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小雪,柴大媽就開始忙起來。
蘿卜、白菜、雪里蕻堆了一地,擇去病根黃葉,清洗晾曬,腌在菜缸里。往年孩子們回家的時候,一人要帶上十幾瓶,自己吃了還不算,還得送給鄰居和同事。想當年,“柴記腌菜”那可是小鎮上的金字招牌,買咸菜的隊伍要排出好幾十米。
這回孩子們回家的時候,誰也不想帶咸菜。說是咸菜里有什么亞硝酸鹽,吃了對身體不好。還說現在的人都改吃清淡的東西了,勸老媽以后少吃這些咸菜。
孩子們一走,柴大媽發了愁,這一壇一壇的菜得吃到啥時候。看著柴大媽擰著眉頭,老伴倒是出了個好主意,送給街坊鄰居吃唄,咱這老字號還怕沒人要?
真就沒人要!街坊鄰居的話口跟孩子們差不多,不過是客客氣氣地道了謝,撿了個小瓶說留下嘗嘗。
柴大媽的咸菜不知怎么就驚動了縣里的文化館,又是采訪又是拍照,說是不光讓柴大媽上報紙、上電視,還要為柴大媽申請非遺傳承人。依他們的話說,這“柴記腌菜”還得拾掇起來。
轉過年來的小雪,柴大媽又開始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