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從古代到封建主義的過渡作者名: (英)佩里·安德森本章字數: 1992字更新時間: 2021-02-07 11:12:55
第一篇
第一部分 古典時代
15
對歐洲東西部地區的劃分早已是歷史學家討論的傳統問題。實際上,這個傳統可以追溯到現代實證主義史學學派的創始人利奧波德·蘭克(Leopold Ranke)時代。在1824年蘭克發表的第一部著作《拉丁和日耳曼國家的統一史綱》中,這一傳統是全書的基礎。在書中,蘭克將歐洲大陸東部斯拉夫人排除在他所主要討論的西方大國的共同命運之外。“這部分不屬于我們的國家統一體,他們的習俗和制度與我們的不同。在那個時代,他們不能產生獨立的影響,只是以從屬的或敵對的方式出現,可以這樣說,他們是隨著普遍的歷史運動的起伏而運動的。”[1]只有西部歐洲人才參與了蠻族入侵、中世紀的十字軍東征和現代的殖民征服運動——即蘭克所說的是“那個無可比擬的共同體的三次深呼吸”[2]。若干年后,黑格爾(Hegel)指出,“在某種程度上,斯拉夫人被籠罩在西方理性之下”,因為“有時,作為歐洲的前沿——中間地帶——他們參與了基督教的歐洲和非基督教的亞洲之間的爭端”。但是,他的關于東部歐洲地區歷史的看法與蘭克的看法一致:“目前這部分歐洲人被排除在我們的視野之外,因為迄今為止,在理性世界的鏈條里,它還沒有以一個獨立鏈節的身份出現。”[3]
16
一個半世紀以后,當代史學家們已不再采用如此說法。地理名詞的含義取代了種族差別的內涵,但是從“黑暗時代”以來的區分本身在事實上沒有改變。換個說法,這個名詞的應用始于封建主義興起之時,在那個時代,羅馬帝國內部先進的東部和落后的西部之間的古典的地區關系開始第一次決定性地倒轉過來了。這個轉變的標志從古典時代向中世紀的過渡中的任何一個方面都可找到。因此,在《晚期羅馬帝國》中,瓊斯(Jones)研究了近期有關古典時代衰落的文獻,將羅馬帝國衰落的原因集中在帝國內部東西部地區的結構差異上。東部由于有眾多的富庶的城市、發達的經濟、小農相對鞏固的市民社會以及地理上遠離蠻族入侵的直接沖擊的位置而存在了下來;而在西部地區,由于人口分散,城市衰弱,造成貴族統治、農業的高額租金、政治的無政府狀態和對入侵的日耳曼人的消極抵抗[4]。古典時代的結束以阿拉伯人的征服為標志,這場征服造成了地中海地區的分裂。東部地區成為拜占庭帝國,其政治和社會體系有別于歐洲大陸其他地區。正是在這個黑暗時代形成的新的地域范圍里,東西方對立的內涵改變了。布洛克(Bloch)的權威解釋是:“從8世紀以來歐洲中西部地區的社會集團劃分十分明顯,社會的組成部分,雖然種類不同,卻被極端類似和持續的聯系牢牢地鞏固在一起。”正是在這片土地上,中世紀的歐洲誕生了。“中世紀的歐洲經濟——這是一個由古老的、五個‘世界的組成部分’中借用來的地理名詞,用于確切地表達一個實際存在的人類現實——是以一些凱爾特人的孤島和斯拉夫人的邊緣為外圍的、拉丁和日耳曼集團的經濟,它們的文化逐漸獲得認同。……由此理解并由此限定歐洲是早期中世紀的產物。”[5]布洛克明確地把今天的東歐地區排除在他所研究的大陸社會之外:“東部斯拉夫人的大多數地區不可能歸入其中……。從科學研究的角度看,不可能把它們的經濟狀況與它們西部的鄰邦相提并論。完全不同的社會結構和特殊的發展軌跡絕對不允許類似的混淆:就像19世紀經濟史中將歐洲和歐化的國家與中國和波斯混為一談一樣。”[6]布洛克的繼承者承認他的觀點:歐洲的構成和封建主義的形成,一般都限定在歐洲大陸的西半部里,而把東半部排除在外。杜比(Duby)干脆將他的研究9世紀以后早期封建經濟的著作命名為《西方中世紀農村經濟和鄉村生活》[7]。同一時代由于封建主義而形成的文化和政治結構——這幾個世紀的秘密革命[8]——是薩瑟恩(Southern)《中世紀的形成》一書的主要論題。這個標題廣泛地表達了一種省略性地、含蓄地將一段特定的時間與空間等同的意思;書中第一句話就是:“從10世紀末期到13世紀早期西歐的結構是本書討論的主題。”[9]在這里,中世紀完全被用于西歐的世界。東西方的差別,從古典時代后期開始就在近現代史學方法論中顯現出來,其源頭實際上與封建主義本身是同時的。任何一個研究歐洲大陸各個歷史時期發展的馬克思主義學者,必須首先思考歐洲封建主義產生的具體發源地。只有確定了這一點,才有可能明確東西部地區歷史分歧的程度和造成分歧的歷史途徑。
17
注釋
[1] 蘭克(Leopold Von Ranke),《從1494到1514年羅馬和日耳曼人的歷史》(Geschichte der Romanischen und Germanischen V?lker von 1494 bis 1514),萊比錫,1885年,19頁。
15
[2] 蘭克,同上書,30頁。
[3] 黑格爾(G.W.F.Hegel),《歷史哲學》(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倫敦,1878年,363頁。
16
[4] 瓊斯(A.H.M.Jones),《從282到602年的晚期羅馬帝國》(The Later Roman Empire, 282—602),牛津,1964年,第2卷,1026—1068頁。
17
[5] 布洛克(Marc Bloch),《歷史文集》(Mélanges Historiques),巴黎,1963年,第1卷,123—124頁。
[6] 布洛克,同上書,124頁。
[7] 杜比(Georges Duby),《西方中世紀農村經濟和鄉村生活》(L' Economie Rurale et la Vie des Campagnes dans l'Occident Médiéval),巴黎,1962年;英譯本,倫敦,1968年。
[8] 薩瑟恩(R.W.Southern),《中世紀的形成》(The Making of theMiddle Ages),倫敦,1953年,13頁。
[9] 薩瑟恩,同上書,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