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 做好事
上小學時,“學雷鋒,做好事”幾乎是我們每天的作業。下課后,幾位同學分成一個小組,站在路邊,維持交通秩序。只要看到有老人過來了,我們就爭先恐后地跑過去攙扶。我們還定期去老人家里幫助打掃衛生。在經武路松桂園去學校的路上,有一個陡坡。當時的運輸工具多為木制二輪拖車,用于運送蔬菜水果或一些日常用品,全靠人力,我們稱其為“拖板車”。放學后,我們就等在那里,有拖板車的來了,就一擁而上。前面的大人用雙手緊緊抓住板車的兩根杠子,彎著腰,低著頭,雙腳重重地蹬在地上,使勁兒將板車往上拖。我們就在板車后面咬著牙,翹著屁股,蹬著腿使勁兒將板車往上推。直到將板車推上坡進入平路后,我們才擦擦汗氣喘吁吁地撤回。我們稱這為“撐上嶺”。回家后就寫日記“學雷鋒,做好事,爭當優秀少先隊員”。
我的小學同學朱織媛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她家就住在省展覽館馬路邊。她家附近有一條鐵路和一個叫“四煤站”的地方,我們去學校時要經過這條鐵路。當時好像正趕上國家三年困難時期,又聽大人們說國家與蘇聯老大哥的關系破裂了,蘇聯撤走了專家,致使當時的中國工業經濟陷入困境,能源緊缺,火車經常因缺乏能源停在鐵軌上。在去學校的路上,我們經常被攔在鐵路這邊不能過去。等久了怕遲到挨老師批評,于是男同學就背著書包爬上裝滿黑乎乎煤炭的車廂翻越而過。我們女同學只能膽戰心驚地從車廂下面的火車輪邊穿過鐵路而行。我們兩人一起上學,一起放學后學雷鋒做好事,還曾經一起拾金不昧受過表揚。我倆還同時加入了少年先鋒隊,是我們班第一批在烈士公園烈士塔前宣誓入隊的“三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