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 兵韜
- 歸有期
- 2128字
- 2021-05-17 21:29:00
李恪在鋼廠轉了一圈后猛然想起煤炭的問題還沒有解決,連忙拉著裴潛又去了太行山的施工地,降了一番煤炭的問題。
光就煤炭和鋼鐵這兩處,花費的人力物力就不計其數,起碼有二十萬外族奴隸和漢人流民在此處工作,當然,漢人是有薪資的。
在太行山圍出一塊地方專門開礦,李恪又有些擔心黃巾的問題,打算找個時間趕緊解決了,不要等出事了在后悔。
當晚李恪回到了晉陽,就見到了眼巴巴望著李恪的衛仲道。
“仲道兄,又當天使了!”
衛仲道笑道:“承蒙陛下厚愛。”
李恪安排人著手準備起來晚飯,一邊笑道:“這次又有什么好消息?是不是大破羌胡和鮮卑的封賞下來了?”
衛仲道笑道:“對啊,林七將功抵過了,高順,張遼,徐晃,升官為中郎將,其余人等的賞金等封賞也很厚重。”
李恪搖搖頭道:“可惜這幾位都不在晉陽,不然叫他們感受一下喜悅。”
“對了,陛下提沒提安排我出兵涼州的事?”
衛仲道搖搖頭道:“其實陛下本來是有那個意圖的,但是剛一提出就被袁逢和宦官以軍費繁重否決了,現在涼州該任皇甫嵩去了。”
李恪心里不爽,袁槐貶了,袁逢蹦出來了,袁家人真是陰魂不散!
衛仲道將詔書放到了桌子上,看著吃的香甜的李恪道:“陛下命你固守并州,軍費和糧草供給減半,而且,陛下有意讓你裁軍。”
“這邊,前一段時間不是呂布被調去并州了嘛,皇甫嵩和呂布有舊怨,呂布就要回并州任職了,然后將徐晃調過去擔任中郎將協助皇甫嵩平叛。”
李恪沉默了,這是漢靈帝在削弱他的勢力啊,不但裁軍,還要他將手下送過去。
最開始的呂布和李恪一起平叛,被孫堅上書說勇猛,然后漢靈帝將其掉到了涼州。李恪并沒有意見,畢竟呂布是他名義上的下屬,但是實際上并貌合神離。
由于李恪那一次綁了皇甫嵩,動手的人就是呂布,皇甫嵩可能是記仇了,將他攆了回來。
李恪嘆息道:“陛下斷我一臂啊!”
衛仲道搖了搖頭沒有說話,李恪默默地吃完飯后找到了荀攸商量。
“主公,為了不受陛下起疑,最好還是讓公明將軍去一趟,哪怕出功不出力呢!”
李恪搖搖頭道:“公明去一次涼州無可厚非,但是皇甫嵩老賊會不會給他穿小鞋,我真的有點擔憂。”
荀攸笑道:“皇甫嵩重名,一定不會苛責公明將軍的,主公就果斷一點,讓陛下看到你的態度,以后陛下就不會在來將其他將軍調走了。”
李恪點了點頭,然后道:“可是陛下希望我裁軍,但是現在這種情況怎么可能?”
荀攸想了想道:“呼泉廚不是還在晉陽呢嘛,可以派遣兩員上將去匈州,一員在大草原上練兵,一員提防叛亂。”
“至于十萬人怎么轉移,就用移民的借口就好。”
李恪想了想也是,但是自己麾下能稱之為上將的,只有林七,張遼,高順,徐晃。
徐晃去涼州,林七要在云中練兵隨時提防鮮卑,張遼此刻在鎮壓匈奴的小部分叛亂,高順是新軍總教頭要帶著新兵入門,已經抽筋見肘了,人手不足了。
荀攸猶豫了一番道:“主公,現在匈州還沒有文官統率全局,就由攸去吧,正好練就一下內政才能。”
李恪猶豫了,荀攸現在負責的武川新城,以及朔方,云中,上郡的水利,走了誰負責?
荀攸笑道:“主公莫不是擔心攸的工作沒人管?大可不必,族叔文若完全能夠管得過來,王佐之才可不是浪得虛名。”
李恪笑著點了點頭說:“我相信文若,回頭我派一千朔風精兵隨行,公達,你就放心的去匈州吧。”
荀攸拱手道:“攸定不辱使命!”
其實荀攸也松了一口氣,比起治理地方上的水利之類的民生問題,荀攸更愿意處理統籌問題,到了匈州也不用他帶兵平叛,也不用他練兵,只要負責好改土歸流就完事了,他還樂意去呢。
第二天,李恪前往了西河郡去見荀彧,荀彧在這里處理移民的問題,忙的焦頭爛額。
荀彧一看到李恪,就驚喜道:“主公,你怎么來了?”
李恪也很驚喜,荀文若,你終于肯叫我主公了!
李恪笑道:“怕文若太過操勞,特地來敦促你休息的。”
荀彧有些感動,但還是理智的問道:“是不是又有什么事了?”
李恪感覺蠻不好意思的,點了點頭道:“公達去匈州了,他的活,要交給你了。”
荀彧臉上的笑容凝固了,瞪大了眼睛說道:“主公,彧現在負責司州和冀州往并州的流民,然后會晉陽進行調度,還要前往地方視察,安排各地有序發展。”
“同時還要統籌人力規劃,安排外族移民,解決當地矛盾......”
這些事情聽得李恪頭大,要是全交給李恪的話,估計也就能干一樣,還不一定干好。
李恪深情的握住荀彧的手道:“我知道文若辛苦了,但是天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這個階段文若辛苦點,等完全進入正軌后就好辦了。”
荀彧嘆了口氣說:“主公,真不是我在訴苦,實在是人物態多,要不然給我安排幾個幫手吧。”
李恪想了想道:“可以啊,文若你可以從你的家鄉那里找,潁川書院應該能有人能幫你。”
荀彧點了點頭道:“好的,只是我這幾個朋友有的還沒舉孝廉,也不一定能來。”
李恪大氣道:“無妨,你只管叫人,來不來無所謂,沒有官職的本候給,沒有舉孝廉的本候舉!反正我相信文若的眼光。”
荀彧十分感動,拱手道:“彧定不負主公信任,回頭我讓家族的一些子弟過來擔任小吏,辦事也能比一些地方上的人靠譜一點。”
李恪點頭道:“那再好不過,正好最近可能會有一批地方士族的官員被拉下去,正好頂崗。”
荀彧大驚道:“主公,你得罪地方士族了?”
李恪皺了皺眉道:“也不算得罪,主要是商業發展的過程中肯定會觸及到一些人的利益,這是在所難免的。”
荀彧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說到:“那確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