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日薄西山
- 我老爹是鄭成功
- 比目魚
- 2042字
- 2021-03-13 19:56:49
第181章 日薄西山
晉王李定國對蜀王劉文秀的不公,引起了朝臣的一片嘩然,
延臣金簡等就上疏進諫道:
“內患雖除,外憂方棘,伺我者方雁行頓刃,待兩虎之一斃一傷以奮其勇;而我酣歌于漏舟,熟睡于積薪之上,能旦夕否乎?”
劉文秀對局勢的危險有清醒的估計,他在追逐孫可望的過程中,注意收集孫可望部下兵將,多達三萬余人,加以改編訓練,打算用于守衛同清軍接境地區。
他的豁達大度收到的效果非常明顯,
孫可望雖然叛變了,跟著投降清朝的不過幾百人,而且沒有一個重要將領。
這說明原先尊奉“國主”的大批將士在關鍵時刻是識大體的,不應心存畛域,加以歧視和打擊。
可是,李定國卻缺乏廣闊的胸懷,采取了一些歧視原屬孫可望部下將士的錯誤做法,
比如“以收獲孫可望之兵名曰秦兵,滇省舊兵名日晉兵”,
“由是孫可望之兵心懶矣”。
據記載,劉文秀追趕孫可望至貴州后,由于孫可望事先逃走,劉文秀就留在貴州從事善后事宜,重點是穩定內部,防止清軍乘釁進犯。
事情剛有頭緒,李定國卻向永歷帝建議召回劉文秀。
見面之后,永歷帝本應慰勞一番,卻一開口就質問孫可望是怎樣逃脫的。
劉文秀回奏:“彼時殺敗孫可望之際,不料他走小路。臣帶多兵只從大路追去……”
永歷帝沉默了很久才說道:“若捉不住,原也不宜追他。今追之不獲,反激之投他處,恐滇南之禍不遠矣?!?
朱由榔這一番話簡直是語無倫次,什么叫“不宜追他”?
難道在交水之戰后,讓孫可望返回貴陽重整兵馬,他還可以充當云南的屏障嗎?
劉文秀穩定貴州、四川、湖廣一帶功勞很大,
李定國和永歷帝把他和主要將領召回昆明,使劉文秀的善后工作未能有效進行已是重大失誤,對劉文秀的亂加指責更使他心灰意冷。
劉文秀的被召回,意味著被解除兵權,朝廷在晉、蜀二王之間已明顯地倚重李定國,一些目光短淺的舉措又使劉文秀深為不滿。
他內心非??鄲灒踔了较聦θ苏f:“退狼進虎,晉王必敗國?!?
劉文秀把李定國比作孫可望第二,自然是失之偏激,但他對定國大權獨攬和處事不當表示反感大體上是正確的。
這以后劉文秀日趨消極,“凡大朝日始上朝一走,常朝日俱不去”,
“將一切兵馬事務悉交護衛陳建料理,亦不出府”。
不久后,劉文秀發病臥床不起,永歷帝和李定國都曾去探望,再三寬慰,派醫調治。
但心病無藥醫,1658年的四月二十五日,劉文秀郁郁而亡。
臨終前,劉文秀上遺表云:
“北兵日逼,國勢日危,請入蜀以就十三家之兵。
臣有窖金一十六萬,可以充餉。臣之妻子族屬皆當執鞭弭以從王事……此臣區區之心,死而猶視者也。”
劉文秀在病危之時對國家大事仍縈繞于心,
所提建議都是從大局出發,不僅不贊成歧視原大西軍部分兵將,還主張應該同以原大順軍為主體的夔東十三家兵馬緊密團結,共赴國難。
言外之意,是對李定國執掌朝廷大權后在用人行政上的失誤提出了批評。
劉文秀是永歷朝中,地位僅次于李定國的人物,他郁郁而亡之時,正執清軍大舉進攻的檔口,聽聞他的死訊后,明軍的士氣為之大沮。
總之,李定國的氣節與軍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永歷朝廷里蠅營狗茍的小人多的是,與之映照下,李定國宛如天空皓月,
但他的政治能力實在是不行,擔憂忠心耿耿的劉文秀會成為孫可望第二,以致屢出昏招,看人的眼光也不怎樣。
李定國的看人的眼光,還體現在用人不當上,
永歷帝被接到昆明后,李定國任命親信金維新為尚書兼左都御史,執掌朝政,
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是有名的奸佞之徒,他因為玩弄權勢,貪贓枉法被抓,卻被金維新赦免,遂得以復用,
從此金維新便以馬吉翔為外援,票擬閣臣由他一人說了算,從不問別的朝臣,進而以權謀私,打壓異己,導致朝堂一片混亂……
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清軍來襲的時候,永歷朝的軍隊會變得如此的不堪一擊了。
而且清軍不驕不躁,在三路大軍會師貴州后,并沒有繼續向云南進軍,而是一邊休整,一邊整編歸降的明軍、派官員治理新征之地。
所以目前的云貴戰場,暫時出現了和平的局面,
但誰都知道,當清軍休整完畢后,再次出擊時,必是雷霆之勢,明軍將要如何才能抵擋?
……
“日薄西山!”
當眾人談起永歷朝的現狀時,心中都升起這四個字。
可惜廣西、廣東都被清軍占領,鄭就算想派兵增援,也是望塵莫及,只能寄希望于此次北伐能大獲成功,將清軍的主力吸引過來了。
雖然鄭軍的大部分將領都對永歷朝無感,但沒有任何人愿意看到朝廷正的被清軍所覆滅。
六月,鄭成功率大軍經舟山進抵羊山(今大洋山,位于寧波灣,屬崎嶇群島),
此島嶼呈螺旋槳狀,東西走向,是“海道必由之路”,“南至定海,北至吳淞,皆一潮可到,蓋江、浙之交界也”,
不過羊山雖然是江浙門戶,海防要地,但島嶼較小,且已荒廢,鄭錦便派人去請鄭成功移師來泗礁山島,
但鄭成功并沒有來,而是從羊山派兵進攻舟山定海城,
原來,清軍去年以來又派人進駐了舟山主島,重修了島上本被他們拆毀的定海城,且修鑄了一座炮城,駐扎了兩千余士兵,船只百余艘。
因此,在鄭成功看來,在進入長江前,必先將定海城拔除,以解決后顧之憂,又制造了進攻浙江寧波府的假象,吸引江蘇、浙江清軍來援。
鄭錦原本就曾請為先鋒攻打此城,不過鄭成功因出于要大舉進攻、迷惑請軍的考慮,便沒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