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重啟:大災變后如何快速再造人類文明(修訂版)
- (英)劉易斯·達特內爾
- 907字
- 2021-01-29 11:31:55
后末日時代的氣候
我們的城鎮逐步衰敗,并不是幸存者們將要見證的唯一轉變過程。
自工業革命以及煤炭、天然氣和石油相繼得到開采以來,人類一直在狂放地從地下挖出過去歲月里積累的化石能源。這些化石燃料由古代森林和海洋有機體的腐敗殘骸演變而來,是大量的碳構成的易燃物質:其化學能源是自億萬年前照射到地球并被捕獲的陽光。這些碳原本來自大氣層,但是問題在于我們燃燒得太快,短短100來年的時間,幾億年之間被固化的碳便通過我們的煙囪和汽車排氣管被重新釋放回了大氣層。這個速率遠遠超過了行星碳循環系統重新吸收自由二氧化碳的能力,因此今天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比18世紀初高出約40%。二氧化碳水平升高的后果之一是,來自太陽的熱量由于溫室效應被留在地球的大氣層中,引起全球變暖,又繼而造成海平面上漲,并擾亂全球氣候模式,在一些地區催生更加頻繁和嚴重的季風性洪水,而在另一些地區引發干旱,對農業造成嚴重影響。
隨著技術文明的崩潰,來自工業、集約型農業和交通的排放會在一夜之間停止,而小型幸存者群體造成的污染隨即會降低到幾乎為零的低水平。但是哪怕排放明天就停止,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里,這個世界還是會對我們這個文明已經噴發出的巨量二氧化碳做出反應。我們當前正處于遲滯期,這顆星球仍在回應我們對它的平衡狀態施加的猛烈沖擊。
緊隨災難之后的幾個世紀內,由于地球物理系統內已經積攢下來的慣性,后末日世界有可能經歷海平面高達數米的抬升。如果變暖還會造成更進一步的后果,如富含甲烷的凍土層消融或者冰川的大規模融化,影響還會更加糟糕。盡管二氧化碳水平在災難之后會下降,但還是會穩定在一個實際上已經被抬高的數值上,幾萬年之內都不會回到工業革命之前的狀態。因此,在我們乃至之后的文明的時間尺度上,地球這次被迫升溫實際上是永久性的,我們目前這種沒心沒肺的生活方式將給繼我們之后這個世界的棲居者留下一筆漫長而黑暗的遺產。對已經在為了生存而奮斗的幸存者來說,后果就是氣候和天氣在幾代人的時間里繼續變化,一度肥沃的農田毀于干旱,低海拔地區水患嚴重,熱帶病更加流行。在我們的歷史上,區域性氣候的改變曾經造成文明的突然崩潰,而不斷發展的全球性氣候變化很可能會挫敗脆弱的后末日社會的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