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論語》的內在邏輯作者名: 張榮昌本章字數: 626字更新時間: 2021-07-20 17:50:48
第四章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分析
曾子 曾氏,名參,字子輿,孔子的弟子之一,比孔子小四十六歲,魯國人。曾子拒入仕途,終生傳道育人,后世尊為“宗圣”。
吾日三省吾身 三:本意為三次,在此泛指多次。古人傳習主要以口耳相傳,以數記言,可以使學習者易誦易記,避免遺忘或遺漏,是心記的方法。《論語》以數記言的案例有“一言”“三省”“三友”“三樂”“三戒”“三畏”“三愆”“三疾”“三變”“四教”“絕四”“四惡”“五美”“六言”“六弊”“九思”等。省:檢查自己的思想行為。自省改過是儒家非常重視的修身之法,這里僅言省身,當為遇事之前的反思,防患于未然,以免有過加于己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 謀:出主意,咨事之難易為謀。忠:盡心竭力。誠心為人謀謂之忠,忠是指對事情忠,對別人信任自己而忠,常和“誠”連用,意為“謀事忠于心中之誠”。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朋友:五種人倫關系之一,甲骨文中的“友”是兩只右手靠在一起的形狀,二人都伸出右手,緊緊相握,表示友誼。鄭玄注:“同門曰朋,同志曰友。”信:信任。《說文》云:“信,誠也。”信就是“我相信你的誠,你相信我的誠”,是朋友之間的相處之道。
傳不習乎 傳:指孔子所傳授的學問道理。《論語正義》云:“傳謂師有所傳于己也。”
【譯解】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出主意辦事是否忠誠?同朋友交往是否誠信?老師傳授的學問是否復習了?”
【邏輯】
本章講曾子之戒。忠信為修誠之法,編者記于此以承上章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