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過了一半了,朔方的大草原上草已經開始泛黃,馬匹已經膘壯,李恪的軍隊也形成了客觀的戰斗力。北地六郡徹底大變樣,三封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估計冬天前就能全部完工。
其他諸如雁門,西河,五原,云中也都生機勃勃,商人極大程度帶動了當地的發展。
朔方的人口也逐漸充盈,雖然不及中原的縣城,倒也煥發著生機。
按理說現在正是休養生息的大好時機,但是鮮卑人顯然也是如此認為的,現在攜著大勝之勢出擊鮮卑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公達,我打算秋后出擊鮮卑,目標直指燕然山。”李恪對荀攸說到。
荀攸愣了愣說:“此舉可行。”
李恪很意外,他本以為荀攸會提出反對意見。然后荀攸繼續說道。
“主公此次出擊鮮卑,一是能夠將夏育敗于鮮卑的事翻篇,重新恢復大漢在滿意中的龍首地位。”
“二,主公出擊鮮卑,一旦得勝,數年乃至數十年都不會有并州的邊患問題,那時人人提鎮北將軍色變。將軍能夠進入朝堂,位極人臣。”
“三,朝堂有人對主公在北地六郡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不滿,主公此舉正好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李恪聽完笑了,荀攸解釋的簡直太和李恪心意了。
“公達分析的不錯,不過,我現在對進入朝堂位極人臣不感興趣,我只想平息邊患。并州外族老實了,就去涼州和幽州。等到我大漢什么時候將四方的蠻夷全部消滅,才是我進入朝堂的時候。”
荀攸拱手道:“主公好志向!”
李恪繼續道:“這一次出征,我打算帶著并州狼騎和攘外軍,因為現在的糧食供應不是很給力,就算以戰養戰也支撐不了數萬大軍。所以我就帶這一萬多人。”
荀攸有些擔心地說:“在草原之上,恐怕主公的智謀都將無所適用,硬碰硬的話...”
李恪明白他的擔心說:“無妨,還有棄他外族呢,讓他們打頭陣,我們負責收割。”
“我已經派人前往羌胡和匈奴的部落了,通知了他們這件事,如果哪個阻止或者不支持我們復仇,這一次就不打鮮卑了。”
荀攸點頭,然后說道:“大草原的地理位置陌生,主公應該先派遣些人手去勘探一下。”
李恪點一點頭,這點他沒有想到。
“那現在就叫文若將糧食和武器往朔方運輸吧,林七一走,曹性就去朔方鎮守。”
荀攸想了想說:“主公,我感覺徐晃將軍可能更適合,畢竟,萬一出征出現一些差錯,需要人支援的話,曹性將軍恐怕不是很好。”
荀攸有些話沒有說的太明白,曹性的性子太急而且暴躁,現在整個北地六郡的人都知道,其本人能力其實也一般。
初期的時候李恪沒有實力時全靠他,現在李恪也頗具武力后,曹性就不夠看了,手下諸將,曹性武力值墊底了。
李恪點點頭,表示贊同。
“將軍,羌胡首領和匈奴首領派人來了。”蘇二狗憨聲憨氣的說到。
“見。”
進來兩個外族人對著李恪曲身道:“屬下羌胡部落的木吉西”
“匈奴部落的子拖。”
李恪微微頷首,問道:“你們各愿意出兵多少?”
兩人對視一眼,子拖先說:“我們匈奴近些年不是很景氣,但是還是愿意提供牛羊來支持將軍的行動。”
李恪面色明顯不悅,他沒有繼續詢問木吉西,而是不悅的說:“我記得早在幾年前,我在五原和拓跋邱對戰時匈奴就常常在后方襲擾我。那一次更是差一點讓我命殞疆場。”
“當我手握數萬大軍時,本想找匈奴報仇,但是礙于匈奴是大漢的臣屬國才遲遲沒有動作。”
“現在你如此還如此行徑,真當我的兵馬不強嗎?我告訴你,如果你們不給我一個滿意的答復。我就先安內再攘外!”
子拖小臉煞白,他知道李恪可能是嚇唬他,但是他們匈奴現在大多數都在并州內地,李恪要是真的先打他們,那么匈奴四面八方都是敵人。
“將軍不要動怒,我匈奴有八千精騎隨軍出戰,還會提供牛羊馬匹。”子拖訕笑道。
他屈服了,決定割肉來止損。
李恪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后看向木吉西,木吉西臉色淡然:“我羌胡提供五千軍隊,但是希望能夠得到將軍的物資援助。”
李恪面露不滿,他不想吐出自己應得的利益,但是羌胡和匈奴情況不一樣。
羌胡散居在后世的外蒙古一代和涼州一帶,李恪就算大局攻伐,人家也能跑,就像以往他們叛亂后一樣。
荀攸連忙咳嗽,然后說道:“當然,一旦占領狼居胥山,財富咱們三方平攤。”
李恪詫異的看向荀攸,而子拖和木吉西則非常欣喜,連忙道謝離開了。
“主公,想讓馬兒跑就要讓馬兒吃草啊!”
李恪猛地恍然,然后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貪多嚼不爛,利用別人時大棒加甜棗永遠最好用。
可以想到,如果今天這兩方全都屈服在李恪的淫威下出兵了,出功不出力或者陣前倒戈也不是沒可能。
李恪慚愧的笑道:“多虧有公達,不然我就犯了大錯了。”
荀攸繼續意味深長的笑道:“而且這件事真的瓜分了主公的利益了嗎?”
“恐怕不見得,即使咱們拼盡全力,也頂多只能打到燕然山,但是咱們告訴他們的是瓜分狼居胥山的財富,其余的戰利品,與他們何干?”
“這些外族都是養不肥的白眼狼,有機會他們絕對反咬一口。只有自身實打實的利益才是王道。”
李恪恍然,這荀攸看著老實,肚子里面的壞水真不少!
明明什么實際利益都沒給,卻讓他們盡心盡力的幫助我們。
李恪哈哈大笑:“我得公達,如高祖得張良啊!”
荀攸掩面輕笑,但是眼神卻意味深長。
似乎,自己的這位主公不止滿足于替大漢開疆拓土。而是志在替大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