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麗葉游紐約
- (加拿大)羅絲-莉娜·布拉塞
- 12952字
- 2021-02-22 14:26:47
4月2日星期四
上午7點
我是被汽車的喇叭聲吵醒的。我看了看窗外,馬路上已經全是出租車了。這里好像習慣像瘋子一樣按喇叭來緩解他們對交通擁堵的焦慮情緒。
“在紐約有一點好處,就是大部分參觀的地方都可以步行或坐地鐵去。”母親一邊起床一邊打著哈欠,說。
“我們今天干什么?”
“我已經準備了一張行程單。”她笑著從電腦包里拿出一張紙,“首先,我們去吃早飯,吃完后我帶你去紐約中央火車站(Grand Central Terminal),然后去參觀布賴恩特公園(Bryant Park)。有人在紐約公共圖書館(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等我,就在公園旁邊。最后,如果在午餐前還有時間,我們就去杜莎夫人蠟像館(Madame Tussauds)看看。”
我沒有發言權。老媽都給我安排好了!一個車站,一座公園,一個圖書館,加上杜什么夫人的博物館。我討厭博物館。失望之下,我問:
“我們是否可以分開一段時間,讓我去商店買東西呢?昨晚我看見……”
“不行。”老媽的態度很堅決,“我們不是在席庫提米,而是在紐約,這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城市,有800多萬居民。你是第一次到這里來,在這里一個人都不認識,所以你要緊緊地跟著我,明白嗎?”
“可是……”
“沒有可是!我不想再聽你說什么。”
我早就料到了!風塵仆仆,在一個比一個沒意思的地方參觀一個星期!我一邊淋浴一邊發牢騷,故意花更長的時間洗頭吹頭。讓她嘗嘗“甜頭”!
“快,朱麗葉!我們要遲到了!”
“等等!我不想出去的時候頭發還是濕的。”
太讓人失望了!
上午8點
剛出酒店,我就看見地上有個藍色的東西在發亮光,走過去一看,原來是個天藍色的鱷魚皮錢包。我彎腰把它撿了起來。
“媽,看我撿到了什么!”
“啊!”
我打開錢包,一眼就看到里面有本駕駛證。
“是一個名為阿絲特里德·楚米的女孩的,她1995年2月16日出生,住在瑞士的洛桑。”
“可憐的女孩!她可能是來紐約旅行的,卻丟了她最重要的東西。太倒霉了!幸虧是我們撿到。我們先留著,一有機會就寄給她。里面有錢嗎?”
根據駕照上的照片,主人是金發、碧眼、身高1米7。那個不幸的女孩原來長這個樣子。要是我能長成她那樣,我愿付出任何代價。我迅速地數了數她的錢,哇,而且她還很有錢!
“有523美元。”
“那我們就更要盡快還給她了。”
奇怪的是,這個女孩的面孔我似曾相識。我不認識瑞士的任何人,不過……我皺了皺眉頭,把錢包放進了我的包里。
上午8點30分
我們在潘興廣場(Pershing Square)的一家餐館里坐下來,它位于42街,就在我們酒店后面。好像什么都掃不了我親愛的媽媽的好興致。應該說,我們的早餐相當棒!我選擇了比利時燕麥、核桃華夫餅加100%純優質楓糖漿、新鮮草莓和摜奶油,我把碟子裝得滿滿的。太好吃了!老媽總是吃谷麥類食物,她選擇了扁豆煮雞蛋和藜麥(噗!),還有菠菜澆黃油龍蒿汁,盤子大到讓她驚訝得瞪圓了眼睛。分量那么大,他們這里也太不節制了!
媽媽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素食者,在食物方面,她的口味有點復雜。只要有可能,她就要吃有機的谷類食物,吃很多水果和蔬菜,茶必須是綠茶而不是紅茶。她從來不喝咖啡,也不讓我碰汽水。這種習慣她是從我外婆那里繼承來的。我外婆是20世紀70年代的嬉皮士,在一個農場里與她的三個女友將我母親撫養大。她的那三個女友也有自己的孩子。在我母親出生之前,我外婆好像在紐約州參加過伍德斯托克搖滾音樂節(Woodstock Rock Festival)。
她聽過賈尼斯·喬普林(Janis Joplin)和卡洛斯·桑塔納(Carlos Santana)甚至“誰人樂隊(The Who)”的音樂。可想而知我外婆有多老了!
上午9點30分
吃完早餐,我們就穿過馬路去紐約中央火車站。在幫媽媽拉開沉重的大門時,我還在想她去那里做什么。她首先把我帶到大廳的中央,那里熙熙攘攘、密密麻麻的人群像螞蟻一樣。那地方很大,整個建筑有點像一座古城堡,石砌的樓梯,夾層有精雕細刻的護桿。我不禁大為震驚。
“現在,抬頭往上看。”媽媽對我說。
我抬起頭,發現天花板上畫滿了美得讓人窒息的星星。星空上是各種星座,壯觀得讓我目瞪口呆。
“紐約中央火車站是世界上最大的火車站,它1913年落成,有44個站臺,37條鐵軌,共兩層。”
我掃視著車站,還看到了信息牌上方的一個巨型四面鐘。太壯觀了!我突然覺得這地方很熟悉,而且,燈火通明。
“我認識這個鐘,”我說,“我小時候在電影《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里見過它無數次,就是你送給我的那張DVD。動物們試圖搭火車,但沒有成功。故事就發生在這里吧?”
媽媽大笑起來。
“你說得對。我想起來了!在電影《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中,鋼鐵俠(Iron Man)、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綠巨人(Hulk)、雷神(Thor)等超級英雄在車站前面的馬路上和車站大廳里搏斗。你想起來了吧?事實上,很多電影都在這里取景。這是一個神奇的地方。”

中央火車站
“哇!真的很漂亮。”
我驚訝得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跟我來。”老媽拉著我的手,走向一家名為“中央火車站牡蠣酒吧(Grand Central Oyster Bar)”的餐館,然后突然停下來,說:
“你待在這里,千萬別動,我去去就來。”
她迅速轉身走遠了,然后在20來米的地方停住。很神秘。我好像看見她的嘴唇在動。得,她昏了頭,開始自言自語,我聽見她的聲音在我耳邊回響:
“朱麗葉!你能聽到我說話嗎?”
這不可能!她在喊還是怎么的?她會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到我們身上的。但我在這里怎么能這么清楚地聽到她說話?這里面肯定有奧妙!這時,她笑著走回我身邊。
“聽見我說話了嗎?”
“當然聽見了。你怎么回事,竟然當著車站那么多人的面大喊我的名字?”
她笑了,說:
“我并沒有喊你的名字,小乖乖,而是輕輕地叫了一下你的名字。”
我是在做夢,還是她剛才真的當著大家面叫我“小乖乖”?
“我們是在回音廊里,”她若無其事地繼續說,“陶瓷墻的每一個面都能把聲音反彈回來,這個小廳就以此聞名。聲音在這里會被無限放大,所以,如果你不想整個火車站的人都聽到我們的小秘密,說話最好還是小聲點。”
對我來說,這是在引起別人注意之前就離開這里的一個“絕好”理由。
“這太神奇了!好了,媽媽,咱們走吧。”
上午10點
走出車站,我就聽到了音樂聲。這是Jay-Z的歌曲當中我最喜歡的一首。難道是……我伸長脖子。哦!不是,是特洛伊和他的哥哥們,他們又在表演,正在興頭上。每天有那么多人經過這地方,要想在1個小時內弄到盡可能多的錢,這里當然是最理想的地方。難怪這小男孩好像不分白天黑夜都在干活!
“這次,不能停下腳步,”媽媽拉著我的胳膊說,“我們今天事情很多。”
“可是,媽媽……”
“寶貝,我們沒有時間!”
“你看,她又來了。”我低聲對自己說。我們要參觀一家圖書館和一個博物館。哦!我當然無話可說,因為她才是老板。我很后悔跟老媽一起出來旅行。
在曼哈頓找路并不難。這個島是按照四四方方的框架劃分的,大道(Avenue)從北到南,街(Street)從東到西。街道編號從1到218(直到上城北端),大道編號從1(城東邊)到12[沿著哈得孫河(Hudson River)]。有些大道在這個網格中有交錯,名字不一樣,如麥迪遜大道(Madison Avenue)、公園大道(Park Avenue)、萊辛頓大道(Lexington Avenue)或者百老匯大道。我們現在繼續沿著42街往布賴恩特公園和紐約公共圖書館走。
“這是紐約市立圖書館的最大分館,藏書5200萬本,是美國第二大公共圖書館,僅次于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Washington D.C.)的美國國會圖書館。”當我們來到圖書館正門的時候,媽媽這樣告訴我。門口的兩頭巨大的石獅子一副威風凜凜的樣子。
“啊!真的?”
我要是對它感興趣,那可就奇了怪了!今天天氣那么好,那么暖和,我不相信我們會把自己關在這個巨大的圖書倉庫里,我寧愿爬到獅子的背上,看著人們經過……
“布賴恩特公園緊挨著圖書館,是經常光顧中城(midtown)或在中城工作的紐約人最喜歡的休閑處,中城在曼哈頓的中段。”我的“私人導游”(她好像沒有發現她是多么讓人厭煩)接著介紹說。
公園中等大小,有很多盛開的木棉花,還有不少桌子和小酒館的那種椅子,許多位置都是空的。這地方確實很愜意。不得不說,這公園很美。
“公園里甚至有免費的Wi-Fi,”老媽笑著補充說,“你可以在這里打發時間。”
“你為什么這么說?你要去干什么?”
“你帶iPad了?”
“帶了。”我指了指背囊,說。
“有人在圖書館里等我。你跟我進去轉個小圈,如果你還想逛逛這個公園,就回到這里來等我。”
“好啊!”
我們登上臺階,回到圖書館巨大的門前。這棟建筑由許多石柱支撐,我又忍不住地驚嘆了。它看起來更像是一座希臘神廟而不是一家圖書館……我在想,我的歷史老師卡耶爾先生是否來過這里。如果來過,他也一定會喜歡的。歷史并不是我喜歡的科目,但我很喜歡卡耶爾先生,尤其是當他跟我們說起他夏天的旅行時。
圖書館的里面跟外面差不多,館內有許多層,巨大的臺階從一層通往另一層。大閱覽室讓我想起了電影《哈利·波特》(Harry Potter)中格蘭芬多學院(Gryffondor)的教室,但我最喜歡的是一樓,因為兒童和青少年讀物就在那里,有許多彩色的坐墊和可供出借的書籍、CD、DVD及游戲。一眼看去,到處都是在母親、父親或者是雙親的陪伴下的孩子……
公共區域的參觀結束了,媽媽在辦公室門口跟我分手。
“你能找到出口嗎?”
“當然。”

紐約公共圖書館
“你乖乖地坐在公園里,不要跟任何人說話。如果有人糾纏你,你就回這里來等我。聽到了嗎?”
“船長,我聽得很清楚。”
“朱麗葉,我不是開玩笑。這里有8……”
“紐約有800多萬居民,還不算游客、來自別處的綁架兒童的人和變態者。我知道了,媽媽!別啰啰唆唆的啦,我不會在公園里跟朋友們聊40分鐘就消失在野外的!我13歲了,不是3歲!”
我夸張地短嘆一聲。
“沒錯,我們不能大意。”
她打算在我的鼻尖上吻一下,我及時閃開了。
“別當著別人的面,媽!”
“走吧,待會兒見!”
啊,終于一個人清靜了兩分鐘了。謝天謝地。回到公園,我在樹蔭下找了一張椅子和一張桌子。這里真的是太舒服了。現在氣溫起碼有20攝氏度,而在我的老家魁北克可能還不到5攝氏度。一股醉人的花香飄過來。原來在我旁邊,有一大叢紅色和紫色的風信子,我喜歡這類春天開花的植物的芬芳,這里的風信子應該比魁北克的早開花至少一個月。我能來這里真是太幸運了。我在想吉諾和吉娜在做什么。我看了看吉娜是否在FaceTime上。哈哈,她在線。
“嗨,你好嗎?”
“我很好。你在哪里?今天怎么樣?”
“很好啊,就是有點無聊,我去哪兒都得跟著我媽。我現在在紐約公共圖書館旁邊的一個公園里。媽媽在圖書館里跟別人見面,我在等她。”
“你一個人在公園里?不怕嗎?”
“我沒什么好怕的呀。真的。大家都在做自己的小生意,沒空理我,我就四處看看咯。很愜意!而且,這里很暖和,到處都盛開著鮮花。你想看看嗎?”我把iPad的攝像頭對準我對面的地方,讓她能欣賞我看到的景象。
“太幸福了!看起來真的很漂亮!這里在下雨,真想換換環境……我特別想跟你在一起!”
“是啊,如果我們能在一起,那就會有趣得多。”
“吉諾好像有親戚在波士頓,這個周末他可能會去看他們。”
“啊,不會吧?你是什么時候見到他的?波士頓好像離紐約不是太遠。”
(我想我說到這里就臉紅了。該死的FaceTime!吉娜看見了嗎?)
“我不知道……等等,我去查查谷歌。”
“對,去查查。”
(但愿在她查閱的時候我的臉色能恢復正常……)
“波士頓位于馬薩諸塞州東部,距紐約345公里。”
“哦。”
“345公里,這算不了什么。開車不用三個半小時。”
“可我媽才不會這么想呢!你是什么時候看見吉諾的?”
(我裝出并不怎么感興趣的樣子……)
“昨天晚上在滑板公園。去完圖書館你們準備干什么?”
“我媽想帶我去參觀一個博物館。可怕!好像是什么夫人的博物館……”
“杜莎夫人蠟像館吧?”
“應該是吧!”
“你知道自己有多幸福嗎?那是在紐約最熱門的活動之一。蠟像館展出一些名人原型大小的蠟像,酷似真人。有羅伯特·帕丁森(Robert Pattinson)、泰勒·洛特納(Taylor Lautner)等很多人的,好像像得不得了。”
“真的嗎?我還以為那又是一家乏味的博物館!”
“不,絕對不是!我敢保證。我太想去那里了。你真的不知道自己有多幸運。而且,聽說有一個展廳里全都是音樂明星的蠟像,賈斯汀·比伯的也在其中。”
“太棒了!你覺得‘單向組合’成員們的也會在那里嗎?”
“我不知道。如果它們在的話,你能不能拍幾張照片給我?”
“沒問題,我保證。”
“謝謝。假如你見到了查寧·塔圖姆(Channing Tatum)的……”
“假如我見到他的,我一定拍。啊,我媽回來了。我得走了。再見,吉娜!”
“下次再聊。玩得愉快!”
互聯網萬歲!多虧了吉娜,我在這里才沒那么孤單。友誼,確實非常寶貴!
上午11點
“寶貝,沒出什么事吧?”
我聳聳肩:
“我能出什么事?”
“別生氣嘛,我只是想確認你一切都好。你跟朋友聊過天了嗎?”
“聊了,跟吉娜。媽,你告訴我,我們現在要去的那家博物館叫什么名字?”
“杜莎夫人蠟像館。”
“太棒了!那好像是一個很不錯的博物館。你就不能早點告訴我嗎?”
她大笑起來:
“可愛的小寶貝,你總是這么乖。我很高興你喜歡那個地方。那好,走吧!”
“為什么?我說什么了?”
我們一路走一路看,42街真是一條美麗的大街。有許多鞋店和服裝店,想看嗎?我發現,甚至連我老媽都不能不動心。在一家靴子店的玻璃櫥窗前,我覺得她快要暈倒了,那里有20世紀80年代風格的各種顏色的靴子。
“哎,走了,媽媽。你不會不讓我去參觀那個博物館吧?”
“好的好的,這就走。”
蠟像館的正門就在旁邊,顯眼得很,不可能看不見。賈斯汀·比伯的蠟像在一樓親自迎接我們。我激動極了。
“你看見了嗎,媽?哇!”
中午12點30分
出來時,我餓了。多么有意思的地方!我和媽媽在里面參觀得很愉快,我們拍了無數張照片。我與泰勒·洛特納、愛因斯坦(Einstein)和賈斯汀·比伯(這種排列很滑稽吧?)的蠟像,媽媽與布拉德·皮特(Brad Pitt)、貝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和查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的蠟像拍了照。我也替吉娜拍了許多照片,今晚就可以上傳Instagram了!既然都已經開拍,我也就給吉諾拍幾張,拍艾麗西亞·凱斯(Alicia Keys)和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
的蠟像。總之,作為一個博物館,它一點都不乏味。正如吉娜對我說過的那樣,這個博物館分好幾個部分,但參觀人數最多的無疑是那個叫作“開幕晚會(Opening Night Party)”的展廳,那里展出了一些當紅的美國名人的蠟像。我們明顯感覺到自己也成了“晚會”的賓客,體驗著獨一無二的時光。在這個大廳里,媽媽一定要我裝作跟約翰尼·德普(Johnny Depp)
說話的樣子拍幾張照。太刺激了!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餓了嗎,女兒?”
“如果自由女神像是巧克力做的,我都能把它整個兒吞掉。”
“我知道離這里不遠的地方有家餐館,你一定會喜歡的。走!”
中午12點45分
現在我們坐在了“小芝士蛋糕(Junior's Cheesecake)”里面,這是一家家庭餐館,門口正中間擺放著一個巨大的蛋糕展臺。
“芝士蛋糕對紐約人來說就像華夫餅之于比利時人。”媽媽告訴我說,“這家餐館好像是這方面的圣地。”總之,餐館里彌漫著一股讓人懷舊和垂涎的香氣,里面的一切都粉刷成紅一道白一道。媽媽看了很久的菜單,然后要了一份牛肉三明治,我早就選擇好了。我發現這家餐館里有意面,意面是我最喜歡吃的東西,所以我理所當然地要了肉醬意大利面。我總是想吃意面,每天都想吃,從來吃不厭。每當我們到餐館里進餐,假如菜單上有意面,我肯定會點它。
媽媽的三明治的分量已經讓人瞠目結舌了,但與神態文雅的侍應生擺在我面前的那盤意面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讓我大喜過望的是,澆著肉醬的意面堆得高高的,外加五個大大的牛肉丸。耶!終于有人懂得做合我口味的面條了。這還不算,媽媽還給自己要了一罐啤酒,給我要了草莓香蕉奶昔。哇!真美味!不過,半個小時后,我發現自己可能吃不完這盤面條……
侍應生給我們拿來一個打包袋(doggie bag),也就是一個紙袋,里面有一個發泡膠的餐盒,方便我們把吃不完的食物打包帶走。我很樂意,但我們的房間里既沒有冰箱,也沒有微波爐,所以只好放棄。
“而且,發泡膠很不環保。”媽媽說。
很遺憾。不過,不可能不嘗嘗蛋糕就離開。我們每人要了一塊。這里的芝士蛋糕奶油很厚,頂上放了很多大大的草莓,非常出名。我嘴里塞滿蛋糕,說:
“這單高真好遲!”
“你說什么?”
“多次。”
“我聽不懂,朱麗葉,把嘴里東西吃干凈再說。”
我喝了一口牛奶,咽下嘴里的蛋糕(蛋糕也許有點大),說:
“這蛋糕真的不錯,好吃!”
“嗯,你說得對。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蛋糕。”
出了餐廳,我們可以說是挪步而不是走路。媽媽本來打算“愉快地”參觀摩根圖書館(Morgan Library),一個收藏了很多珍稀圖書的圖書館,但她現在突然有了一個更好的主張。
“你知道,我不想整個下午都去翻閱布滿灰塵的圖書……我需要動一動,而不是坐在某個角落。我們去商店逛逛,消消食,你說怎么樣?”
“你不是開玩笑吧?”
“我是說真的。你知道嗎,我們就在梅西百貨商場(Macy's)旁邊?那是一家大商場。”
“太好了!”
媽媽心情好的時候確實非常可愛!我不是說笑。
下午2點
我們從42街來到百老匯,直至看見那家著名的美國商場的巨大門面。它位于34街,在先驅廣場(Herald Square)上,其實就在帝國大廈(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腳下。梅西百貨占了整個建筑群,其招牌是紅底上有顆巨大的白色星星。哇!
“它有10層,占地面積19.85萬平方米,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場。”我媽說,“總之是最大的連鎖商店,它在全世界差不多有650家分店。”
“里面究竟賣什么?我希望不單是賣家庭用品吧?”
“你看了就知道了……走!”
她突然激動得像個孩子!應該說,梅西百貨非常像阿里巴巴的洞穴。首層賣香水、珠寶、美容化妝品、手袋和其他小飾品,其他幾層也不閑著,其中有一層專門賣童裝和青少年服裝,有一層賣玩具,還有一層賣電器。我就不一層一層介紹了。我和媽媽看得眼花繚亂,尤其是媽媽,當她發現賣女鞋的大柜臺時。我好像從來沒有看見她這么激動過!面對她喜歡的新款,她先是輕聲地說,漸漸忍不住大叫起來:“嗨,你看見了吧,女兒。”“哎,你覺得這雙怎么樣?”“喂,你看見那雙沒有?”

梅西百貨商場
我很擔心我們一星期的錢今天下午就會花完。災難啊!她試了許多雙鞋,最后,讓不斷給她拿鞋的售貨員大失所望的是,她站起來,說:
“I'm sorry. I didn't really find what I was looking for...”(“很抱歉,我沒有找到我想要的鞋子……”)
售貨員驚訝得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走,朱麗葉,我們去賣家用布品的樓層看看。”
“可你最后什么都不買?”
“當然不買,寶貝。我只是想看看擁有那么多雙不同的鞋子是什么感覺。既然我已經試了,我就滿足了。沒必要買。”
這就是我母親的風格!
趁那個可憐的售貨員還沒緩過神來,我們趕快向扶手電梯撤退。就在賣鞋的那層樓上面,在賣家具的那層樓下面,有一層賣青少年用品。我們決定去那里走一下,“僅僅是看一眼”。但媽媽馬上就后悔了!為什么?很明顯,我沒有合適的衣服穿。在魁北克冷得要死,而我們現在突然來到一個氣溫20攝氏度的城市!我總不能穿著去年的秋裝在這里繼續逛下去吧?想問題要有邏輯!
“你會讓我破產的,朱麗葉·貝魯貝!”
“媽媽,你不覺得穿這條帶白點的小紅裙子很漂亮嗎?”
“非常漂亮。”
“你會選哪件,裙子還是藍色的連衣打底褲?”
“女兒,兩件都很適合你。”
“你覺得那條口袋上印著印第安民族圖案的牛仔裙配小外套怎么樣?”
“我想你是要讓我們提著這些五花八門的東西上街了,除非這些衣服全試了你都不滿意。”
“其實我并不想試,而是想把它們都帶回家去……”
討價還價了43分鐘之后,我們倆雙手提著大包小包,上了賣家用布品的那層樓。今晚我不會再穿著昨天那身舊衣服出去讓人恥笑了!
最后,我們只剩下很少的時間來看有絎縫的棉被、咖啡杯、水晶杯、亞麻床單和銀燭臺。媽媽的熱情已經沒有逛前一層那樣高了。我們原來打算回酒店之后在帝國大廈停一停的,但我說了不算。
下午4點
我們來到34街,想去第五大道。經過路口時,我又看到了他:特洛伊!好像這是命運的安排似的,他再次出現在我面前。但這次,這可憐的孩子沒有跳舞,而是在哭。看到他那副傷心的樣子,我非常難受。他怎么了?路上匆匆經過的行人好像對他視而不見。我走過去,向他伸出雙臂,問他出了什么事。
“怎么了,特洛伊?”
他向我轉過滿是淚水的漂亮小臉,回答說:
“我丟了錢。”
是我聽錯了嗎?他竟然會講法語。他怨聲怨氣,表情讓人心碎。
“你會講法語,特洛伊?”
“我外婆教過我。”
“小紳士,你怎么了?”
我擦去他的眼淚,絞盡腦汁,想說幾句話安慰他,這時,我看見他的哥哥們過來了。老大長得很高大,好像20來歲;老二,上次見到時我沒有注意他,19歲左右;老三嘛,跟我年齡差不多。看他的身高,也許14歲吧!他驚訝地看著我。
“特洛伊!到這里來!”老大說著,親切地把他的小弟弟抱了起來,“別哭了,一切都會好的。好了,沒關系的。”
他也說法語。我注意到他的口音有些特別,既不是法式法語,也不是魁北克法語。特洛伊被他抱在懷里顯得更小了。兄弟們沒有跟我說話,轉身走遠了。
我一個人站在人行道中間,很像一棵綠色的植物。我最后朝那幾個人的方向掃了一眼,看見特洛伊仍然揮著小手向我告別。我注意到剛才看著我的那個小兄弟現在還在看著我,一直很驚訝的樣子。從來沒有見過一個13歲少女還是怎么的?傻子,你想要一張我的照片?要么我腦袋上有什么不妥?可不,好像是真的。我的額頭正中也許有個黑點或飄著一綹頭發?不管怎么說,我的發型是落伍了,太過時了。今天哪里還有什么人理分頭。明天之前我一定要找家理發店。這時,媽媽走到我旁邊。
“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是很清楚。他好像丟了錢。我還來不及打聽清楚,他的哥哥們就把他帶走了,他都沒有時間回答我的問題。真粗魯!尤其是跟我年紀差不多大的那個。你見過他那副傻樣嗎?”
“我倒覺得他們很關照特洛伊。那個小年輕這樣看著你,也許僅僅是因為他覺得你漂亮。如果是這樣,那他一點都不傻。你知道,你很可愛,一頭栗色長發,淺褐色的眼睛。”
“瞎說!”(你要知道,她之所以說“栗色”“淺褐色”,僅僅是因為這樣說比說“棕色”和“咖啡色”特別一點。當然,她有意回避我鼻子上難看的雀斑。)總之,我承認,“粗魯”這個詞有點夸張……不管怎么樣,他們會說法語。我清楚地聽見他們用法語對特洛伊說話。這很奇怪,不是嗎?
“他們可能是海地人。據說紐約有15萬海地人。”
“海地人也講法語?”
“是的,講法語和海地的克里奧爾語。”
我陷入了沉思,滿腦子的想法。
“媽媽?”
“什么事?”
“你覺得在這里能找到理發店嗎?我需要一個新發型,以便和新衣服搭配。”
“不可能。”
“可是……”
“別說話。”
“好,可是……”
她舉起右手,半閉上眼睛:
“我跟你說了:閉嘴!”
有一個這樣難說話的母親,青春期的女兒的心理卻這么平衡,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她舉起手讓我閉嘴的樣子,就像我和吉娜去年的數學老師。我不喜歡講別人的壞話,但從那個時候起,我就不喜歡數學了。
下午4點30分
我們回到了帝國大廈腳下。這里人山人海。媽媽告訴我,這座摩天大樓現在并不是全球最高的,但1931年落成之后,在很長時間內是世界第一高樓。2001年9月11日世貿中心雙子塔倒塌后,它又成了紐約最高的建筑。等候的隊伍那么長,顯然它絲毫沒有失去魅力。而且,天是那么藍,這對于登頂是個絕好的時機。
一樓的幾塊信息牌告訴我們,“帝國”高381米,如果算上天線則有443.7米。幾張令人震撼的照片讓我們不由得停下腳步:那是在建設大樓期間,工人們懸掛在鋼梁上。我真希望吉諾也能來看看這些照片!我了解到,建造這棟大樓之前,建筑師們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大家都想來建造這棟當時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樓。帝國大廈的建筑師叫威廉·F.蘭博(William F. Lamb)。合同好像規定大廈必須在1931年5月1日之前完成,也就是說在第一張草圖完成之后的一年半內。哇,我真的感到很震驚!在我們那兒,建造一所兩層樓高的綜合性中學都要這么長時間……為了完成這一巨大的工程,人們使用了近6萬噸鋼材,1000多萬塊磚和20多萬噸石材。只多不少!
終于,輪到我們上電梯了。不到1分鐘,我們就到達了第86層。這是第一站。從那里360度俯瞰全城,景色美極了!我看到了中央公園,那是曼哈頓巨大的綠肺。媽媽讓我看幾棟著名的摩天大樓,比如克萊斯勒大廈(Chrysler Building)和熨斗大廈(Flatiron Building),后者是一棟三角形的建筑,很像熨斗。太有意思了!我很想買個小模型。我們還可以遠遠地看見埃利斯島(Ellis Island)和自由女神像。我驚喜地睜大眼睛!
現在,另一臺電梯把我們送到了第102層,在那里,我們可以走到室外。啊,我頭都暈了!接著,我突然激動地想起了金剛。你知道杰克·布萊克(Jack Black)和娜奧米·沃茨(Naomi Watts)主演的那部電影中的那只大猩猩嗎?影片結尾的時候,他爬上帝國大廈的最高處,右手的手心里握著他瘋狂愛上的美麗的安娜。太浪漫了!好像這是新版,原版是帝國大廈建成之后不久的1933年拍攝的,我沒看過,但我媽看過。
“盡管我在那之后很多年才出生。”她說。
我們戀戀不舍地下了樓。我的腳很疼,大包小包太重了。看媽媽那副疲憊的樣子,好像我們是爬了1576個臺階去86層的瞭望臺似的。
晚上7點
回到酒店,我發現昨晚急匆匆擠上我們的出租車的那兩個模樣搶眼的女子站在前臺。哇,紅發的那個穿著我在《時尚手冊》中看到的碧昂絲所穿的那種淺褐色皮衣。這么說,她們也住在這家酒店……
金發的那位正激動地跟前臺服務員說些什么。我尋思她的金發是真是假,總之,她的英語一般般,而且口音很重,顯得很滑稽。她顯然是法國、比利時或這些國家周邊的人。我不難猜到她在中學上英語課時一定老打瞌睡……
不過,她好像有點失望。但愿她沒有碰到大麻煩!奇怪的是,我覺得她的臉很熟悉……不過,我很累,兩腳都痛,很想放下手里的東西,所以好奇心被壓了下去。謝天謝地,我看到電梯到了,上行的時候,我焦急地數著樓層,一出電梯就跑到客房門口,掏出房卡,插進鎖孔。媽媽還來不及掏出她的房卡呢!
一放下大包小包,我就想起了早上在路上撿到的錢包。我立即把它從手袋里拿出來,翻開封皮,查看駕照上的照片。天哪!難怪我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丟失錢包、匆匆擠上出租車和兩分鐘前在前臺跟服務員激動地說著什么的女孩是同一個人!
“媽媽,你看!”
“怎么了?”
“丟錢包的那個女子,我剛才在樓下前臺看到她了。”
“真的?”
“是的,我敢肯定就是她。你看!”
“嗯。確實是。”
“我們趕快下去,看看她是否還在那里。”
就在我們搭電梯的當口,那個女子消失了。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是老媽來出面。
“你好,先生。”她對前臺服務員說。
“請問有什么事,夫人?”
“我女兒在酒店前面撿到了這個錢包。我想這是幾分鐘前跟您說話的那個姑娘的。”
服務員面無表情地伸手想拿錢包,老媽不得不交給他。
“她叫阿絲特里德·楚米,是瑞士人。她住在這家酒店嗎?”
服務員好像突然激動起來。
“是的,幾分鐘前,她報失說丟了錢包。我會把錢包還給她的,非常感謝您。”
這么說,我沒有弄錯。那個女孩確實報失說丟了錢包。那個服務員想自己把錢包還給她,但老媽不同意。
她疑心重重,二話沒說,一把從他那里奪回錢包。那可憐的家伙一點都沒有防備。
“您能打電話給她,讓她到這里來嗎?我希望能親手把錢包交還給她。”
如果老媽這么輕易就放手,我才感到奇怪呢!
“啊!”
那個服務員瞪圓眼睛,嘴巴一張一合,好像斷了氣似的。我想他很少遇到這么潑辣的女人。
“當然可以,我馬上就打電話給她。”
他拿起電話,打給那個女孩,把情況講給她聽。不到兩分鐘,那個女子就趕到了。她兩眼紅紅的,好像剛哭過,波浪形的頭發一直垂到腰間,假如不是有一雙大長腿,她看起來就像一條美人魚。我很希望自己到了19歲的時候能長成她那個樣子。我雖然不是金發,但里萊特姐妹最近染了頭發。哦,不!我不能學里萊特姐妹的樣兒。
“您好,我是阿絲特里德·楚米。”
“很高興認識您。”我母親向她伸出手,“我叫瑪麗安娜·貝魯貝。我想這是您的吧?”她晃了晃我早上撿到的錢包。(她們對我視而不見,難道是我弄錯了嗎?)
“哦,您是魁北克人。遇到您真高興!您救了我的命。”那女孩激動地大喊,“我不敢相信你們撿到了它。我都絕望了……里面有我所有的錢和信用卡等等。沒有它我就完了。我怎么才能好好地感謝你們呢?”
她像是卸下了一塊大石頭,她的感謝似乎完全出自內心,所以顯得非常動人。媽媽馬上就喜歡上她了,我一看老媽的臉就知道了。真有她的,我的老媽!她永遠準備接受她所遇到的人。在這里再待10分鐘,她就要邀請阿絲特里德到家里過圣誕節了。我在想,那個女孩是怎么知道我媽是魁北克人的……
“別客氣,重要的是沒有造成損失。其實,錢包是我女兒撿到的。(哈哈,終于想起我來了!)您來紐約度假?”
“對,啊,不。我是舞蹈學校的學生,我和同學住在這里。我們得到了一份助學金,在茱莉亞音樂學院(The Juilliard School)實習兩個月。實習將在一個星期以后開始。我們非常幸運獲邀在這里實習。您知道,最好的舞蹈老師都在這里,在紐約。但沒了錢包,我就沒法在這里生活了。多虧你們倆,現在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再次感謝。”
她說話的時候,眼里閃著光芒。其實這個女子非常討人喜歡,畢竟是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學生。
“關于我的情況說得夠多了。你們呢?你們來紐約干什么?”她帶著迷人的微笑,看著我。
媽媽回答說:“我是旅游記者,我帶朱麗葉到這里來是為了采寫一篇關于紐約的文章。”
阿絲特里德向我伸出手,說:
“多漂亮的名字!朱麗葉,很高興認識你。白天你母親工作時你干什么呢?”
“嗯,我陪著她。”(大部分時間我都感到厭煩……)
“你喜歡陪著她?”
“嗯,還好吧。我的意思是說……說實話,并不總是喜歡。”
看我猶豫不決的樣子,她笑了。
“從明天開始,我和我的朋友卡羅琳娜在復活節假期期間是完全自由的。如果你想跟我們一起玩……”
說著,她轉身對我母親說:
“貝魯貝夫人,在您工作期間,我很樂意帶您女兒去參觀這座城市的一些地方。當然啦,在您允許的前提下。這將是我表達感謝的方式。求您了,答應吧!”
我掃了媽媽一眼,簡直是在哀求了。這是一個為了表示感謝,甚至愿意在星期天早晨主動去洗碗的女孩的眼神,但媽媽好像還是猶豫不決。
“您確定沒問題嗎?”
“當然!”
她轉身對我笑著,問:
“你覺得呢,朱麗葉?”
“我,我很樂意……”
“好,那就說定了。”媽媽最后說。
太好啦!我都不敢相信自己這么幸運!
晚上8點30分
淋了一個浴,睡了半個小時,整了整我那不聽話的頭發,我感到自己煥然一新。在曼哈頓的第二個夜晚,媽媽建議再去一趟百老匯,一直走到時代廣場。我很高興地同意了。走在那條著名的大道上時,我覺得自己經歷著一段特殊時光。時代廣場上百老匯所處的那一段是紐約的戲劇區。來自四面八方的年輕舞蹈演員、歌唱家和演員每年都在這里碰運氣,想引起最好的導演和編舞者的注意。今天晚上,走在這條人行道上的,是我。
這里的氣氛有些神奇……馬路上的霓虹燈廣告牌告訴大家眼下正在演出的音樂劇,有《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媽媽說那是一部經典作品)、《蜘蛛俠:消滅黑暗》(Spiderman Turn Off the Dark)、《獅子王》(The Lion King,我小時候看過同名電影)、《瑪蒂爾達》(Mathilda)、《灰姑娘》(Cinderella)、《媽媽咪呀!》(Mamma Mia)、《芝加哥》(Chicago)、《麥克白》(Macbeth),我就不一一說了。如果我沒有弄錯的話,這些戲劇大部分都已經拍成電影。
百老匯是島上唯一從南到北的大道(因為,啊,對的,曼哈頓是一個島),也是這個由街和大道整齊地構成的四方形區域中唯一斜向的大道。我好像可以不知疲倦地走上幾個小時,看著行人逛街、在馬路上穿行。媽媽跟我一樣激動,我們都不知道該看什么好。但有些什么東西影響了我們的情緒,不少黑人坐在地上,手里拿著紙杯在乞討,大部分是男的,也有幾個女的。他們真的十分可憐。看到他們,我就像被潑了一盆冷水。我呀,我就知道買東西……這些人僅靠乞討幾個零錢來買東西充饑,這太不可思議了!我在想今晚是否還會再見到特洛伊和他的哥哥們。他們吃什么?我睜大眼睛四處張望,但根本沒有他們的影子。我并不是想再見到那個與我同齡的笨蛋,而是……
我餓了,但舍不得離開街上的美景走進餐館。媽媽好像也跟我一樣。在時代廣場中心,紅色的圓桌和折疊椅已經放好,在歡迎客人。媽媽建議在那里坐下,然后去哪家食鋪買點吃的喝的,就像昨天一樣。食鋪幾乎到處都是。好吧,我本來想吃意大利面的,但現在這樣也不錯。街上有那么多好看的東西,我不想走進任何餐館,生怕錯過什么。
就在我們旁邊,有家串燒店,東方式的烤肉串,用細木簽串著。好吃!媽媽還買了一些鷹嘴豆泥和兩瓶水。我看見稍遠處有個賣小蛋糕的攤檔。那將是我們的下一站,我們的甜點就在那里吃了。說定了!今晚天氣非常溫和,盛開的玉蘭花讓空氣里飄滿了香味。到處都是玉蘭花。我很高興,在努力想象我的明天將怎么過。
“朱麗葉,我明天上午9點左右就要出發,一天要參觀六七個博物館。你覺得你可以跟阿絲特里德和卡羅琳娜應付一天嗎?”
“媽媽,肯定可以,你完全不用擔心。”
我欣喜若狂,手里拿著一盒五彩小蛋糕回到酒店,覺得美好的歷險很快就要到來。
晚上10點
我今天真的累垮了,回到房間,眼睛都很難睜開。我把白天拍的照片上傳到Instagram上就去睡覺了……呼嚕呼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