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系統(tǒng)寫作百課練
- 毛積孝
- 3141字
- 2021-02-26 15:04:43
水果
★★第1課時
1.從“生活小用品”觀察練習,遷移到觀察“水果”,其最大的不同是可以“吃”。第一節(jié)課講過,“觀察”不僅是“用眼睛看”,還需要“用耳聽”“用鼻聞”“用嘴嘗”“用手摸”。今天,我們就要用“嘴巴嘗”的方法來觀察。兩者的相同處細細找準,諸如大小、形狀、顏色、輕重等,之后,我們專門研究水果的“味”, “味”分為兩“點”,一是氣味,二是味道。
2.習作例文:《葡萄》。
葡萄
這串葡萄非常結實,不像美人指那樣松松垮垮。把整串葡萄拿起,在手中使勁晃一晃,每一顆葡萄都不會有一絲輕微的晃動。因為長得太密集了,一顆葡萄擠著一顆,用力掰下四五顆葡萄,都不能見到葡萄碧綠的枝丫。甚至細看,每一顆掰下的葡萄都有個地方是平平的,那是受擠壓的痕跡。
掰下的單顆葡萄呈暗紫色,頂部略青。拿在手上,圓滾滾的,表皮光滑。用鼻子嗅一嗅,則會感到一股芳香。
剝開葡萄的皮,只需剝開一點兒,便能看到一層葡萄的莖絡。它們穿梭在葡萄肉中,呈白色,有點像網(wǎng)。其實這些莖絡尤為細,吃時根本感覺不到。再剝開,一塊玲瓏的“翠玉”展現(xiàn)在眼前。葡萄肉是那樣晶瑩剔透,在燈光下有一些通透感,好似一塊半透明的水晶。表面并不是很光滑,而是有些粗糙;也不是非常干燥,而是水嫩嫩的。
把這顆葡萄放入嘴里,如果你只吸吮汁水而不嚼咬,那你會感受到蜜一般。用牙齒在葡萄邊緣深入大約5毫米處咬一口,那你感到的就不光只是甜了,而是甜中帶酸。如果你咬的地方是葡萄的中心處,好像又不是甜中帶酸,而是酸中帶甜。吃葡萄,越往里吃越酸,這是我的經(jīng)驗。
我喜歡葡萄,喜歡它那美麗的色彩,也喜歡它酸酸甜甜的味道。
呂潔
3.例文評析
(1)《葡萄》一文的第1自然段,把握葡萄的“整體”——一串葡萄的“結實”,通過四個“小點”來描繪具體。
①與美人指相比,美人指松松垮垮,它結實;
②使勁晃一晃,不會有一絲輕微的晃動;
③掰下四五顆葡萄都不能見到葡萄的枝丫,長得太密集了;
④每一顆掰下的葡萄都有個地方是平平的,那是受擠壓的痕跡。
第2自然段至第4自然段是觀察“一顆葡萄”,通過“外形、色澤、肉質(zhì)、味道”四個“點”,具體介紹了葡萄。這是一個“局部”觀察。
(2)遵循“大點里有小點”的寫作基本功。觀察順序為:整體到局部,由外到內(nèi)。
(3)觀察“味道”點時再找三個“小點”:“放入嘴里”, “只吸吮汁水而不嚼咬”,“感受到蜜一般”。咬到“葡萄邊緣深入大約5毫米處”,會“感到的就不光只是甜了,而是甜中帶酸”。吃到“葡萄的中心處”, “是酸中帶甜”。可謂找到“咪咪點”了?!拔兜馈秉c觀察細致。
作者“吃葡萄”時,有序品嘗不同位置的味道,一改大多數(shù)同學籠統(tǒng)地寫水果的味道都是“酸酸甜甜”——橘子酸酸甜甜;楊梅酸酸甜甜;蘋果酸酸甜甜……
4.練習:自選喜歡的水果
5.習作例文:《山竹》。
山竹
這是一個精巧可愛的小山竹。
它的柄子是草綠色的,卻比草綠色要淡許多。它的葉子圓圓的,共有四片。四片葉子兩兩相對。去掉兩片大的葉子,便出現(xiàn)一個小號的蝴蝶結。去掉兩片小的葉子,便出現(xiàn)一個大號的蝴蝶結。去掉所有的葉子,便只剩下一個光禿禿的梗兒了。順著葉子的曲線往下看,它那紫得發(fā)黑發(fā)亮的外皮,形成了一個扁圓形的球,摸上去光溜溜的,在陽光的照射下,皮上那細細密密但又整整齊齊的小細紋,還是被我發(fā)現(xiàn)了。
在柄的另一端有一朵像六瓣花似的小印紋微微凸起。據(jù)說這朵小花有幾瓣,里頭的肉就有幾瓣了。
輕輕地扯走葉子和柄,里頭露出粉中帶白的一小塊皮,大約過個一兩分鐘,皮便會被氧化成棕褐色。
用兩個手指在山竹的兩端輕輕一按,山竹的頂上會出現(xiàn)幾條裂縫,沿著裂縫掰開,露出里面白花花的肉和許多半透明的微粘的汁水。我張嘴一吮,似蜜一般的甜,聞一聞,還有一股子淡淡的清香,忍不住想要大吃一口。
用手指掰一片放在嘴里,用舌頭輕輕抵爛。山竹的肉,酥酥的,不像餅干那么硬邦邦,也不像果凍那么軟趴趴,而是水嫩嫩的。它的果肉那么甜,幾乎把所有的酸澀都給覆蓋了。
在山竹中有一塊特別大的果肉,在這塊大果肉里有一粒圓圓、灰灰并且滑溜溜的核,那是它的種子。山竹的外皮可厚了,大約有1厘米呢!也許是為了保護它那酥酥的、嫩嫩的果肉才長得那么厚吧!
山竹是一種既美味又營養(yǎng)豐富的水果,你想不想來一個嘗嘗呢?
王一茗
★★第2課時
1.觀察水果,我們繼續(xù)在“味道”上深入研究。
2.“葡萄”的味道單一從“味蕾”觀察??纯础八厶摇钡奈兜朗窃趺磥碛^察的呢?
3.習作例文:《水蜜桃》。
水蜜桃
在這個炎炎的夏日,誰不想吃上一口味美多汁的水蜜桃來解解渴呢?
水蜜桃是桃中的“大塊頭”,它有兩個拳頭那么大哩!它的皮是一種粉嫩嫩的顏色,也就是人們所稱的桃紅色。仔細看,那粉紅色的皮上有一層細細短短的毛,不像油桃光溜溜的,也不像山桃,毛又粗又密,還很硬。
水蜜桃的形狀圓圓的,摸著軟軟的,用手按一按,汁水便會汩汩地流出來。水蜜桃的汁并不是透明無色的,而是有點兒淡淡的棕黃色,有點像蜂蜜的顏色,聞一聞,連氣味中都充滿了甜絲絲的香味。摸一摸,稠稠的,有點黏,這感覺一遍又一遍地引誘著我,讓我忍不住想要大咬一口,解解饞。
輕輕扯住桃子皮的一個小角,慢慢撕開,一股子濃郁的甜香撲面而來,輕吮一口這似蜜一般的汁水,味兒在口中不停地回蕩,意猶未盡。再嘗一口,味道又一次沖擊著我的心,真是甜到心里去了。味覺沖擊一次接著一次,卻永遠不會讓你感到麻木,每一次都有新的味道出現(xiàn),任憑桃肉在嘴中慢慢擴散,感受桃肉中的莖莖條條,感受桃子的肉肉糊糊。在鄉(xiāng)下,有一種甜湯(白糖拌黃瓜漬出的汁水,清新爽口的微甜)叫神仙湯,我相信若是把水蜜桃汁接起來,大口喝,一定比神仙湯美味幾十倍。
我愛吃這美味的水蜜桃。
王一茗
4.例文評析
“水蜜桃”的“味”,不單從“味蕾”感受到“蜜一般的汁水”,還從“嗅覺”感受到“香甜”, “神經(jīng)”感受到“沖擊著我的心”, “觸角”感受到“任憑桃肉在嘴中慢慢擴散,感受桃肉中的莖莖條條,感受桃子的肉肉糊糊”。
這樣的觀察才仔細,這樣的描寫才具體。
5.練習:自選水果,仔細觀察,調(diào)動多種感官。
6.習作例文:《西瓜》。
西瓜
西瓜形狀有兩種,一種是橢圓的,一種是滾圓的。在西瓜的頂部有一條短短的小柄,貼近西瓜的那一頭是草綠色的,另一頭是干枯的黃色。
西瓜皮綠油油的,遍身有許許多多閃電形的條紋,草綠色的和墨綠色的,以間隔的形態(tài)遍布。草綠色的條紋看起來彎彎曲曲、凹凸不平,仿佛一條條碧綠的彩帶環(huán)繞著整個西瓜。墨綠色的條紋像厚實的毛毯鋪滿整個西瓜,為西瓜增添了幾分莊重感。
用刀輕輕把西瓜切開,一股西瓜汁流下來,緊接著,西瓜的甜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西瓜露出紅里透粉、粉中帶紅的果肉,令人垂涎欲滴。黑乎乎的小仔兒可淘氣啦!有的站在果肉里,有的膽小只敢探出半個身子。
吃西瓜一般有三種方法:人多的時候用刀切成一小片,一小片,方便又快捷,輕輕咬一口,細細嚼一會兒,感受西瓜汁的甜,西瓜肉的脆和西瓜皮層的清香。
只有一家子的時候,用刀削掉皮,再把肉切成方方正正的小塊,然后裝在盤子里,用牙簽扎著吃,清爽又干凈,放一小塊進嘴里,讓你感受那脆生生、甜滋滋的味覺沖擊,慢慢把瓜肉嚼得如泥一般,便可感受到西瓜那細小的、沙沙的顆粒,唇齒之間都享受著,細細品嘗,其樂無窮。
如果一個人的時候,就切開半個西瓜,直接用勺子挖著吃,勺子插入瓜肉,用力挖一個像冰淇淋一樣大大的半圓球,送進嘴里,果肉一進嘴就感覺充滿了整個嘴巴,大口大口地咬著瓜肉,任憑西瓜汁在口中飛濺,在嘴角流動。將西瓜肉含在嘴里,滿嘴的縷縷清香,這是我最喜歡的吃法。不過,無論用哪種方法吃,西瓜都是那么的美味。
吃西瓜的好處很多。盛夏,吃一個西瓜,解渴消暑,促進新陳代謝;飯后吃一個西瓜,能幫助消化食物;看書倦了,吃一個西瓜能補充足夠的能量,清新頭腦。
西瓜沒有絢麗的外表,沒有五彩的顏色,但依然是我的最愛。
王晨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