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鄉創業故事:創業鋪就脫貧致富路
- 操家齊
- 2087字
- 2021-01-27 15:09:34
一位年邁勤勞的農民工
受訪者基本情況
性別:男
年齡:66歲
籍貫:湖北省麻城市福田河鎮三里畈村
婚姻狀況:已婚
文化程度:小學
打工時間:兩年
創業類型:返鄉創業——種植業
創業地點:湖北省麻城市

夏德良家屬于創業即將失敗的農戶,種藕兩年來都沒有找到很好的銷路,每年近萬斤藕賣不出去。雖然沒有虧本,但是也沒有賺到什么錢,之后他們家打算縮小規模,另謀他業。
我去他家時,他正坐在家里烤火的爐子前,打算去田里取藕,棉襖上沾有星星點點的泥土。說明來意后他坐下來點燃了一支煙,開始和我們聊天。當時我的小學同學(他家的親戚)和他妻子都在旁邊,我們交談了半個多小時,之后我們和他一起去稻田看他取藕。聽說我們要去看,他很高興。他穿上防水的連體服,走進灌滿水的稻田里,拿起水槍向我們演示如何用水槍將泥沖走,把蓮藕拔出來。
訪談員:您家種藕的田是買的還是租的?
受訪者:一共10多畝,自己家有3畝,其他的都是租的,一畝田租一年要得(花)300塊錢。
訪談員:租這些田的時候村里面有沒有幫忙?
受訪者:沒有,都是自己找的,村里不收地基費。
訪談員:在種藕之前,你們家是在外面打工?
受訪者:我在外面打工。
訪談員:打了幾年工?
受訪者:兩年。
訪談員:打工之前是做什么的?
受訪者:在家里種地。
訪談員:您是怎么想到打工回來種藕的?
受訪者:我在上海打工的時候看到人家種藕。
受訪者妻子:我們這個地方不適合種藕,銷路不好。
訪談員:您有沒有想其他的方法擴大銷路?比如說拉出去賣。
受訪者:想了,天天開著車子拉到福田河鎮、黃土崗鎮上賣。
受訪者妻子:賣不動(賣不出去)。
訪談員:為什么,是賣得貴了嗎?
受訪者:不是貴了,而是因為一些小商販從外面運進來的藕經過一種化學藥水浸了,顏色要白些,好看些,我們在田里種的藕顏色偏黃,味道卻是一樣。
訪談員:餐館呢?沒有試試賣到餐館嗎?
受訪者:餐館里不中用。
訪談員:10畝地如果都取起來能產多少斤藕?
受訪者:一畝地能產一兩千斤,10畝地能產20000斤左右。
訪談員:那現在銷了多少?
受訪者:四五千斤。
訪談員:沒有想到往學校里送?
受訪者:往學校里送的都是和學校有關系的,我們農民和學校也沒有關系,他們不要。
訪談員:過了年,藕還沒有賣出去,那怎么辦?
受訪者:就讓它在田里面長,免得田里長草。
訪談員:您家的藕是什么品種?賣幾塊錢一斤?
受訪者:粉藕,3塊錢一斤。
訪談員:那您有沒有看下市場價是多少?
受訪者:市場價貴得很,有的賣四五塊錢一斤。
訪談員:那您賣得比市場上還便宜些,現在您家的藕都銷往哪里呢?
受訪者:一般是農戶過年的時候,一家買幾斤。
訪談員:附近的人知道您家種藕嗎?
受訪者:知道,我們這里有四家種藕。
訪談員:那會不會是因為競爭太大?別人家的好不好銷?
受訪者:人家的好銷,塘里面的藕好銷,因為顏色好看些。
訪談員:其他三家都是在塘里種?
受訪者:嗯。
訪談員:那您家當時怎么想到要放到田里種?
受訪者:塘里沒有那么大的面積,最主要的是沒有塘。
訪談員:過了年還種不種?
受訪者:我們打算把租的田還給人家,只種自己田的,過了年我要去打工。
訪談員:在種藕之前,打工的時候是做什么?
受訪者:在一個廠里看門兒。
訪談員:當時工資怎么樣?
受訪者:兩千五百塊錢一個月,不過后來那個廠倒閉了。
訪談員:種藕種了幾年?
受訪者:兩年。
訪談員:那您是去學了怎么樣種藕嗎?
受訪者:嗯,在上海學的,到人家那種藕的地方去看、去問人家怎樣種。
訪談員:那在種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么問題?
受訪者:沒有,藕好種得很,就是不好賣。
訪談員:藕是什么時候種?什么時候收?
受訪者:清明節的時候種,9月份的時候收,生長期只有3個月。
他妻子:到過了年又要翻青,翻青了就不好吃。
訪談員:所以說在翻青之前,這一批藕都要賣掉?
他妻子:沒有收的都會爛在田里。
訪談員:除了地,還有哪些成本?
受訪者:有肥料、藕苗,藕苗只是第一年需要買,之后我自己有。
訪談員:一年買肥料要花多少錢?
他妻子:一兩千塊錢。
訪談員:最開始一年買苗花了多少錢?
受訪者:4000多塊錢。
訪談員:您家銷路不好,村里有沒有幫忙擴大銷路?
受訪者:幫了,村里幫忙去找學校合作,但沒有成功。
訪談員:您覺得這個政策如果改進下,可以怎么改進呢?
受訪者:應該想辦法擴大一下銷路,這樣我們就可以繼續種。
訪談員:去年虧本了沒?
受訪者:兩年都沒有虧本。
訪談員:您剛說賣了四五千斤,一斤賣3塊錢,那就是回了10000多塊錢本?
受訪者:嗯。
訪談員:租金3000元,加上肥料一兩千元,總的來說您應該還是賺的。
受訪者:其實這個市場還是很大的,在麻城的十字街那里,一天就要銷一兩萬斤藕,因為各個鎮上的人都到那里去買菜,人很多。
訪談員:那您到那里去擺一個攤位?
受訪者:沒有。隔那么遠,一個三輪車只能拉幾百斤藕,跑那么遠劃不來。
訪談員手記
銷路是這位創業者最大的困擾,原因可能有以下兩方面:一是市場上的競爭比較激烈。同村包括他們家在內有四戶人家種藕,由于種植地距離城市較遠,本地產的藕只能在本地銷,很多時候只是銷往附近的村莊。藕在人們的日常食譜中占的位置并不是非常重要,因此本地賣藕的市場不大。二是這位創業者產品非常單一。只賣藕,不涉及產業鏈的延伸,也沒有什么技術含量。
(訪談員:鄭州大學 何詩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