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思考工具輕松解決各種問題(修訂本)
- (日)岸良裕司 岸良真由子
- 808字
- 2021-01-13 16:07:51
該如何解決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我們在學校里學習的東西可不少,光是中小學的義務教育就是九年,而且是集中學習的九年。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學習量非同小可。若繼續進入高中、大學,又是七年的教育,所學的知識量更是龐大。在這期間,雖然也學到了不少走上社會后的必備知識,(1)但社會畢竟是講究實用的,一旦走上社會,我們往往會感到學校所學的知識無法直接派上用場。
走上社會后,我們要面臨許多問題。其中,很多是教科書上沒有的問題,而且也不像學??荚嚹菢?,有預先準備好的標準答案。
踏出校園走上社會后,眼前就是四十年以上的漫長人生路。面對在這條路上遭遇的種種問題,唯有正視并設法解決,唯此而已。(2)
□ 解決教科書上沒有的問題
□ 扎實的思考能力
□ 清楚剖析問題、解決問題
□ 徹底解決兩難局面,拋開煩惱
□ 與大家同心協力,一起做完事情
□ 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
大家可以發現,這里列舉出的各項“能力”,對將來要走上社會的孩子們而言當然十分重要,而對大人來說則更重要。
雖然重要,但知易行難,若我們長期處于明知重要而做不到的狀態,恐怕只會不斷累積心理壓力。
很明顯地,“是否知道其重要性”和“做不做得到”是兩回事。也許有些人認為,只要“知道是重要的”就應該“做得到”,這種說法從邏輯上來說似乎就站不住腳。一個人即使完全了解某件事的重要性,仍有可能因某些因素而無法做好這件事。這時,周圍的人若繼續施加壓力,覺得當事人一定能“做好”,就會造成他更大的心理負擔。當事人若能因此奮發向上,努力“做好”,當然可喜可賀,但萬一無法“做好”的狀態一直持續,壓力就會如雪球般越滾越大,尤其是自己越了解其重要性時,承受的壓力就越重。
現實狀況雜亂無章,盡是復雜又難解的事,就算想解決問題,解決方法卻是一團亂麻。若長期處于這種狀態,就會讓人感到前途一片灰暗。
“當初若是這么做就好了……”
“接下來要怎么辦才好呢?”
別說兔子和螽斯了,我們不也經常思考這些問題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