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卻十分相信這些祖父口中的“迷信”,因此不知擔了多少心,添了多少憂思。
在我現在回想這件事的時候,覺得祖母可能得了憂郁癥,心理上負擔很重,加重了她的病情。
升米恩,斗米仇。
誰能想得到,祖父花費他祖母留給他的最后一塊銀元救活的那兩個堂弟之一,成家立業、生活過好了之后竟然恩將仇報。
時代變了,他非但不顧念救命之恩,反而說什么我的祖父晴天陰天要他上山干重體力活,下雨天也不得休息,要劈柴舂米,一天到晚一年到頭忙個手腳不停。
可是,他本人真的不知道嗎?他在家里劈柴舂米的時候,我祖父冒著大雨,披著麂羊皮,在山上干重體力活呢!
而且,劈柴舂米都是算了工錢給他的,并沒有白使喚他干活。
人一旦昧了良心,什么話都可以說得出來,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來,人心難測啊!
祖母責問祖父:“這就是你扶助的好兄弟!”祖父無言以對,再也不愿理睬此人。
滿家山有個女人,為了給兒子討老婆,向我祖父祖母再三再四懇求,以20%的年利息借了一筆錢。
到了年終還不上賬,我的祖父祖母也并沒有怎么逼債,只是讓她家口頭承諾來年一定還清而已。如此兩次。
后來,那女人為了賴賬,硬說我祖父祖母放高利貸,倒打一耙!最后她家一分一厘都沒有還我祖父祖母的錢了!有借據也是空的!
其實在解放前,我們這個地方借錢都是20%的年利息。年終還不上,就利滾利。哪怕解放后利息作廢,有良心的人還是會把本金還給人家的。
她家從頭到尾都沒有還過我家一分錢,本金都丟了。借錢給她家娶了媳婦,度過了難關,借出個仇人來了!當真是恩將仇報!
祖父祖母被人暗算,把竹山樹山的產量定得高出實際好幾倍,劃成富農。
祖父找到工作組說明原委,要求將我家的山場分給暗算他的人,工作組同意了。對方見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不得不服軟,我祖父祖母的境遇才稍有好轉。如果不是工作組通情達理,我家就被坑慘了!
祖父祖母都是精打細算很會過日子的人,他們也有遠見會投資。
土改之后,政府發行“愛國公債”,就是國家向老百姓借錢搞建設。
有的人家再有錢也舍不得買,或者只拿出一點點錢買公債,也說是買了公債,應個名而已。
我的祖父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和祖母一拍即合,兩口子商量著說社會總要向前發展,國家將來會發行新票子,買入了大量的愛國公債券。我們村就我家買得最多。那時候的愛國公債有利息還有貼水,蠻劃得來的。
后來,又成立了信用合作社。解放之初百廢待興,人民政府也拿不出多少錢來,就鼓勵老百姓拿出閑錢在信用社入股,承諾將來生產發展了生活變好了,信用社有盈利了,會給廣大股東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