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以夏侯惇為主帥、于禁為副帥,率領十萬大軍進攻駐軍在新野的劉備。
這天,劉備在和諸葛亮府中商議軍事,突然一士卒飛快跑進府中:“報……報告主公,正有一大隊人馬向新野趕來!”
劉備大驚:“來軍乃何人軍隊?”
士卒說道:“軍旗上有‘夏侯’字樣,前哨官言此人乃夏侯惇!”
劉備嚇得后退幾步:“是……是曹操部將夏侯惇……”
士卒又說道:“報主公,茫茫大軍,大約十萬!”
劉備又嚇得往后退了幾步,雙腿碰到桌子,一下坐到了桌子上:“完了,完了,我等命皆休矣!”
諸葛亮見劉備癱坐在桌子上,走過去問道:“主公為何如此驚慌?夏侯惇乃是何人?”
劉備愣了好久,才抬起頭看了諸葛亮一眼,嘴微微顫著說道:“先生有所不知,夏侯氏有二兄弟,年長者曰夏侯惇,字元讓,年少者曰夏侯淵,字妙才,皆有萬夫不當之勇!而此夏侯便是夏侯惇也!”
諸葛亮笑了笑:“此二人,與云長、翼德相比如何?”
劉備說道:“不敵也!”
諸葛亮笑道:“既不敵云長、翼德,主公何故如此驚慌?”
劉備又說道:“十萬大軍,我等如何抵擋?”
諸葛亮笑道:“據在下所知,夏侯惇乃西漢名將夏侯嬰之后,雖勇冠三軍,卻有勇無謀,亮只需略施小計,便可退卻這十萬大軍!”
劉備緩緩轉頭,面向諸葛亮:“先生所言當真?”
諸葛亮笑道:“亮不敢欺瞞主公!”
劉備突然從桌子上站起來:“來人啊!取我佩劍與官印來!”
侍者將劉備的官印和佩劍拿來,雙手奉上。
劉備拿起劍來,雙手拔開,跪于諸葛亮面前:“此劍名曰雌雄雙股劍,跟隨我斬黃巾,滅董卓,將士們見劍如見我,今我將此劍連同官印一并奉于先生,先生可以號令所有將士,備也聽從先生號令!絕無怨言!”
諸葛亮眼中熱淚盈眶,連忙扶起劉備:“亮承蒙主公信任,必不負主公所托!”
諸葛亮接過劍與官印,與劉備一同去了軍營。
來到軍營,此時關羽、張飛、趙云等武將列在一旁,孫乾、簡雍等文臣列在另一旁,等候劉備到來。
劉備和諸葛亮走上點將臺,諸葛亮坐在正座,劉備坐在了副座。
諸葛亮將官印和佩劍放在了桌子上,說道:“曹操命夏侯惇率十萬大軍來攻新野,雖聲勢浩蕩,然眾人莫慌!前哨官何在?”
前哨官出列,說道:“在!”
諸葛亮說道:“細述軍情!”
前哨官說道:“夏侯惇帶領十萬大軍,朝新野前來,現已臨近博望坡,大約有三十里路程!”
諸葛亮緩緩端起官印,站起身來,說道:“眾將聽令,凡事皆以我號令行事,若有不從我號令者,皆斬!”
眾將一同答道:“我等皆服從軍師號令!”
諸葛亮緩緩坐下,說道:“前哨官,你隨時派前方哨兵將軍情向我報來,不得有誤!糧幕官,軍中糧食,細心查點,分發登賬,每日呈報,不得有誤!備足車馬,隨時聽后號令!守城官,加固城防,四門細心查守,絲毫不得松懈,不得有誤!”
三人齊答:“是!”
臺下張飛嬉戲對關羽說道:“二哥請看,寥寥吩咐,不過如此!”
劉備看了張飛與關羽竊竊私語,瞪了張飛一眼。
諸葛亮回過頭看了一眼劉備,又回過頭笑著說道:“此番夏侯惇之十萬大軍前來,我軍與之必有一場惡戰。然敵軍前來,必經博望坡,我軍與敵軍一戰,便在博望坡矣!我軍將士必團結一致,打敗曹軍!”
諸葛亮嚴肅起來,看著關羽:“關羽何在?”
關羽緩緩出列,無精打采地看著諸葛亮:“……在……”
“博望坡之左有座山,名曰玉山;之右有片林,名曰安林……”諸葛亮看到關羽面朝下,雙眼緊閉,仿佛睡著,“關將軍,汝可睡醒乎?方才亮之所言,汝可聽聞?”
關羽緩緩睜開眼睛,一臉沉重看著諸葛亮:“聽見了!博望坡之南北有山有林!”
諸葛亮又喚道:“向導官何在?”
向導官出列:“在!”
諸葛亮說道:“博望坡之地形,汝可勘探清楚?”
向導官回道:“回軍師,我已勘探清楚,為三軍作向導!”
諸葛亮指著關羽說道:“細細為關將軍道來!”
向導官說道:“博望坡之左有座山,名曰玉山;之右有片林,名曰安林。軍師所言不錯!”
關羽抱拳說道:“關羽愿聽軍師吩咐!”
諸葛亮說道:“關將軍引一千兵馬前去玉山腳下埋伏,待曹兵至此,放過其先行軍,不可交戰,其輜重糧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便率兵出擊,放火燒其輜重糧草,之后乘勝追殺曹兵,則事可成矣!”
關羽緩緩走上點將臺,接過諸葛亮手中軍令后退下。
諸葛亮又轉頭看向張飛,微微一笑,說道:“張飛聽令!”
張飛瞪大眼睛,回頭看了一眼諸葛亮,又回過頭來。
諸葛亮見張飛不動,便放大聲音:“張飛!”
張飛又回過頭看著諸葛亮,看到一旁的劉備正在瞪著他,便大步走出來,大聲喊道:“在!”
諸葛亮面向張飛,微笑道:“請張將軍引一千兵馬,前往安林埋伏,一見南面火氣,便可引兵出擊,向博望城就屯糧草處,縱火燒之!”
張飛抬頭瞪著諸葛亮:“知道了!”
劉備聽聞此聲,抬起頭又瞪著張飛。張飛慢慢走上臺去,一把奪過諸葛亮手中的軍令,之后退下了。
“關平、劉封聽令!”諸葛亮喚道,“汝二人各引五百兵士,備足螢火之物,于博望坡之南等候。待曹兵子時到此,便可引火!”
“趙云!”諸葛亮喚道。
趙云出列:“在!”
諸葛亮笑著說道:“子龍將軍率所部兵馬為先鋒,于博望坡之北等候曹軍,待曹軍至,與之拼殺,但將軍切記,拼殺之時,只許敗,不許勝!”
趙云不解:“軍事。這是為何?”
諸葛亮笑道:“子龍將軍只需誘敵深入,將曹軍引入博望坡峽谷之內,便大功告成矣!”
趙云似懂非懂,說道:“遵命!”便領過軍令退下。
諸葛亮面朝劉備,雙手抱拳:“主公可親令一軍作為后援,接應子龍將軍!然只需敗退,萬不可得勝!”
關羽張飛驚訝地看了看彼此。
劉備連忙站起身來,面朝諸葛亮,雙手抱拳說道:“遵命!”便接過諸葛亮手中軍令,坐在副座上。
諸葛亮面朝大家,說道:“各部依計而行,不得有誤!”
此時,關羽看著諸葛亮說道:“我等皆上陣殺敵,軍師自己所做何事?”
諸葛亮捋捋胡須,笑道:“我只坐守縣城,等候將軍大勝歸來!”
張飛大笑:“我等皆拼命廝殺,軍師卻在家中坐著,真是自在!”
諸葛亮指了指面前佩劍和官印,說道:“官印皆在此,違令者……”
劉備打斷了諸葛亮:“三弟休得胡鬧!豈不聞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乎?今軍師乃張良也!爾等速速退下,按軍師之號令行事!”
諸葛亮朝向文官:“孫乾、簡雍,汝二人速速安排酒宴,為各位將軍慶功!”
劉備嚴肅地看向諸葛亮,又回過頭看著地面,兩只手緊緊抓著衣袍。
諸葛亮大手一揮:“散帳!”
幾天之后……
諸葛亮在府中一邊飲茶,一邊看書。
門外傳來一陣馬蹄聲,一個士卒闖了進來:“報……報告軍師,我軍大敗曹軍,俘獲輜重無數,各位將軍皆已收拾戰場歸來!”
諸葛亮哈哈大笑:“好好好!下去領賞!”
門外各位將軍皆已歸來,劉備看到諸葛亮在門前,連忙上來笑道:“軍師神算啊!此役大勝,實壯我軍聲威!皆軍師之功也!”諸葛亮也大笑起來。
關羽和張飛興致勃勃地攀聊著,看到諸葛亮正在門前等候,兩人停下來,眼中泛著淚花地看了看彼此,又回過頭看著諸葛亮,皆飛速跑過來,雙手抱拳、單膝跪倒在諸葛亮面前:“軍師神算,我等皆服,冒犯軍師,罪不可恕!望軍師恕罪!”
諸葛亮連忙兩手去扶關羽和張飛:“將軍切勿行此大禮,以亮之謀,加將軍之勇,才可擊退夏侯惇!”說完,諸葛亮和劉備哈哈大笑起來!
關羽和張飛也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