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與劉備三兄弟來到新野縣縣治府中。
到了大門口,早已有仆人在門口等著。仆人見劉備與二位將軍回來了,便要去牽劉備的盧馬的韁繩,劉備迅速下馬,小步跑到諸葛亮還未停下的馬前,拉住韁繩,說道:“先生,縣治到了,請先生下馬。”
諸葛亮笑了笑:“勞煩主公為亮牽馬。”說完,便下馬了。一旁的關羽轉頭看了看張飛,張飛看著劉備為諸葛亮牽馬,眉頭緊皺,一臉茫然,回過頭看了看關羽。關羽便嘆了口氣,下馬了,張飛也跟著下馬了。仆人們牽著四匹馬去了馬廄。
劉備牽著諸葛亮的胳膊,拉著諸葛亮,一邊笑著一邊往大門里走去。諸葛亮和劉備并排著走進大門。關羽和張飛低著頭跟在后面,張飛扯了扯關羽的衣袖,關羽停下腳步看了張飛一眼,張飛兩只眼睛往劉備和諸葛亮的方向一瞥,關羽又嘆了口氣,往前走了。
走到屋內,劉備扶著諸葛亮走到正對南門的座位上坐下,關羽和張飛分坐兩側,一個面朝西,一個面朝東。桌上放著酒肉,關羽面前筷子一動不動,聽見劉備和諸葛亮言語見帶有嬉笑之聲,關羽頭一歪,又嘆了一口氣。
到了晚上,劉備邀請諸葛亮與己同席而寢,諸葛亮說道:“主公如此待亮,亮實難承受,亮安敢奪他人之兄!望主公恕罪,亮告退矣!”
劉備聽聞諸葛亮說奪人之兄,心中不解:“先生何出此言?”
諸葛亮笑道:“主公豈未聞云長之三嘆?”
劉備驚訝道:“備未曾聽聞,不知云長為何三嘆?”
諸葛亮眼中瑩淚,苦惱地說道:“今日在府門前,主公為亮牽馬,此乃云長之一嘆;主公牽亮于前而進縣府,此乃云長之二嘆;主公待亮座上賓于主座,此乃云長之三嘆也!云長乃當世之猛將,今日主公待亮之熱情,實置亮于死地也!”
劉備被諸葛亮的話嚇了一跳,眼睛瞪得很大,說道:“先生勿憂,待備于明日安撫云長,云長定不會加害于先生!”
諸葛亮快要哭出聲來:“若如此,則吾命休矣!”
劉備大吃一驚:“先生何出此言?”
諸葛亮哭道:“云長今晚定難以入睡,若云長于今晚發難于亮,亮定不得見明日矣!”
劉備往后退了兩步,說道:“若果真如此,備即刻去安撫云長!”說完便去關羽屋內了。
劉備來到關羽屋內,見關羽正坐在燭光下,手托一本《春秋》,走近一看,關羽雙眼目光卻未在書上。
劉備哈哈大笑:“二弟正讀書矣!”
關羽回過神站起來說道:“兄長不在屋內陪孔明,何故來此?”
劉備又狂笑起來:“二弟此言差矣!我等兄弟三人,冒風雪、頂嚴寒,至茅廬三次方求得孔明先生出山,今日先生至我府上,安能不炊金爨玉,以待先生,分毫不可怠慢!”
關羽不屑地問道:“兄長多次至隆中求孔明,至三次方見他一面,而今邀他至府上,以禮相待,羽實不知此人有何德何能,使兄長如此待他!”
劉備嘆道:“安漢興劉,乃我三兄弟之夙愿,未敢懈怠。然備常驚醒于夢中,憂大業不能成矣!備曾請教于潁川水鏡先生,先生言關羽、張飛、趙云皆萬人敵,然孫乾、簡雍之輩皆非經綸濟世之才也,需一名運籌帷幄之人,方可成大業!如今,先帝靈驗,賜予備臥龍先生,備安敢不以禮相待?”
關羽說道:“兄長所言安漢興劉,乃我兄弟三人之夙愿,此言不假,然我與翼德、子龍則可助兄長匡扶漢室。若果真如兄長所言,需一運籌帷幄之人,在羽看來,徐元直徐軍師可擔當此任!哼!孔明?此人只怕言過其實也!”
劉備袖子一揮,轉身走到門前,看著天空,說道:“二弟此言不無道理,然我等未曾見識孔明先生之術,不可妄加推測!”
關羽把頭一低,說道:“罷也!兄長既如此信任孔明,且看孔明如何為兄長開疆擴土!”
劉備轉過身來,眼睛盯著關羽:“孔明先生乃府上之貴客,二弟不可輕舉妄動!待三弟回來,告知三弟,萬不可加害于孔明先生!”
關羽低著頭,眉頭緊皺,不情愿地抱拳說道:“是……兄長……”
劉備便走出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