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衡:羅伯茨法院里的法律與政治
- (美)馬克·圖什內特
- 762字
- 2021-02-07 11:08:37
7
說該觀點離經叛道是因為,自羅斯福新政以來,最高法院已經采納了極為全面的有關國會有權規制國民經濟的觀點,由于醫保占據了國民經濟非常大的一塊,看起來國會顯然也有權對醫保加以規制。先前有個判例最為令人稱道,最高法院認為,即便某個麥農打算把自己農場的小麥當飼料而不是運到集市上進行一般的銷售,國會也能夠禁止該麥農種植超過一定數量的小麥。當然,倫奎斯特法院曾對國會的權力施加過某些約束,不過只有兩次,而且均未涉及像醫保這樣重大的板塊。再近些時候,最高法院支持國會有權禁止吸食大麻者為了緩解自身劇痛而在自己家中種植大麻,蘭迪·巴奈特在該案中為該女性患者擔任代理律師。
這些判例提出一個觀點,即,對很多學者來說,奧巴馬醫改違憲,因為國會無權采納個人強制投保看似無足輕重。不過,我們的話還沒說完。所有人都認為國會有權采納“保證保單”,有病史的保險以及保險公司的其他規定。不論人們對沒有保險的個人會說些什么,沒人認為各保險公司在國會對州際貿易進行規制的權力范疇之外。此時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開始彰顯。憲法賦予了國會采納“對于實際實施上述權力來說必要的、適當的”法律的權力,貿易權即為其一。因而,支持奧巴馬醫改的觀點認為:即使國會無權將強制投保作為與其他事情無關的獨立要求強加給人民,考慮到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強制投保無疑是實施該保險公司規定的一種“必要的、適當的”方法。1819年最高法院指出“必要的”一詞意思大概是“合宜的”或“具備合理有效性的”,強制投保的確如此。盡管有暗示“適當的”一詞意思大概是“并非為實現國會無法直接實現的東西而設計”,它從未真正專注于將“適當的”作為一個單獨的限定詞。而且,政府強制投保并非僅僅為了繞開所謂的對國會權力的約束(如前所述,該約束即國會不能對消極的不購買進行規制),實際上人們設計它是為了實施保險規定。
-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解析(附指導案例 土地糾紛)
- 律師來了:婚姻家庭糾紛律師答疑
-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公報·2015年·第1輯(總第4輯)
- 法說家事:黃莉凌律師精選家庭財產糾紛20例
- 大案回眸:前行的中國刑事法制
-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案例解讀本
- 當庭釋放:無罪辯護成功案例精選
- 公司勞動爭議案例精選與解析
- 掘金之旅:投資金融不良資產疑難案例精析
-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解析5:公司、證券、票據糾紛
- 基層人民法院優秀案例選編
- 中國法院2018年度案例:刑事案例四(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貪污賄賂罪、瀆職罪)
- 案例·策略·智慧:盈科律師事務所成立15周年案例精選
-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經典案例分類精解:公司法疑難案件卷
- 中國案例指導(第1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