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千里之行,源于育德

——“小能人”道德三字經德育校本課程的

開發與實踐

上海市寶山區同泰路小學 王曉燕

《三字經》自南宋成書以來,已有七八百年的歷史,共一千多字,可謂家喻戶曉,膾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包括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反觀現代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而在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下成長起來的這一代,更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一方面,長輩的溺愛,導致了他們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得與周圍的人交往。而那些經濟比較困難的家庭,由于家長整日忙于謀生,四處奔波,放任孩子自由生長,缺少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使之染上不良惡習,野蠻霸氣,缺乏教養。另一方面,改革開放后,國門打開,我國在引進先進文化的同時,也帶進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極思想,人們講究個人自由,忽視了文明禮儀的教育問題,而現代社會發展對人的文明禮儀的要求都在不斷提高。現代的教育強調生活化,強調教育與生活的連接,強調教育活動既關心學生的未來生活,也要關心學生的現實生活,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自我人格的完善。因此,“小能人”道德三字經德育校本課程的開發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課程的開發

德育校本課程的開發要注重將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融入課程中,學生通過學習將其實踐體驗內化為道德認知及道德行為,在真實的教育情境中形成穩固的道德行為陳德奎.淺議構建小學德育校本課程的原則與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5):1.。任何課程都以將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健全的“人”為最終目的。為了讓學生能在德育校本課程活動的過程中獲得身心健康發展,我們調查了目前學生身上存在的普遍問題、被忽略和缺失的道德品質。小能人德育校本課程以德育特色讀本《小能人道德三字經》為載體,并將讀本與行為規范、“兩綱”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緊密結合,開展活動的同時塑造學生的“人格”。

(一)目標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活動是教育的載體。學校把“小能人道德三字經”德育活動系列化,形成系統的讀本,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讀本設計為學生提供了自由馳騁的時空,因而我們把《小能人道德三字經》讀本看作“學生學習自己喜歡的課程”。

其一,培養自主能力。隊員在課程中學會了自省、自主、自動、自理。

其二,弘揚民族精神與進行生命教育。緊密圍繞“兩綱”教育,結合學生實際,制定主題實施教育教學,既符合時勢要求,又有針對性。

其三,學會自我教育。活動使同學們學會合作、學會交往、學會自律、學會自我評價,既悅納自己,也悅納他人,提高了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內容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用“小能人道德三字經”的主題模式開展德育教育,符合少年兒童的年齡特點,朗朗上口又淺顯易懂,操作性又極強。“小能人道德三字經”德育校本課程圍繞“三個主題、三化一性”來實施。“三個主題”即快樂我能曉我禮,快樂我能知我行,快樂我能做我事。三化包括:(1)系列化。一至五年級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為規范教育和“兩綱”教育為主體內容,低年級重視行為規范教育,中年級重視養成教育和感恩教育,高年級重“兩綱”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課程開發循序漸進,遵循隊員年齡特征和生長規律。(2)兒童化。課程設計符合小隊員的身心發展,讀本設計淺顯易懂,富有童趣。(3)特色化。根據校情、師情、學情,設計開展符合學校“小能人”特色的德育校本課程。可行性即整個校本課程開發要緊密結合隊員實際,具有可操作性。以年級劃分三個主題,出臺小能人德育校本課程快樂導行圖即“小能人道德三字經”。如表1所示。

表1 上海市寶山區同泰路小學德育讀本“小能人道德三字經”

二、課程的實踐

學校德育是人生道德實踐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它不但可以補救家庭教育中的不足,而且是中小學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導向、動力、保證作用。德育工作,關系著學校的長遠發展,影響著每一個學生在德、智、體各方面的健康成長,影響著他們的一生。那么學校如何通過《小能人道德三字經》來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呢?

(一)學習為本質

學校德育處安排《小能人道德三字經》德育讀本落實于周一下午的快樂活動日中進行,每學期6課時,一學年12課時,做到定點、定時、定量。教師通過形式多樣的方法,和學生一起學習、講解、背誦,學生入腦入心,人人明理、會背;同時利用升旗儀式、集會引導學生學習《小能人道德三字經》,讓學生明確學校倡導的良好習慣是什么。并且依據《小能人道德三字經》,結合班級情況制定出合理可行的班級公約,張貼在班級展示欄中。高年級的教師組織學生創編三字經兒歌,如《惜榮譽》:得榮譽,靠勤奮,多努力,勿嫌少;三人眾,智慧多,齊心力,榮與共;個人榮,莫張揚,集體譽,要珍惜。這些優秀的兒歌都被收在我們的德育讀本中。

(二)實踐為基礎

1.為了配合《小能人道德三字經》的落實,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開展了“行為規范示范班級”評比活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學校成立紅領巾監督崗,與護導教師、德育處、少先隊共同檢查和監督全校學生在校表現。每月底的一次升旗儀式,依據評分情況頒發“行為規范示范班級”錦旗。

2.為了讓學生喜歡讀《小能人道德三字經》,學校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通過開展《小能人道德三字經》誦讀比賽、兒歌創編等活動,將自編的小能人道德三字經兒歌布置在每個樓面,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成了隱性的教育資源,散發出濃濃的育人氛圍。這些措施,提高了學生對《小能人道德三字經》重要性的認識,讓《小能人道德三字經》字字入心,句句入腦,時時處處都能以《小能人道德三字經》規范一言一行。

(三)合作為動力

家校聯合是非常強大的一種教育力量。因此,教師除了在學校利用《小能人道德三字經》處處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外,還發揮家長的作用,讓學生回家和父母一起誦讀小能人道德三字經兒歌,講道德小故事,讓孩子影響家長、家長督促孩子,形成一種良性循環。期末,學校開展“好家長”評選活動,讓家長、學生都以做文明人為榮。

學生有了是非觀念,心中有了文明行為的準繩,漸漸地,地上趴著的,打滾的孩子沒有了;進花園,采摘花草的現象杜絕了;見到教師主動問好,見到同學熱情招呼的學生越來越多……良好的校風、班風日漸形成。

三、課程的評價

(一)發展性評價

小學德育校本課程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德育發展與習慣養成,學生的發展是動態性的、發展性的,因此,德育教育的效果評價也要突出發展性原則,對學生參與課程實施的情況、形成的體驗與感悟等進行重點評價。

(二)多維度評價

我們從三個維度呈現評價,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德育校本課程的形式主要包括活動課程、實踐課程、隱性課程等,其最大的教育價值在于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因此課程評價也要將情感、態度、價值觀作為重點。

(三)多元化評價

針對德育校本課程教學效果的評價,其評價主體不能局限于教師,而是要將學生、家長、社區、學校管理人員等均作為評價主體,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機制,以便于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的發展做出更加客觀、全面的評價。教師要有意識地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及學生間的互相評價,自我評價的目的是引導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學生間互評的目的則是互相指出對方的優點與不足,與其他同學互相取長補短。

教師評價:根據“小能人成長記”評價手冊,各學科教師通過手冊制定的評價標準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的評價,用大拇指章的形式完成。同時,學生參加的各級各類比賽也有相應的拇指獎勵:全國級比賽獲獎得5個大拇指;市級比賽獲獎得4個大拇指;區級比賽獲獎得3個大拇指;學區級比賽獲獎得2個大拇指;校級比賽獲獎得1個大拇指。

自我評價:《小能人道德三字經》讀本在每個主題內容中都設置了“爭章園”,分別設計了階梯式三條評價標準,通過自我評定來獲得“大拇指”,獲得自評滿20個“大拇指”獲得一個藍色勛章。“大滿貫”后,即可獲得學校最高榮譽“小能人紅色勛章”,學生可以通過兌換勛章來實現自己的愿望。如表2所示。

表2 上海市寶山區同泰路小學德育校本課程評價兌換說明

四、我們的思考

小能人德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有了良好開端,但我們的探索與發展之路還很長。值得我們思考的是:

1.與時俱進。《小能人道德三字經》的內容要緊跟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克服學生的不良習慣。

2.加強有效教學與管理。我們的特色讀本還有待于深入研討,探索階段性小結,從讀本的編寫到課堂教學都要提高質量,及時整改。

3.完善評價體系。課程實施的評價體系是個復雜而又綜合的問題,如何做到定性與量化的統一,短期行為與長期行為的統一,局部評價與整體評價的統一,需要深入地進行探討。

參考文獻:

[1]邱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在德育活動中的運用[J].成功:教育版,2011(7).

[2]李健.小學德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5(34).

[3]魯春霞.行為習慣三字經 塑造學生好習慣:德育校本教材成功運用案例[J].科學咨詢,2017(4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财经| 铜陵市| 武山县| 共和县| 封丘县| 阿坝| 南投市| 图木舒克市| 青阳县| 宁明县| 永丰县| 临漳县| 北海市| 武穴市| 广宗县| 安吉县| 黎川县| 甘洛县| 久治县| 华蓥市| 鹤岗市| 峨眉山市| 班玛县| 昆山市| 商水县| 石首市| 宕昌县| 泽普县| 葵青区| 临江市| 米脂县| 通河县| 卓资县| 自贡市| 涟水县| 彭水| 邹城市| 怀来县| 揭东县| 阿拉善盟| 襄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