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手咖啡,右手世界:一部咖啡的商業史
- (美)馬克·彭德格拉斯特
- 1397字
- 2021-02-22 15:44:51
全球最具投機性的生意
19世紀末,各種即時通信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范圍內迅速傳播。歐洲主要港口的咖啡交易情況可以及時、迅速地反饋到紐約咖啡期貨交易中心。理查德·惠特利在1891年的《紐約市的咖啡交易》一書中寫道:“商業情報員靈活地記錄下當天滿載著咖啡離開里約和桑托斯的輪船數量,然后再通過埋在海底的線纜拍電報到美國,把這些咖啡的出口消息發布出去。紐約期貨交易中的交易員可以查詢過去兩年內,歐洲8大主要咖啡進口港每月的咖啡存貨量。紐約的咖啡交易員掌握著全球每日、每月、每年的咖啡行情及其同期對比資料,這些決定了交易員對咖啡交易合同的預期和判斷,也引起了期貨交易市場的火爆。”盡管整套交易系統很復雜(或許正是因為如此),投機和企圖炒作咖啡市場依然猖獗。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由于生產過剩、生產不足、戰爭、病蟲害以及人為炒作等傳聞不斷,變數不同的咖啡投機大戲反復上演。巴西咖啡農場不斷擴大生產,特別是1894年以后,由于生產過量,咖啡價格連年下挫,1898年11月,巴西咖啡豆跌到每磅4.25美分。1899年,巴西爆發大規模的腺鼠疫,導致巴西咖啡豆須經過嚴格檢疫才能出口。紐約咖啡市場立馬空翻多,咖啡界人士紛紛看漲,對巴西的疫情幸災樂禍,稱之為“腺鼠疫行情”,每磅咖啡漲到8.25美分(暫時而已)。
咖啡界巨頭約翰·阿巴克爾在1897年的一起反壟斷案中出來作證:“一旦巴西的咖啡生產出現問題,咖啡生豆價格就迅速上漲;一旦巴西咖啡大豐收,價格就大幅下跌。以我在咖啡業的經歷來看,從1870年起,大約20位咖啡大亨因此破產……似乎咖啡業只能如此,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咖啡業是全球最具投機性的行業。”
1904年,小說家賽勒斯·湯森·布雷迪(Cyrus Townsend Brady)寫了一本小說《咖啡壟斷》(The Corner in Coffee),小說圍繞愛情、背叛、各種做空做多的人以及咖啡投機展開。他寫這本小說前,做了很多研究工作,采訪了多位咖啡商人和掮客,還有咖啡交易所的工作人員。布雷迪在小說序言中挖苦說:“對于咖啡界的投機倒把我一清二楚,所以我鄭重聲明,我只會喝咖啡飲料,絕不碰咖啡生豆的投機生意。”小說中有一段情節是,壟斷咖啡市場的真正主謀最后為了保住他女朋友的財產,決定扭轉市場。書中最具戲劇性的情節就是,他出面協助打破了咖啡壟斷局面:
圖中是1904年的小說《咖啡壟斷》中的插圖,書中寫道:“一批又一批的掮客像一波又一波的人浪,在咖啡交易所里你進我退,此起彼伏,而咖啡交易所像戰場一般,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氛,激發起人們空前的熱情。”
壟斷正在垮臺,終于打破壟斷啦!
他……強行擠過人群,走到咖啡交易所的交易大廳。咖啡交易場上混亂不堪。人們極端惱怒,事態急劇惡化,簡直亂成了一團糨糊。低價拋售一輪接著一輪,咖啡市場價格不斷下跌。跌,跌,跌!
人們在德魯伊特面前焦躁不安地揮動著雙手,嘶聲尖叫,指望德魯伊特能手下留情救救他們,而德魯伊特就像當初大量建倉一樣,冷靜地拋售咖啡。德魯伊特和卡特剛合作不久,一起經營德魯伊特公司。交易市場完全陷入了喧鬧中……人們相互撕扯,一個人摔倒了,被瘋狂的人群踩踏在地上難以起身……每磅咖啡價格兩小時內跌了20美分。
到了20世紀初,美國咖啡市場又涌入大量的咖啡生豆,操控咖啡價格越來越難。1901~1902年,美國進口咖啡1500萬袋,數量遠遠超過所有人的預計,由此全球咖啡市場又陷入一片混亂。韋克曼寫道:“咖啡生產國的處境令人憐憫,大量咖啡被毀,特別是遠離運輸口岸的淡味咖啡種植區,情況更加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