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一本書讓孩子愛上學習作者名: 慧海本章字數: 1023字更新時間: 2021-01-26 09:45:46
前言 沒有厭學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
不論是小學生、初中生,還是高中生,甚至是大學生,對于他們來說,什么是學習,什么是游戲,二者其實并沒有明確的界限。我們經常說要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就是緣于這個道理。別說孩子厭學,孩子對于學習并不會天生抵觸,之所以會厭學,只是因為父母不懂教育。
正所謂“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父母”,追究厭學的根源,會發現大都來自父母或其他親人的錯誤教育行為。
首先,父母的日常行為會對孩子的學習態度產生最直接的影響。父母如果天天讀書學習,那么孩子就會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自然的生活狀態;父母如果天天不讀書不學習,或者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卻在看手機、打牌、玩麻將、上網聊天,那么孩子就會覺得學習并不是一種自然的生活狀態,而是父母在逼自己學習。
其次,父母的鼓勵或指責將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態度。沒有一個孩子天生就能夠寫好所有的漢字,也沒有一個孩子不需要反復練習就能夠準確計算加減乘除。有的父母性情急躁,沒有耐心,看到初學寫字的孩子寫得不規矩或者有錯字,就大聲呵斥,這樣就會打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長此以往,孩子難免會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相反,如果父母對孩子的點滴進步都予以真誠而熱情的鼓勵,那么孩子就會從學習中逐漸尋找到成就感和愉悅感,也就不會厭學了。
最后,父母的錯誤言行會對孩子的學習產生負面影響。在現實生活中有些父母喜歡攀比,經常說“你看××家的××,人家的××學得那么好,你是怎么學的?”“為什么別人能考好,你就總是考不好?”這些攀比的話堆積起來,就會在孩子心中形成一座大山,讓孩子倍感壓力,進而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還有的父母經常因為孩子學習成績差而打罵孩子,這就更容易引起孩子對學習的厭惡。要知道,人都有趨樂避苦的本性,孩子也一樣,在沒有找到好的學習方法的情況下,學習本就如同一場苦役,如果再因為父母的打罵,泯滅了這些孩子對學習的好奇心和探索知識的欲望,那真的就是一種令人婉惜的結果了。
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的孩子想學習,但父母不會教他,或者孩子想學習,但家里沒有良好的學習環境;還有的因為家庭教育理念偏差導致孩子認為學習無用;等等。所以孩子厭學,反映出的大都是父母的問題。事實上,沒有厭學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
本書從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入手,通過細致深入的分析和探討,給出讓孩子愛上學習的實用方法。不論孩子是處在小學階段、初中階段,還是高中階段,甚至是大學階段,這些方法都值得孩子父母認真閱讀,以便從中受到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