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十五、人之初,性本善

——“性,善”法起,萬物成焉

今天我們來講“善”與“性”,這兩者與上面講的一陰一陽的道有著一種怎樣的關系呢?孔子點明了易家的“道”是怎么回事,接下來寫道:

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一陰一陽,一正一反,一動一靜,這樣的往復運動,矛盾的統一達到一種均衡、調和,便是“易道”。“和而衡”是自然界的天然形成的“生生不息”的一種狀態,也就成了圣哲眼中自然的“道”。那么,在孔子的觀念中,這樣的狀態便是一種“本善”和“本性”,這就是“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繼之者善也”,這里所謂的善,與我們平時講的善良還不盡然相同,倒是和“善后”的“善”意思差不多,有妥切合理的意思。在儒家經典《大學》篇中,開篇寫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這里的“大學”,既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一種高等學府,也不是一種文憑。而指的是“大人之學”,也就是做為社會的人,特別是對社會責任有擔當的人,也就是當時提出的培養社會人才的教育方針,提出了三大綱領: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首先,要明明德,前一個明是動詞,弘揚、使明;后一個明是光明、好的。就是說人要弘揚內心的光明品性,使“人之初,性本善”的善的部分發揚光大。其次,還要使社會上的人與自己一樣,這就是要“親民”。這個親民的解釋是“新民”,自己明了光明的德性以后,就要讓他人也得到啟發,要與時俱進,煥然一新。最后,這些從根本上,就是要落實到“止于至善”,要達到并保持至善的境界。什么是至善?就是超越了我們平常說的善惡、超越了是非對錯。本來應該換一個更準確的詞來表達,但是找不到,只有說最善最善、善到極點,就是至善。南懷瑾先生解釋為:沒有善,也沒有惡,便是至善。善到了極點,就是大善,大善是沒有善惡的。要止于至善,因為再向前邁一步就是惡了。

比如我們從社會角度來說,為給人們提供極大的豐富的物質能源,從而發明了各種科技,使社會不斷進步,這是一種善。但發展太快,對資源掠奪過多,就會出現負面作用,空氣污染、水污染等各種污染的負面的東西,讓人們生病,可能要用一兩代人的健康為代價。同樣地,大自然也會以海嘯、颶風、地震等災禍來警示。這就是人類不能夠“止于至善”帶來的結果。人類應該減緩這種不正常的發展速度,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樣才是真正的“止于至善”。也就是說“善”就是萬物的合理性,是一種“和而衡”。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也就是說讓萬物按其自身的規律來發展,天地不加以干預,看起來天地是“不仁”。同樣的道理,讓人類按自身的要求來發展,不管災難戰爭還是和平繁榮,看起來圣人也是“不仁”,這種“不仁”實際上是“大仁”,是“至善”。

講到這里,我們現在可以解釋“繼之者善也”,這里的“之”,也就是前面說的“道”,是一陰一陽之謂道的“易道”,天地大規律的天道。“繼”在這里是“統攝”的意思,整句話的意思就是,能夠統攝道的是至善。我們把話說大一點,不光是人,這個世界上的一切生命、一切眾生,其根本目的都是在展現并完成大道賦予的生命軌跡。這就是人與一切眾生的本性。只不過,人是用人的方式,狗是用狗的方式,貓是用貓的方式,花花草草用花花草草的方式……總之,大家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展示大道的變化,都在成就大道。

“成之者性也”,性,在這里是本性,也是一種本能。比如,人和動物一樣,生下來,不用教,就會吃,這就是一種本能。自然賦予的東西,你非要說這個“性”從哪里來的,這就是天地初始,就給萬物賦予的。還有繁衍的本能,到了性成熟階段,見到漂亮的異性都會形成原始的性沖動。人類也不離外,只不過人有了文明,加上另外的一種東西,叫情感。沒有這種初始的“性”,也就不會有一陰一陽之謂道了。所以說,“化育成道”的就是性。

因為這種自然的本性,我們的宇宙自然“生生不息”,一切眾生都是在成就大道、體現大道的根本規律。所以,從更高層次上來看,無所謂“善”,也無所謂“惡”,這個世界上光有鮮花沒有毒草,光有獅子、老虎,沒有牛、羊、鹿、兔,這個自然生態就不平衡。放在人文生態上來說,只有好人沒有壞人也是不行的,有了壞人的破壞、打破,才會有好人的重建、新生。那么,才會有自然社會的向前不斷發展。不然的話,只有善而沒有惡,或只有惡而沒有善,不符合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個世界也是不平衡的。所以,哲學上還有一種命題叫“存在即合理”,實際上就是一種“道”的另外一種解釋。

圣人之心雖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天地、圣人都有“不仁”之心,強調的是“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這是天地大道。雖說為善為惡是一體兩面,正像我們每一個人,內心中都有一個天使和一個魔鬼,社會教育的目的是“明明德”,強大我們心中的天使,壓制心中的魔鬼。當然,我們要成就哪一面,自己是可以選擇的,不管怎么選擇,都體現這一陰一陽之謂道,都分毫不差地體現了天地之間的因果法則。要明辨這個道,因為天道循環中還有一個“善惡有報”的規則。圣人堅持“人之初,性本善”,就是要把本性中的善得以發揚光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川省| 中阳县| 新疆| 马边| 华蓥市| 仙游县| 萨嘎县| 三门县| 马关县| 靖江市| 建阳市| 双牌县| 贵港市| 桐梓县| 赞皇县| 隆尧县| 芜湖市| 桦甸市| 铁力市| 修武县| 开封县| 上犹县| 清远市| 东光县| 诏安县| 赞皇县| 阿克| 金沙县| 和林格尔县| 台前县| 辽中县| 临泽县| 吴川市| 颍上县| 长顺县| 安化县| 正镶白旗| 阳泉市| 称多县| 深水埗区| 大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