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1章 一場虛驚

  • 好漢劫
  • 清徐艾谷
  • 2389字
  • 2021-03-05 07:54:31

第三一章:一場虛驚

楊志急得大叫:“史員外,你我遠日無仇,近日無恨,如何要綁我?”

“你休叫屈”,史員外聽得楊志叫喚便進來了,“張放雖與我從小交好,可自其父叛逃夏州,朝庭便將將其家眷,羈縻隨州。后來聽說夏國國主派人用偽詔將其家眷接到夏州。我與那張放更無瓜葛,你此番前來,似有隱情,必要查清,還我清白,免得讓人告發(fā),惹上官司”。

楊志忙辯解道:“我與張放也是萍水相逢,并無隱情”。

“呸,你這后生,長的寒磣,一看就不是甚么好鳥,說不定是黨項人的眼線,來打探消息。俺可不是好哄的,今日便將你這鳥人解到縣衙大堂,先打你八十軍棍,保證你哭爹喊娘,有啥說啥”,史員外氣勢兇兇的。

“冤枉呀,我冤枉”,楊志連連叫屈。

“你打聽俺家史進做甚?看你不是奸細,也是個人販子。年紀輕輕不學好,騙吃騙喝,偷雞摸狗,讓官家好好管管你”。

不由分說,史員外便叫幾個莊客將楊志抬上牛車,直奔縣衙。

到了華陰正衙,正逢那華陰縣知事鄭高坐堂,史員外便遞了本狀。

鄭高看罷,便叫將疑犯帶上。

楊志被五花大綁,押上堂來,大叫道:“我冤枉”。

卻聽那縣知事大笑道:“楊兄弟,如何是你?”

楊志仔細一看,那縣知事正是秦州府提轄鄭高。當初西夏兵進犯熙河時,楊志便和秦州提轄鄭高,在城門口將混入城中的撞令郎活捉,從而保障了秦州精銳熙河設(shè)伏抗擊西夏人。

今日相逢,著實意外。鄭高即叫縣尉與楊志松綁,并設(shè)座敬茶。

史員外在旁邊傻眼了。

“鄭大哥如何在這里?”楊志有些納悶。

鄭高道:“灑家也是奉朝庭調(diào)令,來到華陰縣補缺,才到三天,便遇著楊兄弟”,因為楊志幫著活捉撞令郎,因此鄭高對楊志印象特別好。

“聽說楊兄弟做了延州團練使,如何卻到敝縣?”鄭高問道。

“一言難盡”,楊志便把在延州隨防御使種諤,綏德城大敗西夏人,結(jié)果反遭非議,無奈走脫之事說了一遍。

鄭高聽了,連聲嘆息道:“官家只想息事寧人,委屈求全,卻不知西夏人得過進尺,貪得無厭“。

“那些文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反嫌武將惹事,甚時才能打出漢人威風”,楊志有感而發(fā)。

鄭高拿起本狀,問道:“史員外告你與叛賊張放不清不白是怎么回事?”

楊志便把自己為給楊懷玉報仇,到卓啰城找花狐貂,路上救了張放張老爺,張放報恩,又屢救自己于危難之中,一五一十說了一遍。

“原來如此”,鄭高道:“此事怪不得楊兄弟。史員外也是怕惹上麻煩,說不清才來縣衙撇清干系,你休怪他”。

這史員外的警惕性還挺高的。

此刻史員外見新來的縣知事與楊志是舊相識,便有些惴惴不安,聽的鄭高所言,忙道:“老漢多心了,楊兄弟恕罪”,便叫莊客將楊志的寶刀還與本人。

“即是誤會,就不要再提了”,楊志也大人大量。

史員外知趣,便告辭退下。

鄭高便讓楊志暫住府中,兩人便常說些英雄逸事,甚是投緣。

又過了三五日。

鄭高與楊志正在堂上閑聊,忽見縣尉帶上一人道:“知事老爺,此人主家被少華山匪徒劫掠上山,特來舉告”。

“你那主人家姓甚名誰?從何而來?從實講來”,鄭高打著官腔。

“回知事老爺,我家主人本是黨項人,原是綏州監(jiān)軍,后感延州防御使種諤老爺教化,獻城投降。因此功勞,朝延傳下圣旨,授我家主人為左監(jiān)門衛(wèi)上將軍,正要上東京汴梁赴任,不想初到貴地,便被少華山上強人使了迷藥,活捉上山。小人僥幸逃脫,故來衙上求知事大人救救我家主人”,那隨從心有余悸。

“莫非是蒐名山?”楊志脫口而出。

那隨從點頭稱是。

鄭高道:“楊兄弟認識此人?”

“同在種大帥手下,雖不太熟,不過也知道他的一些事,此次綏德城之戰(zhàn),也多虧他無二心。只是想不到如此虎將,怎會陰溝里翻船,被幾個山賊抓了”,楊志應(yīng)道。

鄭高道:“即然降宋,朝廷授予高官,便是宋臣。如今在華陰地界失陷,本官須得盡力相救。楊兄弟不是外人,此事須得你幫忙出主意”。

“少華山上的幾個強人,我早有耳聞,愿上山說服山大王,放了蒐名山”,楊志胸有成竹道。

鄭高見楊志肯幫忙,滿心歡喜,只是那少華山上的山大王依山據(jù)險,聚積有五七百嘍啰,前任知事曾出三千貫賞錢召人捉拿,卻無人敢應(yīng)。后來前知事上報華州知州,派遣千余衙役捕快,圍山剿匪,結(jié)果損兵折將,無功而返。

鄭高初任華陰縣知事,早聽說那強人占山為王,橫行鄉(xiāng)里,尚未派人征剿,便已發(fā)愁。

鄭高便有些猶豫,怕楊志有些閃失。

“救人如救火,若遲了只怕那蒐名山被點了天燈”,楊志看過《水滸》,知道那少華山幾個有名的山大王,因此好奇,便想去會會。

鄭高只得應(yīng)允,便要差點衙役捕快。

“要人幫忙,也算不得好漢”,楊志便告辭鄭高,離了華陰縣衙,直奔少華山。

剛進山谷,一聲梆子響,沖出一群嘍啰兵,擁出一個山大王,細臂長腰,跨下銀鬃馬,手中大鐵槍,喝道:“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若要打此過,留下買路財”。

楊志一聽便覺得好笑,這臺詞聽得好耳熟。

那山大王見他未被嚇倒,反倒懵了,“你給俺站住”。

楊志便想套近乎,“這位兄弟麻腰細桿,莫非是白花蛇楊春?”

那山大王笑道:“甚么白花蛇,黑花蛇的,俺乃鐵槍徐亮,江湖上多傳俺的大名,你不知乎?”

咦,怎么對不上號,少華山上的山大王不是神機軍師朱武、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嗎?怎么變成了鐵槍徐亮,莫非是施耐庵老先生寫錯了?

盡信書不如無書。自以為不動刀兵,耍耍嘴皮子,便能救出蒐名山,沒想到這山大王不是朱武一伙。

當初吹牛放了大話,到現(xiàn)在只能硬著頭皮,隨機應(yīng)變了。

“久仰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三生有幸。青面獸楊志,路過寶地,前來拜山”,楊志想緩解一下氣氛,順便打聽一下蒐名山的生死。

“放廢話,留下買路財,趕緊滾,老子可沒聽說過什么青面獸”,這徐亮疑心挺重,他怕楊志是官家的密探。

看來說好話也沒有用了,干脆動武吧。

楊志便一抖手中寶刀,“山大王,我可沒什么買路財,只有一把寶刀,不知道你有沒有本事把它拿走”。

徐亮遠遠的看見那寒光如電,便知是把寶刀,大槍一挺,喝道:“少廢話,拿過來”。

楊志再不搭話,舉刀便剁。徐亮舉槍相迎,戰(zhàn)了十多回合,聽得有人叫道:“這不是楊志大哥嗎?如何在這里?”

楊志回頭一看,不由一愣,怎么會是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酒泉市| 宁波市| 大余县| 铜陵市| 阿瓦提县| 江西省| 荆州市| 翁源县| 昂仁县| 普洱| 托克逊县| 洱源县| 扎囊县| 玉屏| 玛曲县| 忻州市| 阳原县| 宝坻区| 金沙县| 大理市| 石景山区| 金塔县| 韶山市| 芜湖县| 多伦县| 毕节市| 朝阳县| 西盟| 郴州市| 深州市| 平安县| 交口县| 西林县| 桓仁| 光泽县| 东乌珠穆沁旗| 图们市| 芦山县| 阜新| 土默特左旗| 上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