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草原的黎明

就在薩拉丁把十字軍打得節節敗退的時候,東方各小部族開始了兼并之旅。瑪麗亞到達君士坦丁堡的第二年,1189年,二十一個部族的代表共同將二十八歲的鐵木真尊為“可汗”。

這時,已經到了一個個小部族無法獨立生存下去的時代了。

作為小部族聯盟首領,家世不能太好。鐵木真之前并沒有可汗稱號,比他家世好、出身高貴的人有很多,而他之所以被代表們選中,就是因為局勢有變時,能很簡單地罷免他。

但是,鐵木真卻很熱衷于自我防衛,此時,他把自己的汗號定為“成吉思”。

“成吉思”有“強力”“大海”“光明”等意,即使從嘴里吐出這些詞匯也會讓人不由自主地心生畏懼,他用別人不敢擅用的“成吉思”做汗號,是一件非同尋常的事。

汗位原來沒有那么光彩奪目,老輩人都不愿意坐,認為那只是個干雜務的角色罷了。把它變成至高無上的權威職位的是鐵木真。像所有的英雄豪杰一樣,他也喜歡只有自己才能享受的稱號。“成吉思”這個稱號是屬于他一個人的。

不過,人們仍舊稱呼他為“鐵木真”,而他卻喜歡人們叫他“成吉思汗”。在羽翼未豐的時候,只能忍受著人們稱他“鐵木真”,但后來稱呼他“成吉思汗”的人逐漸多了起來。

到二十八歲為止,還只是鐵木真的他,對敵人強硬,對自己人溫和。雖說人們對這個汗位并不很看重,但他能當選到底還是因為他的好人緣,這種好人緣就是他的武器。


鐵木真幼年時就失去了父親。

游牧民族的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都是從年長的親屬那里學習各種生存本領的,最可靠的人當然就是父親。而他父親早早地離開了人世,鐵木真的童年命運只能用悲慘來形容。

他曾經被泰赤烏部的塔兒忽臺乞鄰禿黑抓獲,差點被殺,幸而在千鈞一發之際逃脫了。

這種逸事可能有后人夸飾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部分事實。

即使是貧困的名門子弟,也容易成為敵人攻擊的目標,因為不知道他們具有多大的潛能。鐵木真被泰赤烏部算計,受到了種種迫害很可能是事實。雖然我們不能完全相信書上的記載,但發生類似的事情是完全有可能的。

這個時期,鐵木真的靠山是亡父的盟友克烈部的脫斡鄰勒汗。由于克烈很強大,所以得到它支持的鐵木真是安全的。雖然這個時期克烈部有內部紛爭,但脫斡鄰勒汗基本上控制住了局勢。

不過,雖然鐵木真得到了亡父盟友脫斡鄰勒汗的支持,但他卻深知對脫斡鄰勒汗不能掉以輕心。如果自己變得比脫斡鄰勒汗強大,會發生怎么樣的事情呢?數年后鐵木真就深切體會到了。

鐵木真即汗位前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妻子孛兒帖被蔑兒乞部搶走,后又被奪回。鐵木真的母親本來應該嫁入蔑兒乞部,卻被鐵木真的父親搶了過來。鐵木真妻子被掠,可以說是鐵木真替父親遭到了報復。雖說鐵木真幼時就已與妻子訂婚,但直到那時才真正算是他們的新婚時代。

鐵木真決定正式向脫斡鄰勒汗求助,就是為了從蔑兒乞人那里奪回妻子。

安答是相互交換禮物結成盟友的人。對鐵木真來講,脫斡鄰勒汗是父親的安答。而鐵木真在這次戰爭中還動用了自己的安答,他就是札答蘭氏的札木合。據說鐵木真和札木合在十一歲時就結成了安答。

當時,札木合送給鐵木真一個狍子髀石,鐵木真送給札木合一個銅灌髀石。髀石是蒙古人用來打兔子的東西,但孩子們常用來拋擲玩耍。他們互贈的禮物都充滿了孩子氣。

鐵木真為了奪回妻子,得到了父親的安答和自己的安答的援助。這兩人對鐵木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人物,這時他們救了鐵木真,但后來卻又展開了殊死對決。鐵木真正是打敗了這兩人才成為草原的霸主。

打敗蔑兒乞的年代,史書中沒有記載。不過,在這場戰斗期間,鐵木真的長子出生了。

孛兒帖被搶時已經懷孕,她生出的長子取名為術赤,意為客人,雖說人們有種種猜測,但這種取名,也可以說是從一個角度證明了她的清白。

安答札木合為鐵木真的勝利和孛兒帖的歸來感到高興,他們一起睡覺,一起喝酒,這樣的情況持續了一年半,可見他是何等歡喜。

酒是草原民族喜愛的馬乳酒,鐵木真、札木合都很喜歡這種酒。鐵木真家族因酒喪生者很多,即使這樣他們依然嗜酒如命,他們覺得沉醉,是與神靈交融一體的神圣時間。

醉后的鐵木真會大聲地呼喚,呼喚蒼天,呼喚賜予自己恩惠的神靈。

戰勝蔑兒乞時,鐵木真呼喚的神靈是:

“神圣的不兒罕山!

“神圣的不兒罕山啊,你救助了我們如螻蟻一樣的生命。今后我要祭拜不兒罕山,向不兒罕山祈禱!請你不要忘記鐵木真一族!”

他一天數十次地呼喚不兒罕山的神靈,連札木合也感到了厭煩。

“鐵木真,知道了。你就暫且忘記不兒罕吧,快來痛飲美酒吧。”札木合曾經這樣說道。

“胡說八道,沒有不兒罕,喝酒有什么快樂可言!”鐵木真即使喝醉了,也會手舞足蹈地叫嚷著為不兒罕干杯。

自從戰勝蔑兒乞以來,仿佛沒有不兒罕,天都不會亮。鐵木真周圍尤其如此。一直以來他們雖然祭祀著各種神靈,但自從戰勝蔑兒乞后,不兒罕山神的地位就特別突出了。

不兒罕是山名,不知為什么在世界各地祭祀山神的例子很多,大多都很靈驗。不過這種靈驗似乎只是局部的,比如說不兒罕對鐵木真一族來說很靈驗,但對蔑兒乞人來說,豈止是不靈驗,甚至會帶來災難。

在神話中,札木合所屬的札答蘭氏和鐵木真擁有共同的祖先。所以說,不兒罕山神應該也不會給他不好的影響吧。

“有沒有不兒罕,跟我沒有什么關系。”無神論者札木合這樣想。

札木合和鐵木真最親密的時期就是戰勝蔑兒乞部之后的那段時間,那之后一年半的時間,兩人都在同一塊土地上宿營。這期間兩人的關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因為他們兩人都成了統率一兩萬部眾的首領。

有天晚上,札木合聽到自己的部眾中有人在呼喚不兒罕。呼喚神靈的名字絕不是壞事情。在對蔑兒乞作戰時,這個神保佑了他們。最近從鐵木真部眾的營帳中能不斷聽到這個神的名字。然而,現在聽到的卻是從自己的陣營中發出來的。

鐵木真或許沒有什么特別的用意。

但是,一旦兩軍對壘,現在札木合陣營中禱念不兒罕的人會不會臨陣倒戈呢?這樣的人好像有兩千多。

“啊,不兒罕喲。”

那首歌響起來了,是稱頌不兒罕山的歌。

唱歌的人或許并不是不兒罕山神的皈依者,可能只是喜歡這首歌的曲調,或只是欣賞它的歌詞而已。

不兒罕,翠綠的高山

不兒罕,我心中的山

不兒罕,我心中的河水流淌

不兒罕,清澈地流淌

札木合以前沒有特別留心,現在他側耳傾聽起來。

“也沒什么嘛。”他嘟囔著。

這首歌曲中沒有什么蠱惑人心、讓人熱血沸騰的東西。高聳的青山只會讓人心情寧靜、平和,不是讓人瘋狂的東西。札木合聽完后,放下了懸著的心。

不兒罕歌中也不像有什么咒語,只是很平緩的曲子再配上軟綿綿沒有什么力量的歌詞而已。

漸漸地,札木合有些嗤之以鼻了,原以為鐵木真會更聰明一些,沒想到不過如此。以往對鐵木真還有些敬畏之心,現在看來似乎是被他那些煞有介事的舉動給欺騙了。

鐵木真的聲音優美、渾厚,仿佛從腹腔中發出來的一樣,不兒罕之歌由鐵木真唱起來就好像施加了魔力一樣,讓人感到雄渾莊嚴。連交往多年的札木合,也覺得唱歌時的鐵木真與平日判若兩人。

不過,不兒罕之歌從札木合自己口中唱出來,就失去了所有的魅力,變成了一首普通的歌曲,這讓他明白鐵木真到底還是與眾不同。

鐵木真的言行,讓人覺得他不過是個依賴不兒罕之神的庸才。

然而,鐵木真這么做恰恰只是為了麻痹札木合,以備將來一決雌雄時讓他掉以輕心。

鐵木真一開始就把札木合當作了命中注定的競爭對手,為了使他放松警惕,他故意裝得很愚鈍。鐵木真和札木合的爭斗后來持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但直到最后,札木合都認為鐵木真只是個一味依賴神靈護佑的人。


一年半的情投意合、形影不離后,札木合和鐵木真開始了長期的分離。事情起因是這樣的:有一次,在遷移時,札木合對鐵木真低聲私語:“安答啊,你看,如果把營地扎在山坡上,牧馬的人就可得到便利;若是駐留在河灘里,放羊的人就能讓羊吃得更飽。你說是吧?”鐵木真一時沒能琢磨出他的意思,就向母親訶額侖請教,他妻子孛兒帖搶先解釋道:“不要下馬繼續前進吧,札木合安答可能已經厭惡咱們了。說不定他會殺掉我們的,札木合安答就是這種人。咱們就在這里和他分別,連夜趕路吧。”其實,當時草原牧民貧富分化,富裕牧民和貴族馬群較多,貧苦牧民則只有一些羊和羊羔。札木合認為,傍山而營,牧馬者和馬群可以在帳房附近活動,行動方便;臨澗而營,牧羊者可以和羊群在一處,羊群有吃有喝,飲食便利。兩類牧民不宜合在一起,因此其中含有“分則兩利”之意。

這就是兩個安答的分手經過。

游牧民族的女性說話很有分量,因為在游牧生活中,女人和男人一樣勞動。而且在游牧時,人們很重視她們的直覺,她們的直覺往往是正確的。鐵木真一族也是這樣,在選擇繼任者等重要事情上,她們都會積極地提出意見。

當她們認為自己是正確的時候,莫說對男人,就是對一族的長老也不會客氣,因為她們相信講出正確的意見更重要。

在一年半的“蜜月期”后,依照孛兒帖的話,鐵木真與札木合分手了,不過他們只是不再共同行動了而已,并沒有成為敵人。

鐵木真登上汗位時,正是與札木合關系很微妙的時期。此時他稱自己為成吉思汗。聽到這個消息后,札木合道:“成吉思?什么呀,不知所云的名稱。對了,大家一起跳舞時,有時或許會喊成吉思、成吉思,不過誰也不知道這究竟是什么意思。真可笑,像他平日為人一樣,這是個令人費解的名稱。”

后來,札木合比成吉思晚十二年稱汗時,他選擇的稱號是中規中矩、沒有任何創意的“古兒汗”。

古兒汗意為“眾汗之汗”“普眾之汗”。這是一個很老套的稱號,已經有很多人號稱“古兒汗”了,與他時代相近的西遼君主就代代號稱“古兒汗”。它不像成吉思汗那樣,是能夠獨享的稱號。

無論如何,對于鐵木真的即位,札木合禮節性地表達了祝賀之意。首先,能夠被二十一個部族推選,本身就是值得祝賀的事情。札木合覺得雖然當選的不是自己,但自己安答成為可汗總是一件好事。

從那以后,兩人雖然一直沒有在一起,但人們都知道他們是從少年時代開始的安答,他們也不否認這一點。

但是,兩人都意識到對方的存在,認定對方是自己的競爭對手。

鐵木真和札木合可謂是棋逢對手,無論部下的人數,還是馬、羊的數量,方方面面都大致相同。實際上過去鐵木真稍占上風,但這些年札木合明顯追趕上來。

鐵木真是一個務實的人,卻總被人誤認為是浪漫的人。

在選用人才時也是這樣。他手下的很多人會莫名其妙地被他賞識,然后確立起一生的主從關系。對于臣下而言,自然是一種幸運;但從君主的角度來看,似乎太隨意了一些。

實際上,那都是鐵木真經過細心考察后做出的決定,而被選用的人或許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點。

成吉思汗手下有八大功臣,這八大功臣分為“四駿”和“四狗”。在鐵木真即汗位之前就跟隨他的只有四個人。

“四駿”之一的博爾術是鐵木真在草原上偶然遇到的。

“我的馬逃跑了,你能幫我找找嗎?”鐵木真問道。

“啊,行吧。它是不是棕色的,鼻子的白紋上有一道斜斜傷痕的家伙?”

“是啊。”

“它向森林去了,要追的話至少需要兩天。”

“你真像個盜馬賊,對這匹馬知道得這么清楚。”

“我本來想要這匹馬的,可是卻無法制服它。而且我覺得馬的主人可能就在附近,同樣也難以對付。不過,去找它倒是很有意思。”

這就是博爾術和鐵木真的第一次見面。

博爾術用了三天時間為鐵木真找馬,找到馬后鐵木真直接將他羅致部下。這類事情,很容易讓人覺得鐵木真在用人方面的隨心所欲,而博爾術則屬于幸運者。

其實,在找馬的過程中,鐵木真已經進行了仔細的觀察,對博爾術巧妙的人際交往能力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這是典型的鐵木真式的選才方法。


或許有人覺得部族首領花費好幾天時間去尋找逃馬、盜馬有點不可思議,可在草原這卻是極其尋常的事情。由此可見,馬在草原上受到了何等的重視。

盜馬賊被認為不僅僅是盜馬,更大的目的是破壞草原的秩序。若想向對方表明敵意,偷盜對方馬匹是最簡捷的方法。在草原上,如果燒毀牧馬場,會被視為是足以處死的大罪。

鐵木真和札木合命中注定的爭斗,也是由盜馬賊引發的。

札木合的親弟弟給察兒搶了鐵木真的牧馬人拙赤答兒馬刺的馬群。本來,如果雙方不想爭斗的話,可以選擇和談、賠償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但拙赤答兒馬刺是一個桀驁的牧人,他找到了給察兒并立即射殺了他。

這是最典型的引發部族戰爭的例子。

只不過以往各種糾紛的規模都較小。當然,如果是在一千年前,匈奴的大軍曾經覆蓋過這片土地,但他們沒有留下記載,了解他們的歷史只能憑借傳說。

被視為蒙古祖先的“蒼狼”精靈時代并不遙遠,高祖父那輩人的足跡清晰可尋,從神話世界飄然降落到現實世界中。

給察爾被殺,拉開了這部嶄新敘事詩的序幕。被殺的一方召集了人馬,宣誓報仇。

而殺人的一方,準備工作似乎略顯遲緩。給察兒的哥哥札木合大概從給察兒搶馬時就做好了準備。不過拙赤答兒馬刺的出現比預期的還要快,殺了給察兒更是意料之外。

這場著名的戰爭,在后世流傳著不同版本,但大多是借用陣形名稱稱之為“十三翼之戰”。也就是十三個軍團形成的“翼”,雖然具體的組織結構不得而知,但足見鐵木真的軍容之盛,已經能夠組成十三翼了。

這場戰爭,札木合準備充分,兼之殺弟之恨,因此斗志高昂,鐵木真一方非常被動。

不過,由于沒有留下確切的記錄,人們眾說紛紜。甚至就連誰取得了勝利都不是很清楚。據官修的《元史》和波斯語《史集》所講,是鐵木真取得了勝利。而《元朝秘史》則記載鐵木真戰敗,并逃到了斡難河的山谷間。

這些記述看似相互矛盾,不過各有其事實依據。

鐵木真在斡難河的山谷間重整殘兵敗將。

過了幾天,不斷研究戰局的鐵木真突然喊道:“我們勝利了!”

他這樣說并不是為了鼓舞士氣低迷的部下,而是找到了現實的理由。

原來,獲勝的札木合為了給弟弟報仇,對抓獲的俘虜施以私刑。他把抓獲的七十多名鐵木真部下捆綁起來,投入沸水鍋中活活烹死,這實在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人間地獄。而且,札木合還強迫那些偶然跟隨他、關系并不牢固的人一同觀看這幕鬼哭狼嚎的地獄圖景。

“我們又不是鐵木真的人,為什么被強迫看這些?”對被逼觀看施刑場面感到不快的人,離開札木合陣營后,紛紛與鐵木真一方聯絡,表達了親善之意。

這些人當時只是因為札木合的弟弟被殺趕來幫忙的。如果鐵木真提出請求的話,很可能也會投靠過去。由于鐵木真是大汗,他必須先向推舉自己的二十一個部族的首領打招呼,因此向他們的請援就晚了一步。他們開始并不知道札木合的弟弟在被殺前做了什么,如果知道搶馬之事的話,可能有些人就不會來幫助札木合。

札木合活烹七十多名鐵木真部下之事,在《元朝秘史》中有記載。但是在波斯語史料中,烹煮俘虜的卻是鐵木真,因為他想震懾人們,迫使大家投奔他。

不過這種說法很值得懷疑,因為跟隨殘忍的主人是一件危險的事情。爭相投奔這樣的主人,即使在蒙古也是不太可能的。

原來跟隨札木合的兀魯兀惕部的主兒扯歹、忙忽惕部的忽余勒答兒、晃豁壇部的蒙力克等,后來都率領自己的部族投奔了鐵木真。如果說戰爭的勝利以戰后陣營的人數來決定的話,那么從結果上看,鐵木真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鐵木真甚至已經沒有必要親自上戰場了,札木合軍在他的眼前瓦解了。

“想和孛兒帖一較高下啊,比刀槍相對的戰爭還困難。”鐵木真搖頭笑語。

鐵木真的妻子孛兒帖特別討厭札木合,鐵木真和札木合疏遠,孛兒帖的規勸是原因之一。札木合所說的在山的附近和河的岸邊休息,被孛兒帖解釋為讓牧馬人和牧羊人分開生活,因為兩者是水火不容的仇敵。

而鐵木真只是佯裝日久生厭、合久必分的樣子與札木合分手的。

“你呀,本來有很多次機會除掉札木合,都讓它們白白溜掉了,結果反而受到他的進攻。”

這段時間孛兒帖總愛這么說。實際上,鐵木真、札木合都一直在考慮作戰的事情,只不過時機沒有成熟而已。


鐵木真的世界從幼年時代起逐步擴大,他對拓展自己的世界非常熱心。雖然現在還不知道自己的世界能發展到多大。但無論怎樣,他都要占據它的中心位置。

要知道世界有多大,只能向那些知道的人打聽。

這時候,碰巧商隊來了。以往沒有商隊來到這里,有什么想要的東西,必須到遠方去買,或者依靠搶掠這種原始的手段。但是這么做的話,很快會遭到報應,商人將不再前來,沒有比這更糟糕的事了。因此,游牧人對商人都很尊重。

鐵木真喜歡向商人詢問,商人口中的就是他的世界。如果他強大了,他的世界也會相應地擴大。

這種想法總讓鐵木真激動不已。與札木合的戰爭對他來講早已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了。札木合知道的事情,他也知道。他要憑借“力量”成為更廣闊世界的主人,他要掌握更新鮮的事情。

“這附近的那個家伙很有頭腦,卻總愛裝傻,好像什么都不懂,其實什么都明白。”一個名叫達達馬斯的商人如此嘟囔著,他一般一次只帶一袋商品來交易。可今天他帶著孩子、三匹馬和五個袋子來了。

“你在說什么夢話呢?哦,今天五袋啊,不過,現在不很景氣呢。”鐵木真在自己的帳篷前,晃著馬鞭下了馬,心里盤算著要給每個戰死的、負傷的部下以獎賞。

“今天我有急事,錢可以下次再付。”達達馬斯板著臉說著。

好像很有緣分嘛,鐵木真這樣想道。雖然他沒有成為自己的部下,但可以不斷讓他從外面帶來一些消息,這有點像博爾術。博爾術、達達馬斯,他們都是鐵木真走向未知世界的向導。

“那就多謝了。你和札木合做買賣嗎?”鐵木真問道。

“札木合付錢不爽快,沒法和他做生意。”說著,達達馬斯笑了。

付錢的問題在草原上很重要。大概誰都是如此吧,勝利時花錢大方,戰敗沒有錢時則很艱難。達達馬斯嘴上不說,但心里看好鐵木真。他平時只帶一袋商品,而此時卻帶來了五袋,而且說可以以后付賬。

這段時期,鐵木真是被人們稱為鐵木真還是成吉思汗并不清楚。但無論如何,在被稱作蒙古的這么一個地方,他作為一個小集團的首領,靠著帶有掠奪性質的活動養活著一族人。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的雙腳開始邁向故鄉之外的地方。

“想了解世界嗎?向中國的賢者打聽就行。”達達馬斯總愛這么說。

他所說的中國,原本生活在沙漠中,正式的國號是金,是女真族。現今的皇帝既使用中國的文字,也擁有自己的文字。

“你們沒有文字吧?”達達馬斯問。

“文字有什么用?”鐵木真答道。

“噢,還是很有用的。你現在欠我多少錢,都記在賬簿上了。”

“要想騙你的話,怎么都能騙。”

“不,用文字記下來的東西,很難耍賴。”

“那我騙你試試。”

“你要騙我的話,我以后就不來了。”

“看來是有點不方便啊。”

鐵木真對文字的認識當時僅限于此,遠沒達到想讓他們自己也擁有文字的程度。他認為擁有文字可能很不方便,首先要擔心被偷竊。鐵木真以為文字和馬一樣,也有好的文字、壞的文字,就像有良馬、劣馬一樣。

總之,有沒有文字不是什么問題。除乃蠻以外的部族都沒有文字。克烈部沒有自己的文字,他們用乃蠻部的文字記錄事情。乃蠻部的文字是畏兀兒系的文字。

記錄有什么用?最開始鐵木真這樣想。不過,他的想法漸漸地似乎發生了變化。他開始學習乃蠻部的做法,對乃蠻部產生了興趣。但這并不表示他尊敬乃蠻部。

本來,在他們那里,乃蠻人是難得一見的。蒙古的西邊有克烈部這么一個大部族,乃蠻部還在克烈部的西邊。然而,最近卻經常能看見乃蠻人。

原來,金王朝選定塔塔爾部落作為塞外的同盟者,可近來塔塔爾部卻變得不太馴服,不時有叛亂發生。因此金王朝就向塔塔爾部之外的諸民族拋出了繡球,并號召他們:“討伐塔塔爾!”

幾乎所有的部族都響應了這個號召。最近經常能看到乃蠻人,就是緣于此。

這是成吉思汗登上汗位后六七年的事情。

塔塔爾部之所以不再順從金朝,是因為雙方的力量日益失衡。另外,金朝的外交方針也發生了變化。金朝認為如果只援助塔塔爾部的話,它就會變得太強大。金朝想要保持唯我獨尊,就要適當削弱那些趨強的勢力。

被動員起來討伐塔塔爾部的是以克烈部為主的勢力,因此克烈部的首領脫斡鄰勒汗從金朝那里獲得了“王”的賜號。將其與游牧民族首領的稱呼“汗”合在一起,“王汗”就成為他最著名的稱呼了。

實際上,此時的王汗已經失勢了。他的弟弟額督克哈剌依靠乃蠻部的力量奪取了實權。

乃蠻的亦難赤汗為額督克哈剌出兵,助其掌控了克烈的百姓。脫斡鄰勒汗被放逐到草原上,空頂著王汗的稱號到處流浪。在獲得王汗稱號的同時,他失去了一切。或許這就是草原生活的真實形態。

在討伐塔塔爾部的戰場上,失去了領袖的克烈兵不得不加入也跟塔塔爾部作戰的鐵木真軍。金朝授予克烈部首領的稱號是王,授予鐵木真的則是“札兀惕忽里”,相當于前線總指揮的意思。總之,比王的等級低了很多。

“如今怎么樣了?父親的安答?”鐵木真總是為脫斡鄰勒汗擔心,特別是在脫斡鄰勒汗的舊部面前,他經常憂心忡忡地這樣問,而且他還派人去尋找脫斡鄰勒汗的下落。

脫斡鄰勒汗還有利用價值,他的失勢主要是因為兄弟不和,而且取代他的額督克哈剌比哥哥脫斡鄰勒汗更加惡劣。脫斡鄰勒汗還有東山再起的可能性。

與疲于奔走打聽的成吉思汗的部下相比,依賴商業直覺的達達馬斯的消息更為靈通。他甚至知道脫斡鄰勒汗逃到了西夏那邊,并打算從那里經天山畏兀兒進入西遼境內。

脫斡鄰勒汗所到之處,都沒得到很好的禮遇,人們不愿意冒犯大國乃蠻。雖說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熱情好客,但還是有限度的。

然而,鐵木真讓使者帶去了信:

“啊,父親的安答。”

信是用乃蠻語寫的。

當然,鐵木真不識字,以往也沒有使用過文字。不過,想要寫信的時候,就像這次一樣,讓懂得文字的外國人來寫就行了。

盡管如此,他還是開始感覺到文字的便利了。認識到文字的便利,表明他們的生活已經逐漸走向國際化了。

“父親的安答就如同我的父親,請您不要客氣,來我家休息吧,來盡情暢飲我的羊奶吧……”

脫斡鄰勒汗能閱讀用乃蠻語寫的信件,此時他和為數不多的隨從正在困頓之中,鐵木真的邀請就像一場及時雨。

羊只剩下了五只,而且小羊的肚子也癟了下去,因為他們把羊奶都搶著喝光了。

到了鐵木真那里后,王汗淡淡地講述了這段苦難的旅程。在草原上,像這種成敗興衰的故事絕不稀奇,聚散離合本是尋常之事。尤其身為族長家族的一員,這更是難以擺脫的宿命。

經常有人說王汗靠不住,但是,靠得住的人,就能長久地維持政權嗎?靠不住表明他警惕性很高。可即使如此,他還是失勢了。

窮途末路。在沙漠中落魄了的話,就真的是這樣,沙漠中的黃沙最終會無情地吞噬掉血肉之軀。

“父親的安答,歡迎您的到來。”鐵木真說道。

他并不是眷戀父執、性情單純的人,他在賭王汗的未來。王汗也明白這點,他還沒有被歷史淘汰,也并沒有完全托庇于故友之子的軍營,克烈部人正一撥又一撥地來參拜他。

當然,脫斡鄰勒汗之所以能夠聚集一些克烈部人,是因為人們知道他得到了鐵木真的強援。

王汗在克烈部境內的土拉河畔邊的黑林,與鐵木真立下了父子之盟。克烈部是一個大部族,如果能夠把四散的民眾再度聚集的話,會凝聚成一股很大的力量。走向世界的鐵木真是前線總指揮,但實力與王等同。


成吉思汗的事跡,具體到哪個年代還不是很清楚,不過從某一時期之后就大致可以推算出來了。那就是他與克烈部、乃蠻部的權力中樞開始打交道之后。

這表明他正式登上了國際舞臺。

克烈部用別的部族文字,乃蠻部則用自己的文字記錄事情。關于塔塔爾部的事情,中文里留下了確切的記載。

金朝丞相完顏襄率領各部族討伐塔塔爾部,從征的鐵木真被授予“札兀惕忽里”稱號是在1195年。

塔塔爾部在諸部族中位于最東南方,很早就開始接觸到中國文明,并且是獨占式的。鐵木真就是在這里,第一次見到美麗的鑲有珍珠的地毯。

“世上竟有這么漂亮的東西啊!”他感嘆道。

一定要再來搶劫一次。普通人會這么想,而鐵木真的想法卻有些與眾不同,他想,最好把制作這些東西的工匠搶過來。可能他是受到達達馬斯的影響吧,因為達達馬斯曾經說過:如果僅有一張地毯的話,只能自己享用;有兩張的話,就可以送人或者賣掉一張;但如果把制作地毯的工匠搶過來的話,就不僅僅是擁有一兩張了。鐵木真從這時候開始,頭腦中有了經營的概念,也開始尊重有技術的工匠了。


同樣在1195年,王汗的另外一個弟弟札合敢不投到了鐵木真旗下。他也是逃亡者中的一員,鐵木真已經成了這種人的靠山。鐵木真與札合敢不一起大破蔑兒乞部的軍隊。

草原各部族因弟兄眾多,又缺乏明確的繼承法而在繼承遺產時糾紛不斷。在和平的草原牧歌式時代,普遍的做法是由幼子繼承家產。因為兄長們成人后已經各自獨立,幼子成人時正好趕上世代交替的時期。

在和平的時代,這種做法固然不錯。但到了亂世,如果沒有實力,是無法統一族人的。而誰是有實力的人,最后只能靠力量來決定。

年齡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即使過去擁有實力,現在是否仍如此可不一定。王汗屢遇危機,根源于此。

討伐塔塔爾部后的草原亂世持續了五年多,鐵木真和王汗始終是同盟者。而與他們對抗的勢力正是札木合。

然而,鐵木真和王汗的關系并非堅如磐石,其間也發生過這樣的事情:與王汗之弟額督克哈剌聯合把王汗驅逐到草原上的乃蠻首領亦難赤汗此時已死。他的兩個兒子不亦魯汗與哥哥臺不花(即太陽汗)不和,不亦魯汗遷往別的地方。鐵木真和王汗乘他們兄弟分裂之機,進攻不亦魯汗,并追逐到克孜爾巴什這個地方展開決戰。但是,在戰爭的過程中,王汗卻丟下鐵木真獨自撤退了。

據說這次背叛是札木合調唆的。在此期間,戰爭的軸心是鐵木真對札木合。王汗則在坐山觀虎斗,不僅王汗,他的兒子桑昆也加入其中湊熱鬧。

上了年紀的王汗,說話的權威性逐漸減弱。曾經有人提議王汗把他的女兒察兀兒別乞嫁給鐵木真的長子術赤,但是遭到了桑昆的拒絕。桑昆不屑地說:“成吉思這名字,我聽都沒有聽說過。是哪個腦袋有問題的家伙信口胡說,不要當真。”

父親王汗多次得到鐵木真的幫助,桑昆理應知道鐵木真的實力,但他卻非常討厭鐵木真,討厭稱呼他為成吉思汗,他一次也沒有這么稱呼過,覺得叫他鐵木真就夠了。

王汗也在期待著更好的聯姻對象。因此他每次得到鐵木真的幫助后都會說:“真可惜,如果家世再好點的話,就沒什么可說的了。”

當時人們認為東北亞的霸主不是札木合就是王汗。鐵木真最初只被看作是王汗的有力助手,或者能干的武將。但不知從何時起,他逐步形成了一股獨立的勢力。

王汗和鐵木真都是依靠金朝勢力發跡的,換句話說,也就是充當金朝的走狗。當然,他們也從金朝那里獲得了各種形式的經濟援助。兩人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興起于東北亞的。而更重要的是,他們從金朝那里得到了理解文明的思考方式的線索。

從金朝的角度來看,王汗是它的合作者,而鐵木真則是跟隨王汗的投機分子。授予他們的稱號,王汗是克烈部的王,而鐵木真不過是他手下的前線總指揮而已。至于鐵木真被遺棄在克孜爾巴什戰場上這件事,如果他有什么不滿意的話,自己去開辟道路好了。

遺棄事件后不久,王汗的兒子桑昆與乃蠻軍作戰時被包圍,不得已向鐵木真求援。這好像有點厚顏無恥,不過鐵木真還是大度地派出精兵救了他。

這是發生在1199年的事情。一直屈居王汗之下、默默忍耐的鐵木真,漸漸等來了以自己力量開辟新道路的成熟時機。

不過,鐵木真和王汗的合作仍持續了一段時期。

1201年,以泰赤烏部為中心的十一個部族推選札木合為古兒汗,他們決議共同討伐鐵木真。鐵木真提前偵察到了他們的計劃,巧妙地突破了包圍圈,與王汗一起,在闊亦田與他們決戰并大獲全勝。然后,鐵木真還在斡難河畔打敗了逃跑的泰赤烏軍。

鐵木真這段時期取得的勝利可以說都是情報戰的勝利。札木合聯盟針對他的奇襲計劃預先被一個名叫察兀兒的人覺察,察兀兒排除險阻火速送來了情報,這是他獲勝的原因所在。

然而,就在同一年,又一次締結了更大規模的同盟。那是全游牧民族反對王汗和鐵木真的同盟,它的核心是乃蠻部。草原戰爭終于呈現出一個大決戰的態勢。

為了應對決戰,王汗和鐵木真首先把家人、財產等疏散到金朝領土。

鐵木真之所以多次遭王汗背叛,卻依然未與之決裂的原因之一就是克烈部掌控著與金朝的關系。如有意外,家人能夠逃往金朝,這是克烈部和鐵木真強勢的一個原因。

然而,對于鐵木真來講,與金朝的關系始終讓克烈部掌握著主動權,卻是一個問題。

有一次,達達馬斯來了,他用十足的商人式的思維方式說:“為什么不直接和金朝打交道呢?通過克烈部的話,成本要翻倍啊。”。

鐵木真問:“不是國家的話不行吧?”

“克烈是國家,你們就不是嗎?對了,最近很流行蒙古這個叫法,怎么樣?叫蒙古國怎么樣?”

“蒙古國……”鐵木真沉吟道。誰都知道蒙古這個說法,可是到底從哪里到哪里算是蒙古就沒人知道了。

“不錯的名字,好像誰都知道,但其實誰也不知道,這個國名很好,就像成吉思一樣。”鐵木真滿意地笑了。

與克烈相比,最初鐵木真的力量微不足道。然而,克烈陣營欠缺了人和,與之相比,鐵木真陣營則充滿著各種各樣的幸運。

兩者迄今雖有對立,總體上是相互合作的,但最終對決的時刻還是來臨了。他們這場最后的戰爭,被稱為班朱泥河苦戰,廣為人知。

策劃這場戰爭的仍舊是札木合。王汗之子桑昆受札木合慫恿,在哈蘭真沙陀突襲了鐵木真陣營,使其幾乎全軍覆滅。最后僅有鐵木真主從十九人歷盡艱險得以逃脫,他們逃到班朱泥河(今克魯倫河下游)時已經一無所有,只得喝班朱泥河的渾水。同飲了這泥水的十九人,后來被稱為“班朱泥功臣”,成為蒙古最重要的精英。

這場戰爭后,鐵木真的人離開了王汗,克烈部內部產生了裂痕,而札木合也離開王汗逃到了乃蠻。

以班朱泥河事件為界,王汗所代表的克烈部勢力沒落了,它是自我崩潰的。

然而,要徹底消滅它,還需要鐵木真的最后一擊。

鐵木真弟弟拙赤合撒兒的妻子被扣押在了王汗處,于是派遣使者進行歸還交涉,同時也是為了刺探敵情。這讓王汗誤以為“戰爭結束了”,連日舉行酒宴,沒有一點作戰準備。

王汗只停留在派遣使者的程度上,但鐵木真從最初就做了決戰的打算,派遣使者不過是一種煙幕彈而已。他的部眾正緊急地奔向戰場。

蒙古軍隊在路上遇到了五個人,他們手執表明克烈部使者身份的青色旗幟邊走邊爭論著什么。

“你們在吵什么呢?”蒙古軍官問道。

為首的使者回答道:“我們中有人說要放棄使者的使命趕緊逃跑,要不就會被殺頭。”

“那個男人嗎?”蒙古軍官問。

不遠處有一個落后于同伴,哭喪著臉,渾身打著哆嗦的男人。他畏懼地說道:“有人對我說,我們來了后會被砍頭的。”聲音小得幾乎聽不見。

“誰說的?”

“就是那家伙,李三,他的話很準。”

“笨蛋!”

那人身體一顫,好像要被這聲音嚇倒似的。

“我這就去報告,你們先在這兒等一會兒。”

蒙古軍官說著離開了。

不久,鐵木真親自來了,他仔細地打量了一下所有的使者,然后說道:“把他們都砍了,我已經和克烈斷絕關系了。不過,有一個人說,到我這里會被殺,先把他留下。如果他能把那個叫李三的人帶到這里,我可以饒他一命。”

說完,鐵木真在幕僚們的護擁下離去了。剩下的只是例行公事地把不停顫抖的克烈使者捆綁起來而已,只放過了那個鐵木真讓去尋找李三的人。

李三是一名翻譯。

不過李三實際上很少做翻譯,他是所謂的翻譯監督官,只負責指出翻譯的錯誤。對普通翻譯來講,他是一個很令人恐懼的人。

沙漠、草原的局勢變化很快,如果戰局不利,人數就會迅速減少,而如果勝利的希望很大,在不知不覺中人數就會增長。少數中立的人,總是在最后的階段決定自己的態度。

鐵木真確信自己能夠勝利,他的軍隊在不斷增長。負責克烈外交事務的李三早已看出了勝負的趨勢。

鐵木真想,像李三這樣的人,以后蒙古也會需要的。不管怎樣,先聽聽李三怎么說,他為什么認為克烈會失敗。

鐵木真在獲勝之前已經在考慮這個問題了。

蒙古與克烈最后的戰役持續了整整三天,戰況是蒙古方面總是保持優勢。

觀戰的人們,已經以克烈戰敗為前提討論問題了。

李三既沒有逃跑也沒有躲起來,而是待在戰場附近的一個小屋中,仿佛想讓人盡快找到他似的。他心里想:“撇下我們這種人去打仗根本沒法獲勝。我們對退路和靠山一清二楚。如果大家真那么聰明的話,我們的腦袋早就沒了。”

當他得知鐵木真說如果找到李三的話,就可以免除克烈使者死罪時,不禁感嘆道:“啊,英雄出現了!”

蒙古軍采取的是密集戰法。戰后繳獲的戰利品公平分配。如果私吞戰利品的話,一旦被發覺就會全部沒收。即使身份再高,也不例外。就連鐵木真的兩位叔父和一位從弟私吞的戰利品也被沒收充公了。

蒙古和克烈的最后一戰,兩軍紀律有天壤之別,克烈根本沒有獲勝的可能。

鐵木真沒有親自上陣搏殺,他不時視察戰場只是為了確認敵軍主將的動向。他主要的工作是研究如何分配敵人的部屬等戰后的有關問題。

在轉入追擊戰之前,鐵木真接見了李三,他問:“你說王汗會逃往哪里,走哪條道?”

李三答道:“我不知道,但他不會走你攻來的路線,而且他們父子不會走同一條路。”

“廢話。”鐵木真道。

李三說:“克烈國有兩百年的歷史,不論哪個國家,最后的結局似乎都一樣,當然建國時也差不多,只是沒有記錄下來而已。”

“也就是說既有興起的國家,也有衰亡的國家。”鐵木真決定以后在馬背上再思考這個問題。

“李三,我命你記錄下蒙古國的興起,從今天起,你就是我的手下。”他命令道。

“遵命,不過用哪國語言來記錄呢?”李三問道。

“哪國語言用的人最多?”

“恐怕是中國語吧。”

“那就用中國語吧。”

鐵木真策馬而去。

克烈的崩潰比李三想象得還要快。跟隨主將的士兵很少,步行的士兵非常多,沒有騎馬的人被看作是投降者。

“啊,果然如此。”李三默默地笑了,他飛快地磨起了墨。


步行的士兵不光是克烈的降兵,還有很多鐵木真的屬下,這是為了使降兵看上去更多,給敵人制造心理壓力。

逃走的克烈軍分成了兩路,一路北上,想要橫穿乃蠻部的戈壁。乃蠻部與克烈部的關系時好時壞,此時它沒有幫助克烈部的義務,守將豁里速別赤接到國王太陽汗的命令,要全殲克烈部軍。

太陽汗是乃蠻的國王,從金朝那里獲得了“大王1”的稱號。

遵照太陽汗的命令,乃蠻軍襲擊了克烈軍,克烈軍在瞬間就全軍覆沒了。

王汗的兒子桑昆逃亡到了西夏,在那里也沒能待多久。自暴自棄的他又跑到柴達木盆地以強盜營生,最終在庫車被畏兀兒人殺了。

享國長久的克烈部終于滅亡了,它的民眾被分配到了蒙古各部。

雖說亡國,但這里美女如云,克烈部的女性后來紛紛走進了鐵木真及其后人的后宮,子孫昌盛。鐵木真之孫忽必烈的母親就是克烈人,是王汗弟弟札合敢不的女兒。

就這樣,蒙古終于與乃蠻部直接對峙了。乃蠻部號召全游牧部族組成反鐵木真聯盟,其中也包括札木合。

札木合到乃蠻部視察軍隊,仔細地觀察了各個細節,并耐心地聽取乃蠻年輕軍官的講解,最后非常親切地對他們說:“真不愧是乃蠻,軍容果然非同凡響,我也得趕緊回去訓練我的軍隊。”

雖然在公眾場合這樣說,但回來后他卻冷笑著對自己的人說:“什么啊,就憑那種陣仗也想戰勝鐵木真嗎?從一開始,勝負就很明顯了。”

他以軍隊還需整頓為由,沒有出席反對鐵木真的誓師儀式,而且直到最后也沒有再露面。

這是發生在1204年的事情。

1 轉音為太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长县| 德安县| 呼伦贝尔市| 金平| 贞丰县| 祁连县| 深水埗区| 浪卡子县| 桐梓县| 广平县| 唐山市| 吐鲁番市| 东莞市| 新余市| 静宁县| 四会市| 龙游县| 抚宁县| 镇赉县| 鹤壁市| 广宗县| 株洲市| 开化县| 永顺县| 华阴市| 福州市| 陕西省| 苏尼特左旗| 仁布县| 衢州市| 内黄县| 临武县| 云安县| 沙坪坝区| 昆山市| 汉川市| 泸溪县| 中卫市| 花莲市| 葵青区| 正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