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古希臘 通過宗教以概念闡釋世界

《蘇格拉底的申辯》可參閱《游敘弗倫·蘇格拉底的申辯·克力同》(商務印書館1999年出版,嚴群譯)。Apology of Socrates

柏拉圖

(Plato,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

有關好好生活的哲學

“要盡可能使自己的靈魂變得更好。”

何為真?何為善?怎樣生活才算是過上了“好”的生活?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因這些問題感到困惑,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也是如此。柏拉圖在其師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活躍于雅典,一生未留論著,其思想由弟子柏拉圖等人傳承。身上,看到了一位不斷叩問并嘗試回答究竟什么才是“好”的生活的哲學家的姿態。

怎樣才算好的生活呢?

蘇格拉底與承其衣缽的柏拉圖是哲學史上最早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的哲學家。

在這一章節中我們將一起閱讀的《蘇格拉底的申辯》,是柏拉圖的早期對話錄之一。

公元前404年,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與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之間爆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戰爭最終以雅典戰敗告終。五年后,為了讓哲學家背負戰敗的責任,雅典政界的重要人物阿尼圖斯指使莫勒圖斯向雅典法庭狀告蘇格拉底“不信城邦城邦(polis):源自希臘語,指公元前8至前2世紀古希臘各地建立的小規模的城市國家。城邦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由原始公社演化而來的一種公民集體。諸神,使青年墮落”。

目睹審判全程的柏拉圖從頭至尾地記錄了蘇格拉底的申辯。

只說真話

在當時的希臘,教授辯論技巧的智者學派智者學派:公元前5世紀至4世紀初以雅典為活動中心的希臘知識分子,向富人收取學費、傳授知識及辯論技巧,也被稱為“詭辯派”。比起追求真理、探明倫理問題,智者學派更注重說服、擊敗辯論對象,因此對智者學派的負面評價甚多。勢力強大。善于辯論是成為政治家、出人頭地必不可少的素質。在辯論中打動聽眾的心、將談話引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十分重要。

在這樣的情況下,被智者學派告發的蘇格拉底在申辯最初就說:

“雅典的人們,控告我的人做了完美的陳述。完美到幾乎使我忘了我自己到底是誰。然而,我并不擅長申辯,甚至從來沒有來過法庭。雅典人,不要關注我的用詞,請傾聽我所說的是不是真話。”

簡單來說,蘇格拉底想要人們摒棄遣詞造句、表情及聲音造成的偏見,而僅去捕捉話中的真相。

那么,所謂“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無知之知

蘇格拉底在申辯過程中表示,自己擁有與智者學派不同的智慧。這種智慧是“無知之知”無知之知:即自知無知。在意識到自己的無知時,你就勝過了對手。無知之知被認為是探索真理時應該具備的態度。。也許許多人曾在課本中看到過這個詞,但是可能只有少數人知道它的出處。

蘇格拉底如是說——“我曾在德爾斐神廟里問過:‘有比我更有智慧的人嗎?’神明顯靈回答道:‘沒有人比蘇格拉底更有智慧。'”

我們暫且不論這件事的真偽。蘇格拉底從來不認為自己是有智慧的人,德爾斐神諭德爾斐神諭:古希臘人向神廟祭司提出他們關心的問題,然后祭司以神的名義作出的回答被稱為“神諭”。在古代希臘,德爾斐神廟的神諭時間最持久、影響力最大,對當時社會的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使他大為震驚。怎么會沒有人比如此無知的自己更有智慧呢?蘇格拉底十分不解。直到想起他與某個政治家的對話時,他才終于明白了神諭的含義。

“那個政治家確有許多關于經營生活的智慧,但他對我們真正應該了解的‘善’與‘美’一無所知……”


似乎正因為這一點細微不同,我比他更有智慧。對我來說,不知為不知。我似乎只在這一小處勝過他。


蘇格拉底說,不僅是這位政治家,回想他曾經訪問對談過的其他賢名在外的人物,他們似乎也是只有關于世俗的無聊知識,卻能像遍知天下一切事一般滔滔不絕。

在這一點上,蘇格拉底與這些人形成了鮮明對照。蘇格拉底能意識到自己的無知,從“一”開始探索真正值得思考的事物。

應當關心自己的靈魂

真正值得思索的問題不是怎樣才能獲得成功,而是如何過上“好”的生活。那么,怎樣才算過上好的生活?蘇格拉底以“對靈魂的關心”為關鍵詞,繼續向聽眾申辯。

“如果我能獲得釋放,我會遵從神的旨意,勸說人們:‘你們是偉大城邦雅典的公民公民(polites):源自希臘語,由“城邦”(polis)一詞衍生而來,原意為“屬于城邦的人”。古希臘各城邦政治體制不盡相同,但社會結構大體一致,主要由公民、外邦人和奴隸三個階層組成。希臘“公民”條件為:父母祖籍均屬本城邦(純屬本邦血統),擁有一定財產,能自備武裝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不要如此關心能賺多少錢、能收獲多好的名聲或多高的地位,你們真正應該關心的是如何使自己的靈魂變得更好。'”

蘇格拉底認為,好好生活就是要注意使自己的靈魂變得更好。無論花費多少金錢,如何修飾容姿,都無法使內在的靈魂變得更好。唯有促使靈魂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靈魂才會變得優秀。

探索嶄新倫理觀的哲學家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的申辯》中描繪的蘇格拉底,確實是一個怪人。

簡單來說,蘇格拉底的主張就是——“誰都不能阻止被神選中的我去批判人們、督促人們關心自己的靈魂”。

但是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出,對于柏拉圖而言,蘇格拉底是一個不受當時的文化、習俗等價值觀限制的哲學家。他懷抱一種“無知之知”的自知之明,從零出發徹底地探索什么才是真正“好”的事物。

蘇格拉底最終敗訴,飲鴆而亡。然而,他對“我們真正應該求索的是善與美”的堅定信仰被其弟子柏拉圖繼承,成為《斐德羅篇》《理想國》等柏拉圖對話錄的中心思想,并在這些作品中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渠县| 合川市| 吴忠市| 沙坪坝区| 集贤县| 湘乡市| 深水埗区| 嘉荫县| 徐州市| 昌邑市| 陇南市| 吉林省| 宜宾市| 麻江县| 西乡县| 商洛市| 清镇市| 维西| 米泉市| 平塘县| 河津市| 中阳县| 保德县| 格尔木市| 靖边县| 竹山县| 邓州市| 阜南县| 台南县| 南澳县| 和龙市| 孟村| 宜阳县| 伊金霍洛旗| 和政县| 阿坝县| 贵德县| 建宁县| 汝南县| 贞丰县| 汉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