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擄掠致富,巧詐求遷

用強力搶奪他人財物而致富,用機巧詐偽的手段以求升遷

擄掠致富,巧詐求遷(用強力搶奪他人財物而致富,用機巧詐偽的手段以求升遷)

所謂“擄掠”,非因兵火,安得有之?然居官吞剝百姓,私竊公帑,豪強重利舉債,皆“擄掠”也。以此致富,悉出家破人離、妻啼子泣之余,豈能安享?不聞“撲滿[1]”之說乎?漢書曰“銗[2]”,即今之悶葫蘆也。以陶器為之,其上有竅,可納而不可出。人以貯錢,逮其已滿,撲而取之,故曰“撲滿”。當其聚時,惟恐不滿,洎至錢滿,撲碎乃已。瓶破錢空,兩皆成虛。多藏厚亡,何異于是?

“擄掠”這樣的事,如果不是因為戰爭,怎么會發生呢?而實際上,當官的人剝削百姓,私竊公款,地方豪強放高利貸,都屬于“擄掠”行為。用這種方法來致富,都會造成家破人離、妻啼子哭的后果,所以那些人怎么能安心享受呢?難道他們沒聽過“撲滿”的說法嗎?撲滿在《漢書》里被叫作“銗”,就是現在說的“悶葫蘆”。它是用陶器做的,上面有個小孔,可以放東西進去,但是拿不出來。人們用它存錢,等到錢裝滿了,就將它打破取出錢來,所以叫作“撲滿”。積累錢財時,只怕它不快滿,等到裝滿時,就須打破才可以。瓶破錢空,兩樣東西都不存在了。由此可見,聚斂越多失去越多,這和撲滿的道理,又有什么兩樣呢?

宋文潞公彥博出判長安,一日到奔牛堰[3],堰牛作人語曰:“我與文彥博二十年同官,今日何面見之?”堰卒以告,公命牽至。牛至伏地垂首,淚下若雨,公大嘆曰:“此公平生偷掠官錢,今獲此報?!币蛎瑤靃4]支與二十貫錢,俾增其料。

夫官錢,民所供也,變牛筑堰,所以償民也。閱此者,當一思之。

宋朝文彥博(封潞國公,其介紹見“受辱不怨”一章)任長安判官時,有一天到奔牛堰,正在堤堰勞動的一頭牛忽然說了句人話:“我與文彥博官場同事二十年,今天有何面目去見他?”守堰的兵卒將此事報告文彥博,文公就命人將此牛牽來。牛被牽來時,低頭跪在地上,淚如雨下。文公感嘆地說:“此人一生當官都在掠奪官錢,今天才會得到這種報應?!币蚨抑泄苠X的人支付二十貫錢為此牛添加食料。

官錢乃是人民供給的,如今官員變成牛來筑堤堰,是為償還百姓的債??吹竭@件案例,當官的人應要多加思考。

戴文性貪,每貸錢于人,重剝倍利。償稍遲,即親往逼索。多則田宅子女,少則衣飾牲畜,悉為之一空。及死,生鄰家為牛,脅下白毛,有“戴文”二字。鄰人皆雇其耕,有曾為其掠者,故酷使之。

戴文生性十分貪婪,每次借錢給別人,都以數倍的重利剝削人家。若是稍有延期償還的,他就親自前往逼債。欠債較多的,就拿人家田宅和子女抵債,數目較少的,就帶走人家的牲畜衣飾,將人家里的東西全都搬空。他死后,投胎到鄰家為牛,其脅下的白毛里有“戴文”二字。鄉里的人都雇這頭牛來耕作,那些曾經被他掠奪的人都故意虐待這頭牛。

蘇州一賣油人,往一大家,見一小兒五歲,珠帽金鎖,遂起惡心,抱至僻處殺之,遂驟致富。生一子,宛似所殺子,心甚惡之。至五歲時,賣油人暑月偶睡,兒拔髻中銀簪,戲刺其胸。其人疑是青蠅,舉手一拍,貫胸而死。觀此,則今人以金珠妝飾子女者,亦當慎之戒之。

從前蘇州有位賣油人,去一個大戶人家,看到一個五歲小孩戴著珍珠帽,掛著金鎖,就起了惡念。他把小孩抱到偏僻處殺害,于是一下子變得富有。后來他生了一個兒子,長得很像被他殺的小孩,心中就非常討厭他。小孩五歲時,賣油人夏天偶然睡覺,小孩拔出發髻中的銀簪,開玩笑地刺向他的胸部,賣油人以為是蒼蠅,舉起手來一拍,銀簪貫穿胸部,賣油人因此死亡。

由此可見,當下喜用金飾珠寶為兒女作裝飾的父母,也應謹慎思考,引以為戒。

君子一登仕版,便當以忠直公廉為分內事。今也求遷而乃巧詐[5],則心術不端極矣。置之廊廟[6],必不忠公;出而臨民,安能廉潔?故太上特戒之。矧人生功名利鈍,落地已定,即營營終身,無加毫末,徒供達人笑恥,鬼神呵責耳。

君子一旦進入仕途,就應該把忠心、正直、公正、廉潔當作自己分內之事?,F在(很多人)竟然為升遷而使用機巧詐偽手段,實在是心術不正到了極點。這種人若在朝廷當官,必定不會忠心公正;若他們出任地方官吏,管理百姓事務,又怎么會廉潔呢?所以太上特別(針對這種事)警告我們。況且人生的功名順逆,在出生時就已注定,即使終生汲汲營求,也無法增加絲毫,白白讓通達事理的人恥笑、讓鬼神呵責。

劉宋[7]孝武時,戴法興[8]、戴明寶[9]、巢尚之[10]三人權重當時,凡所薦引,言無不行。顧愷之[11]獨不降意,嘗曰:“稟命有定分,非智力可移,惟應恭己守道;若巧望僥幸,徒喪所守耳,何關得失哉?”或有觀此而問予曰:“然則今人每有以智謀得官者,何也?”曰:“亦命也。雖然,詭遇獲禽,君子必不為?!?

劉宋孝武帝時,有戴法興、戴明寶、巢尚之三人因受皇上寵信而權重一時,凡是他們所推薦的人,沒有人敢說不行。惟獨顧愷之一人不對他們妥協,他曾對人說:“人的命運是有定數的,不是智巧可改變的,應當嚴謹守住正道;若是希望通過投機取巧僥幸獲得,那只是白白地喪失操守罷了,跟得失有什么關系呢?”或許有人看到這里會來問我說:“現在常有人運用智謀取得官位,那又如何解釋呢?”我說:“那也是命中注定的。雖然如此,用詭詐的方法捕獲禽鳥的做法,君子是必定不會做的。”

清康熙乙巳年,山陰嵇某,授云南龍江橋驛丞[12]。憚其遠,不欲行。有賣酒民周某,家小康,嵇嘗主其家,謂曰:“汝以二百金與吾,吾以文憑授汝。”周心艷[13]之,與金得憑。到任,適撫軍曾有舊識,恒以美差委之,五年得數千金。周已滿愿,謝病而歸。其嵇姓者,得金后,復更名入吏部辦事。比周歸,嵇又當授職矣。偶夜如廁,見二青衣語曰:“此人何官?”曰:“龍江橋驛丞?!毖杂櫜灰姟<案斑x,復得龍江橋。甫之任,而吳逆[14]變作,不知所終。

清圣祖康熙乙巳年,山陰地方有位嵇某被派到云南龍江橋擔任驛丞。他怕路途遙遠,不想前往就任。有位以賣酒為業的周某,家境小康,嵇某主動到他家,對他說:“你給我兩百黃金,我就把授官文憑讓給你。”周某心中很羨慕當官的人,就給嵇某兩百黃金,繼而得到任官文憑。周某到任后,剛好當地巡撫是他舊識,就常常派給他一些好差事,當了五年官就獲錢數千金。周某心滿意足,就稱病辭官回家養老。而嵇某得到黃金后,又改名到吏部當辦事員。等到周某回家后,嵇某又要被派官授職了。有天夜里他去上廁所,看到兩位青衣人在對話,其中一人說:“此人是何官職?”另一人說:“是龍江橋的驛丞?!闭f完就不見了。等到嵇某前往選任職位時,又是被派到龍江橋當驛丞。他剛到任,就遇到吳三桂起兵叛變。在兵荒馬亂中,不知他最后身歸何處。

清丹徒錢邦芑[15]曰:“凡人總有通天作用,究竟何能與定數爭衡?然惟陰騭一道,必可挽回定數。昨行今效,早行晚效。冥報最速,神鑒極顯。此莫捷之路也,有心者,一試便知?!?

清朝丹徒錢邦芑先生說:“人縱然有通天本領,怎能與定數抗衡呢?只有多積陰德這種方法可以挽回定數。昨天做的,今天就見效果,早上做的,晚上就能生效。冥冥中的報應最為神速,而神明的監察也最清楚。這是最快的一種方法,有心人只要一試便可知道?!?

【注釋】

[1]撲滿:我國古代人民儲錢的一種盛具,類似于現代人使用的儲蓄罐。裝錢只有入口,沒有出口。錢裝滿后,將其敲碎取之?!皾M則撲之”,故名“撲滿”。

[2]銗(xiàng):古同“缿”(xiàng,又讀hòu),古代一種接受告密文書或儲蓄錢幣用的器物,腹大口窄,東西放進去不易從入口處取出,像撲滿,有的像竹筒。

[3]堰(yàn):擋水的堤壩。

[4]宅庫:私家財庫。

[5]巧詐:機巧詐偽。

[6]廊廟:殿下屋和太廟。借指朝廷。

[7]劉宋:南朝宋之別稱,因由劉裕開國,所以稱為劉宋,以別于由趙匡胤開國之趙宋。

[8]戴法興(414—465):南朝宋權臣。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少賣葛于市,后為吏傳署,好學能文,頗通古今,為孝武帝所重,為南魯郡太守,兼中書通事舍人,多納貨賄,權重當時,前廢帝立,遷越騎校尉,益專權,后被閹人讒于帝,免官賜死。

[9]戴明寶:南朝宋大臣,江蘇丹徒人。歷員外散騎侍郎、給事中。泰始三年,坐參掌戎事,多納賄貨,削增封官爵,系尚方,尋被宥。

[10]巢尚之:南朝魯郡(今山東省曲阜市)人。南朝宋元嘉中期,成為始興王劉浚侍讀,涉獵文史,深受劉駿的賞識。孝建初年,補東海國侍郎,仍兼中書通事舍人。泰始三年(467)奉詔與淮南太守孫奉伯等編次二王法書。

[11]顧愷之(348—409):字長康,小字虎頭南朝,晉陵無錫(今江蘇無錫)人。顧愷之博學有才氣,工詩賦、書法,尤善繪畫。精于人像、佛像、禽獸、山水等,時人稱之為三絕:畫絕、文絕和癡絕。謝安深重之,以為蒼生以來未之有。顧愷之與曹不興、陸探微、張僧繇合稱“六朝四大家”。顧愷之作畫,意在傳神,其“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論點,為中國傳統繪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2]驛丞(chéng):明清之制,各州縣設有驛站之地,均設驛丞。掌管驛站中儀仗、車馬、迎送之事,不入品。

[13]艷:羨慕。

[14]吳逆:指吳三桂(1612—1678),字長伯,一字月所,遼東人,祖籍南直隸高郵(今江蘇高郵),錦州總兵吳襄之子。以父蔭襲軍官。明崇禎時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守山海關。1644年降清,引清軍入關,被封為平西王。1661年殺南明永歷帝。1673年叛清,發動三藩之亂,并于1678年稱帝,不久病死。1681年,余部被清廷擊敗。

[15]錢邦芑(qǐ)(?—1673):號大錯和尚,明江蘇丹徒人。南明永歷中,以御史巡按四川。永歷六年(1652),受任撫黔。翌年,張獻忠起義軍余部孫可望率眾進入貴州,他退居貴州東部余慶縣蒲村隱居。孫可望連續派出13次使者,都被他打發走了。孫可望封刀交付使者說:錢邦芑若是聽命來歸,自有好官好爵對待,如其依然頑固抗命,便用這把刀把他的頭割下帶來見我!可是錢邦芑以義命自安,不為所動。永歷八年在貴州修文潮水寺削發為僧,從此隱居僻處,縱情山水之間,潛心以詩文自娛。他曾寄籍武陵,與門下士講《易》,后居衡山,卒于寶慶。知府某歸其柩,葬于衡山集賢峰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原市| 西丰县| 昌江| 华宁县| 遂川县| 崇文区| 德兴市| 资源县| 志丹县| 鄂托克前旗| 夹江县| 贵州省| 雅江县| 屏边| 固安县| 辉南县| 平乐县| 崇阳县| 金堂县| 武城县| 禹城市| 汉中市| 上杭县| 和林格尔县| 海伦市| 彰化市| 称多县| 元江| 涟源市| 阿克陶县| 沂南县| 明光市| 平定县| 博乐市| 保靖县| 正定县| 东源县| 利辛县| 岳普湖县| 永仁县| 阜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