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建構:聚合與崩潰
- (瑞士)安德烈亞斯·威默
- 449字
- 2021-01-22 15:46:36
第二章 志愿性組織:瑞士與比利時
對比瑞士和比利時的政治發展將顯示志愿性組織如何促進國家建構。在前一章中,我認為這些組織使得聯盟網絡能夠在一個國家的領土上擴展,因為它們具有通過在諸協調位置之間架起橋梁而形成橫向鏈接的“內置”傾向。相比之下,恩庇贊助網絡趨向于在族群共同體內垂直擴展,因為它們包含更多開放的三角形和垂直的中間人位置。為了詳細說明這一點,我們需要有關19世紀早期瑞士和比利時聯盟網絡結構的充分詳細的信息。然而,卻沒有這樣的信息可用。
因此,我將集中討論這一論點的歷史影響:在轉變為民族國家之前,如果志愿性組織在一個國家的不同地區獲得發展,那么此后將出現包容性、多族群的權力配置。為什么會如此?當這些組織化的網絡有足夠的時間遍布一國領土時,它們將包括不同族群共同體的成員。在向民族國家過渡之后,政治精英將同樣具有包容性,因為該國的新統治者將依靠這些現有的網絡來招募政治領導人并動員民眾的政治支持。然后,包容性的多族群權力配置使得包括少數族群在內的廣大民眾認同自己為總體的構成國家的民族共同體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