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開場白
書名: 謀生:王志綱談生涯規劃作者名: 智綱智庫(王志綱工作室)編著本章字數: 2105字更新時間: 2021-01-08 14:38:17
2007年7月,北大經濟學院的孫院長請我去給同學們做講座,本來我時間非常緊張,很多地方請我去講一次課我都沒有時間,這樣一個系列講座需要付出的時間、精力更多,但是我還是來了,因為我覺得很有意義。
這么多年我見過很多人,也經歷過很多事,見到很多成功的人,也見了更多失敗的案例。見得多了,就會總結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出來。我發現,大多數成功的人,對自己的目標都非常清楚。不管他的目標是遠大也好,是淺近也好,他都有自己的目標。而那些失敗者,多半是走一步看一步,走到哪里算哪里,最后不知道自己走到哪里去了。
我經常遇到一些親戚朋友的孩子,辛辛苦苦去高考之后拿了一個不錯的分數,最后不知道自己想學什么,要么報一個熱門的專業,要么報一個比較基礎的專業,以后要轉什么都可以。我相信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你算一下,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已經讀了十二年書,十八九歲的人了,生命已經過了四分之一,還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里,這是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而且這不是一個人的問題,而是一群人的問題,是一代人的問題,這就更麻煩了。所以我想就這個話題給大家講講我的經歷和體會,希望大家能夠領悟其中一些規律性的東西。
我經常講一句話叫做“思路決定出路,性格決定命運”,一個人能否成功,他的出身,他所處的環境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是決定性的,決定性的因素在于他本人,在于他希望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標。做生涯規劃,要明白最后的目標在哪里,知道自己要追求什么東西。這個目標未必非常具體,因為未來可能會有很多變化,但是這種追求是可以一輩子堅持到底的。比如我的生涯規劃就非常清晰,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歷萬端事”。我這幾十年從事過的職業變了許多次,但是這種追求沒有變。
但是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是很難的,而認識自己更不容易。我認識一些人,他們想要把握自己的命運,所以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紛紛辭去公職,到南方“下?!比チ耍Y果是蹉跎歲月。其實他們原本的機會都很不錯,但是他們認為那不是機會,只有到南方去“下?!辈攀菣C會。不是南方沒有機會,而是那些機會不適合他們。有些事情看上去都是一樣的,但是不同的人去做,結果往往不同。如何能夠有“自知之明”,這也是生涯規劃的必修課。
生涯規劃是一種計劃,一種方向上的指引,最終還需要人去踐行。能夠做出判斷和選擇本來就不容易,而堅持你的選擇更難。生活紛繁復雜,種種誘惑“亂花漸欲迷人眼”,許許多多的機會擺在你的面前,你如何選擇?這么多年走下來,我有個很深的感受:其實更多的時候,成功的關鍵不在于抓住機遇而在于拒絕誘惑。這也是生涯規劃的一門必修課。但是怎么樣才能拒絕誘惑?我覺得能夠堅守方向、拒絕誘惑的關鍵在于對自己選擇的方向有非常清醒的認識,對事物發展的趨勢有充分的把握。
所以在本書前面幾講中我要講到中國乃至世界當今的局勢。有人說這跟生涯規劃有什么關系,我又不當市長,不當領導人,但恰恰錯了。所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一個人是生活在一個時代中的,是在一個區域的范圍內活動的,如果你不知道這個社會要往哪個方向發展,如果你不知道這個區域在未來的價值,你就很難對自己應該選擇的人生道路有準確的把握。
青年人應該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對于天下大勢有個大致的把握?,F在大家所了解到的大多是從書本中來的,現在的教育體制也決定了你們不大可能“行萬里路”。我希望能夠借助我的經歷,為你們打開一扇窗戶,了解一下今天的中國和今天的世界是個什么樣的格局。
我經常講“戰略的價值就是預見”,在別人還沒有看到機會的時候你就已經看到了未來的發展方向,你肯定就能比別人搶占先機。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會非常累,而且很難超過別人。比爾·蓋茨起步的時候,王安的電腦公司已經規模很大了,但是為什么后來比爾·蓋茨攜Windows系統勢不可擋,成就微軟帝國呢?就是因為他看到未來的趨勢是個人電腦將占據統治地位,他的戰略就是為所有的個人電腦配上視窗系統。在這樣一個極具前瞻性的戰略支持下,不過十余年的時間蓋茨就超過了王安。現在也是一樣,微軟為什么緊張?也是因為看到下一步的趨勢是互聯網,而在互聯網上它拼不過谷歌,所以它很著急。因為我所從事的工作的緣故,很多時候都要接觸最前沿的問題,所以我想把這樣一些新的趨勢給同學們講一講。
生涯規劃也不是一個新話題,比如古人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也是一種對于生涯的規劃。但是現在大家的想法可能更功利、更具體一些。有人要成為商人,有人要去從政,有人想做一輩子學問??梢哉f每個人最初對于他的人生道路都有各種各樣的設想,有著不同的規劃,但是走到最后有多少人可以說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感覺到很幸福呢?能夠這樣說的人并不多,大多數人都是走著走著就偏離了自己的方向,等到最后一看,哎呀,怎么走到這里來了?!就真是“再回頭已是百年身”了。古人說打仗要“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做生涯規劃也是一樣。你把自己看得清清楚楚,這是我們前面說的“自知”的功夫,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確定了目標之后,再一步一步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