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張漢臣小兒推拿
  • 張銳主編
  • 601字
  • 2021-03-02 10:25:52

第二章 張漢臣小兒推拿常用手法

一 小兒推拿常用基本手法

推法

推法分為直推法、分推法、合推法、旋推法。操作時肩肘要放松,沉肩、垂肘、懸腕,指要伸直,以前臂及肘帶動手指運動,以防手指勞損。動作要協調、持久、深透而富有節奏,輕而不浮,快而著實。直推法行如直線,不得歪曲,以防動了其他經穴。旋推法著力面要呈螺旋形,均勻接觸受力面。操作頻率為120~200次/分鐘。

1.直推法

【定義】 術者用拇指橈側或指面,或并攏的食指、中指二指指面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的手法,稱為直推法。

【適應部位】 多用于手部、前臂、頭頸、胸腹部等線狀或面狀穴位,如補脾經、補腎經、清天河水、推三關、推天柱骨、推膻中等。

【作用】 具有疏通經絡和氣血等作用。

清天河水

2.分推法

【定義】 術者用兩手拇指橈側面或指面,從穴位中央向兩側同時分開推動,或作“八”字形推動的手法,稱為分推法。

【適應部位】 多用于手部、頭面、胸腹、背部等呈對稱分布的穴位,如分陰陽、分推坎宮、分腹陰陽、分推肩胛骨等。

【作用】 具有平衡陰陽、開竅行氣、調和臟腑等作用。

分陰陽

3.合推法

【定義】 術者用兩手拇指橈側面或指面,從穴位兩側向穴位中央同時合攏推動的手法,稱為合推法。

【適應部位】 多用于手部、胸腹等呈對稱分布的穴位,如合陰陽等。

【作用】 具有平衡陰陽、調和臟腑等作用。

合陰陽

4.旋推法

【定義】 術者用拇指羅紋面在穴位上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的旋轉推動的手法,稱為旋推法。

【適應部位】 多用于手指的五經穴,如補脾經等。

【作用】 具有調和臟腑氣血等作用。

補脾經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尔市| 黄大仙区| 皋兰县| 洞头县| 沐川县| 仪征市| 盐边县| 新郑市| 仲巴县| 南京市| 茂名市| 潼关县| 山东| 遂昌县| 镇江市| 米林县| 榆社县| 玛多县| 蓬莱市| 治县。| 台南县| 合水县| 平山县| 南京市| 盘山县| 松潘县| 罗平县| 马山县| 田林县| 万盛区| 东乡县| 乐昌市| 苗栗县| 射洪县| 杭州市| 思南县| 烟台市| 五台县| 日喀则市| 安徽省| 伊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