上面的人就把索子抽出,照原樣推大石蓋上洞口,這才相率回家。
參加了那次葬禮后,我自言自語地嘆道:“指真主起誓,這種死法痛苦極了!”于是我進宮謁見國王,說道:“主上,你們這個地方為什么要拿活人陪葬呢?”
“你要知道,這是我們的風俗習慣,丈夫死了,我們拿他的妻子陪葬;同樣,妻子死了,我們拿她的丈夫陪葬;叫他們活在一起,死在一塊兒,夫婦之間,永不分離,這是老祖先遺留下來的風俗習慣嘛。”
“像我這樣的異鄉人,如果妻子在此地死了,你們同樣也拿他去陪葬嗎?”
“是要拿他去陪葬的,一切照我們的風俗習慣處理,如你所見的那樣。”
跟國王談話之后,我被恐怖籠罩著,憂愁苦惱,嚇得肝膽俱裂,神志迷離,唯恐妻子先死,把我拿去陪葬。繼而我自解自嘆,說道:“生前注定了的事情,誰能知道呢?也許我會死在妻子之前吧。”于是我勉強工作,不想這些事情。可是沒有多久,妻子害病,幾天工夫,便瞑目長逝。許多本地人都來慰問我,慰問她的家屬,國王也照他們的風俗習慣來慰問我。接著他們找來裝殮的人,洗她的尸體,給她穿起最華麗的衣服,戴上最名貴的珍珠寶貝首飾,然后裝在木匣中,一直抬到城外近海的山上,揭起坑洞上的大石,把她的尸體扔進洞去,大家就圍攏來和我話別。當時我大聲疾呼,說道:“我是異鄉人,我不愿遵循你們的風俗習慣……”可是他們不聽不聞,不顧我的呼吁、哀求,大家抓著我,強迫著把我綁起來,同樣放上一罐水、七個面餅,一起放進洞去,說道:“解掉索子吧。”我不愿解,他們就把索子一扔,蓋上大石,各自歸去。
這是在山麓下面的一個大坑洞,里面堆積著無數的尸骸,彌漫著惡臭的氣味。當時我只會埋怨自己,自言自語地說道:“指真主起誓,這一切的災難都是我應該遭受的,為什么我要在這兒結婚安家呢?毫無辦法,只盼偉大的真主拯救了。可不是嗎?我剛擺脫一種災難,接著又落在更厲害的災難中,永久沒有安全的時候。指真主起誓,這是最冤枉的死法,還不如淹在海里,或者前幾次死在山中,倒比給人拿來活埋好得多。”我不息地自怨自嘆,睡在死人骨頭上,向真主求救、呼吁,同時我渴望著死亡,可是一下子又死不了。
過了一些時候,我饑渴極了,掙扎著坐起來摸索著拿起面餅啃了幾口,喝了幾口涼水,試探著起身走動。我發現這是一個非常空曠的大山洞,里面堆積著無數尸體和腐朽的枯骨。我在遠離那些臭尸的地方,安排了一處棲息的處所。那個期間,我每天或幾天才吃喝一點飲食,唯恐死前就絕糧。可是無論怎樣節省,飲食終是有限的。
我在絕望的、伸手不見五指的墳墓里過了幾天,正當我憂愁苦悶,想著有限的一點點飲食吃完之后該怎么辦的時候,頭上的洞口突然發出劇烈的震動、轟響,接著一線曙光透進洞里。我一怔,說道:“瞧!發生了什么事情了?”我定睛一看,見一群人站在洞口。接著他們放下一具男尸和一個哭哭啼啼的女人,同時也放下了飲食。當時那個女人看不見我,我卻把她看得清清楚楚。
送葬的人蓋上洞口,各自歸去之后,我拾起一根死人的腿骨,站起來,悄悄地走到那個女人面前,按著她的頭一骨頭打倒她,接連又打了兩下,結果了她的性命。她滿身細軟,戴著名貴的珠寶首飾。我奪了她的飲食,藏在我棲身的地方,儉省節用地每天吃喝只夠維持殘生的一點點,免得消耗完了,自己饑渴而死。
我在坑洞中住了很久,每當外面有人死亡、舉行喪葬,便殺死陪葬的,奪取他的飲食,維持自己的殘生。直至有一天,我從夢中醒來,發現附近有響動之聲,覺得恐怖、驚奇,想道:“這到底是什么?”于是我站起來,拿著一根死人腿骨,走到那個地方去查看。原來那是一個野獸,聽了我的腳步聲,便溜走了。我跟蹤追趕一陣,忽然眼前出現一點似星的光線,忽隱忽現。我迎著那道微小的光線走過去,走得越近,那光線的范圍也逐漸擴大,事實證明這是通往外面的一個裂口。我想道:“這個坑洞里難免還有其他的出口,這也許是另外一個裂口。”我仔細考慮一會兒,鼓起勇氣來到光線前面,看清楚這是野獸刨開、鉆進坑洞來吃死人的一個山洞。
我發現了這個山洞,我的靈魂、情緒頓時安定、平靜下來,相信自己已經死里得生,恍然如在夢中。我奮斗、掙扎著爬出洞口,出現在海濱的一座高山上。這座山被汪洋大海隔在城市與海島之間,是一個人跡不可逾越的地帶。我無限的快慰,勇氣十足,衷心感謝、贊美真主。末了我鉆進洞去,回到坑洞里,收拾剩余的飲食,換一身死人衣服穿在身上,并收集許多陪葬者穿戴的珍珠、寶石、金銀等名貴首飾,包裹在死人的壽衣里,拿出來擺在山上。我每天都由洞口鉆進坑洞去,收集那些陪葬的寶貴物品,來來往往,過了很長一段時期。末了我坐在海濱,等待過往船只,以便呼吁、求救。
有一天,我照例坐在海濱,考慮出路問題,忽然發現波濤洶涌的海上,有一只船破浪從這里經過。我把一件死人的白衣服系在一根樹枝上,高舉起來,沿著海岸一面走一面搖擺,并大聲呼喚。船中人聞聲把船駛向海濱,放下一只小艇,水手們一直劃到我面前,問道:“你是誰?為什么待在這兒?這個地方向來沒有人跡,你怎么上這兒來的?”
“我是個生意人,不幸中途遇險,全舟覆沒,我身邊帶著一些物件,伏在一塊木板上,漂在波濤中,幸而真主護佑,最后就流到這兒來了。”
他們把我從坑洞中收集來的那些財物一起搬進小艇,并帶我上大船去見船長。船長問我:“你怎么到這兒來的?這座高山后面還有一座大城市,我生平在這個海中航行,屢次從這山下經過,除了飛禽野獸,向來不見一個人影;你是怎么到這兒來的?”
“我是個生意人,乘一只大船到海外經營生意;可是中途遇險,全舟覆沒,我自己搶救得這點財物,攀伏在一塊破船板上,被風浪推到海濱得救。于是我眼巴巴地等候著,希望有船只從這兒經過,救救我。”
當時我怕旅客中有那個城市里的居民,因而關于我在那個城市里的經歷和被人活埋的遭遇,一字不提,不讓他們知道。我拿出一些財物送給船長,說道:“你是我的救命恩人,這點禮物送給你,表示我的謝意。”
他不肯接受,說道:“我們不接受任何人的禮物;凡是落在海里或者被困在荒島上的人,我們見了,總要援救,帶他同行,供給飲食;沒有衣穿的,我們給他衣服穿。到了班德爾,我們還要送給他一些禮物,使他能夠生活。我們做這些好事,全是看真主的情面,不要報酬的。”
我感謝船長,替他禱告、祈福。之后,我隨他們在海中航行,從一海到另一海,從一島到另一島,繼續不停地航行。在旅途中,每當想起被埋在坑洞中的情況,我便膽戰心驚,不寒而栗;想到遇船得救,安全脫險,便喜不自勝,感到無限的快樂。
最后我安全到達巴士拉,在那兒逗留幾天,然后動身轉回巴格達,和家人親友見面言歡。大家見我平安歸來,高高興興地慶祝我。我把財物收藏起來,從此廣施博濟,救濟鰥寡孤獨,送他們衣穿,給他們飯吃。我開始過從前的那種豪華享樂生活,經常和親友聚飲,盡情地吃喝玩耍,過著無拘無束的享樂生活。這是我第四次航海旅行最奇怪的經歷。
航海家辛伯達講了第四次航海旅行的經歷,接著對腳夫辛伯達說:“弟兄,照例在我這兒吃晚飯吧。明天你來,我講第五次航海旅行的情況給你聽,那是再驚奇不過的。”于是他吩咐侍從取一百金幣送給他,并擺出筵席,歡宴親友。
腳夫辛伯達和賓客們聽了航海旅行的經歷,都覺得驚奇、詫異,認為比過去的幾次更驚險。飯后大家告辭。腳夫辛伯達懷著愉快心情,回到家中,舒舒服服地過了一夜。
次日清晨,腳夫辛伯達從夢中醒來,盥洗、晨禱完畢,踐約去到航海家辛伯達家中,向他致敬。主人迎接著讓他坐在身邊,待其余的親友到齊,便擺席歡宴他們,讓大家吃飽喝足,人人感到歡喜快樂的時候,就開始講第五次航海旅行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