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學期,菜金上漲五分錢變2毛5一餐了。加上科目增多作業增加,買筆買本子的錢也相應要多用些。每周來回車費從4元變成4.8元。我每個星期從家里拿的錢變成15元。
有時候還要交油印費。老師們用蠟版刻一些從全州中學“倒”來的試卷,油印出來給我們“加餐”。
我們整個中學時代,耳邊一直充斥著老師們“向全州的同學學習”的口號。
當年大桂林12縣5區,全州最窮。可是全州的學生學習最拼命,年年考上清華北大等名牌重點大學的人數,居大桂林之冠。各、縣區從初中升入桂林地區高中的學生,也是全州學生拔頭籌的多。
全州的老師們,中考、高考押題的本領,也令其他縣、區的老師佩服不已。
全州的家長們為了讓孩子讀書,玩起命來也是數第一的!經常聽人戲言,全州人家里沒什么值錢的東西,最值錢的就是那個讀書的娃!
有的學校甚至在中考/高考沖刺期間,掛出了“突擊100天,打敗全州初中/高中”的橫幅。后來不知道怎么,傳進了教育局領導的耳朵里,下令撤下來了。
全州那些素未謀面的同學們,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目標,也是我們的假想敵。我們欠他們一聲謝謝,謝謝他們激勵我們奮發努力!
初中、高中的學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上午第四節的下課鈴聲一響,“老師再見!”“同學們再見!”的話音未落,坐在教室最后三排的男生已經沖出了后門,沿著走廊沖向樓梯口沖鋒。老師們只好站在前門口,等男生們跑光了,再走出教室。
有一天,陽老師上第四節課。男生們沖在前門口的時候被他喝住,統統在走廊上罰站。等女生們下食堂去吃完飯后,才準他們下去吃飯。經過這次整治,男生們學乖了,再餓也等老師們下了樓梯再沖鋒。
女生們吃飯就秀氣得多,一個人四兩米的飯,大多數女生只吃2/3或者1/2,每桌每餐都能剩下飯。
有的男生個子大或者愛打球運動量大,四兩米的飯不夠吃,六兩米的飯也不夠吃,個別人甚至家里給他交八兩米一餐都不夠吃。他們就在食堂站著吃,等女生分完飯,去到女生桌上舀幾勺飯吃,有的干脆直接找食堂阿姨要。
說起來,管食堂的李老師也是個挺會過日子的人。
每個學期開學后,就買幾頭小豬養在學校的豬圈里,食堂的淘米水、擇下來的黃菜葉子、炒完菜后的刷鍋水,還有潲桶里的剩飯剩菜,一天天的把這些小豬喂養大了。
臨近期末的那幾個星期,每周有一頭豬殺。每個老師分得幾兩肉,學生們有兩餐肉菜吃,豬油熬出來炒菜。我們那時候盼著期末快點到,其實就是盼著那兩頓豬肉吃!
早飯菜一般是白菜豆腐湯。后來黃豆漲價了,水豆腐也跟著漲價。菜盆里的湯多豆腐少,同學們鬧意見了。
初二下學期菜金變成三毛錢一餐,可是怎么也趕不上水豆腐的價格漲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