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代長鏡頭:短篇報告文學佳作選
- 李炳銀
- 1379字
- 2021-01-29 18:54:30
二
以上引自一篇解析數論的論文。這一段引自它的“(一)引言”,提出了這道題。它后面是“(二)幾個引理”,充滿了各種公式和計算。最后是“(三)結果”,證明了一條定理。這篇論文,極不好懂。即使是著名數學家,如果不是專門研究這一個數學的分支的,也不一定能讀懂。但是這篇論文已經得到了國際數學界的公認,譽滿天下。它所證明的那條定理,現在世界各國一致地把它命名為“陳氏定理”,因為它的作者姓陳,名景潤。他現在是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的研究員。
陳景潤是福建人,生于一九三三年。當他降生到這個現實人間時,他的家庭和社會生活并沒有對他呈現出玫瑰花朵一般的艷麗色彩。他父親是郵政局職員,老是跑來跑去的。當年如果參加了國民黨,就可以飛黃騰達,但是他父親不肯參加。有的同事說他真是不識時務。他母親是一個善良的操勞過甚的婦女,一共生了十二個孩子,只活了六個,其中陳景潤排行老三。上有哥哥和姐姐,下有弟弟和妹妹。孩子生得多了,就不是雙親所疼愛的兒女了。他們越來越成為父母的累贅——多余的孩子,多余的人。從生下來的那一天起,他就像一個被宣布為不受歡迎的人似的,來到了這人世間。
他甚至沒有享受過多少童年的快樂。母親勞苦終日,顧不上愛他。當他記事的時候,酷烈的戰爭爆發。日本鬼子打進福建省。他還這么小,就提心吊膽過生活。父親到三元縣的三明市一個郵政分局當局長。小小郵局,設在山區一座古寺廟里。這地方曾經是一個革命根據地。但那時候,茂郁山林已成為悲慘世界。所有男子漢都被國民黨匪軍瘋狂屠殺,無一幸存者。連老年的男人也一個都不剩了。剩下的只有婦女,她們的生活特別凄涼。花紗布價錢又太貴了,穿不起衣服,大姑娘都還裸著上體。福州被敵人占領后,逃難進山來的人多起來。這里飛機不來轟炸,山區漸漸有點兒興旺。卻又遷來了一個集中營。深夜里,常有鞭聲慘痛地回蕩;不時還有殺害烈士的槍聲。第二天,那些戴著鐐銬出來勞動的人,神色就更陰森了。
陳景潤的幼小心靈受到了極大的創傷。他時常被驚慌和迷惘所征服。在家里并沒有得到樂趣,在小學里他總是受人欺侮。他覺得自己是一只丑小鴨。不,是人,他還是覺得自己也是一個人。只是他瘦削、弱小。光是這副窩囊樣子就不能討人喜歡。習慣于挨打,從來不討饒,這更使對方狠狠揍他,而他則更堅韌而有耐力了。他過分敏感,過早地感覺到了舊社會那些人吃人的現象。他被造成了一個內向的人,內向的性格。他獨獨愛上了數學。不是因為被迫,他只是因為愛好數學,演算數學習題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時間。
當他升入初中的時候,江蘇學院從遠方的淪陷區搬遷到這個山區來了。那學院里的教授和講師也到本地初中里來兼點課,多少也能給他們流亡在異地的生活改善一些。這些老師很有學問。有個語文老師水平最高,大家都崇拜他。但陳景潤不喜歡語文。他喜歡兩個外地的數理老師。外地老師倒也喜歡他。這些老師經常吹什么科學救國一類的話。他不相信科學能救國,但是救國卻不可以沒有科學,尤其不可以沒有數學,而且數學是什么事兒也少不了它的。人們對他歧視,拳打腳踢,只能使他更加愛上數學。枯燥無味的代數方程式卻使他充滿了幸福,成為唯一的樂趣。
十三歲那年,他母親去世了,死于肺結核。從此,兒想親娘在夢中,而父親又結了婚,后娘對他就更不如親娘了。抗戰勝利了,他們回到福州。陳景潤進了三一中學,畢業后又到英華書院去念高中。那里有個數學老師,曾經是清華大學的航空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