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媽當時剛好由小學升學考上初中,又總是班里和年級的第一名。班主任來家訪,校長也來家訪,都是勸祖父:“你女兒是塊讀書的料子,將來考個好大學是不成問題的,是個難得的人才。你家經濟困難我們也理解,你現在讓她綴學,就是耽誤了她一輩子啊!”
祖父有苦難言,低著頭,任憑班主任和校長怎么說,他都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要知道,那一年,伯父讀高三,馬上就要高考了!手掌手背都是肉,真的是一分錢逼死英雄漢啊!
兩個一起讀書,就是一個念初中,一個念大學,家里怎么供得起啊?
姑媽哭得兩眼腫成桃子一般,走路都看不見路了,聲音嘶啞,三天三夜不說話也不吃飯。祖父冷著心腸不理她。
第四天清早,姑媽從床上拼命掙扎著爬起來煮了早飯,吃過之后拿著工具跟著祖父去生產隊上工了。
我母親每次說到這件事的時候,都忍不住淚流滿面。可想而知,姑媽本人心里肯定比我媽更難過10倍100倍!
畢竟,姑媽也是個孝順的孩子。她也清楚家里有多窮,父親有多累,父親肩上的擔子,她義無反顧的幫他分擔了一份。只是她的大學夢,從此再也做不成了!
2004年,姑媽病逝。臨終前她唯一的愿望,就是來生托生到一個好人家,任她讀書,想讀多大讀多大,讀到博士博士后都可以!我母親拉著她的手,心痛不已,淚如雨下。
鄉親們都說祖父不供親生女兒上學,卻供繼子上學,重男輕女。祖父低聲地分辯:“我要對得起良心,對得起老羅(指我祖母),對得起孩子他生父啊!”
在大多數人看來,讀了高中的大伯回村里可以教書當民辦教師,一個月有18塊或者20塊的工資。而姑媽每天只能掙三個工分,自然是叫伯父回家劃算得多。
而且,伯父讀到高中,在當時已經算是知識分子了。更何況,他是繼子,姑媽是我祖父親生的。有幾個人不顧親生骨肉,反而顧繼子繼女?
祖父重情重義,苦了自己的親生女兒。一個人,要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中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這一條,是要付出多少的犧牲,承受多少常人難以忍受也難以理解的痛苦啊!
我們螺螄塘楊家也是男女分別排行的。曾祖父母有四個兒子兩個女兒,伯祖父比祖父大五六歲,小時候兩兄弟感情是蠻好的。
后來兩人漸行漸遠,主要是為了兩件事,伯祖父的做法實在是叫祖父看不上眼,沒有一個長兄的樣子。
第一件事是當時抽丁當兵,二丁抽一。伯祖父到了年齡去參加抽簽,抽中了簽。他為了逃避當兵的命運,懇求父母為他把未婚妻立刻迎娶進門。
仗著“新婚三日無大小”,新婚第三日正是出發的日子,他縮在房里橫直不出來。接兵的人到家門口喊了幾回,他就是不出房門不做聲,裝睡!
曾祖父母便叫我祖父頂替兄長去當兵。此后十余年,我祖父在槍林彈雨風雨兼程中度過,要知道,當時他才14歲啊!現在14歲的孩子,正在讀初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