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王財貴倡印感應篇匯編序

太上感應之篇,簡言之,以因果感應之理事勸人為善去惡之文也。不知其作者為誰,或云葛洪,學者未必信也。至于語托太上,稱天立教,尤渺渺乎不可究詰焉。自趙宋以來,流傳不替,著錄于道藏,是符箓丹鼎行功修煉之外,道教中第一部淑世之作也。全篇只千百余字,而理事俱到,其中列舉世間常犯過惡兩百余事以警人,巨細靡遺,不憚其煩,若憫人偶一不慎而蹈之,以罹禍災者;其意愷愷然,其言藹藹然,而其正義之氣森森凜凜然,如有鬼神之鑒臨,讀之令人惶恐凄惻,愧不自安;而若從此捫心猛醒,則又立覺禍福在我,如得天地之生意,賢圣可期;蓋歷歷而指,則賢愚俱受其惠,偱循而誘,則下學易于上達,亦切問近思之學也。夫如是,則勸善之效著,淑世之功深,而長養(yǎng)飛升之道,化民成俗之學,盡在于斯,則雖指之為葛洪所作也亦宜,雖謂之為上天所垂示,亦無不可也。歷代注者多家,有訓其文詞者,有引發(fā)義理者,有證以故事者;迨(dài,等到)于有清,志者匯集而整飾之,令其語意詳,義理徹,而舉證廣,名曰匯編焉。于是儒書佛典有關心性德業(yè)之議論,稗官正史有關因緣果報之故實,雜然紛陳,精華絡繹。凡二十萬許言,其文清通可誦,事理交融,總之以仁慈惻隱為體,以濟世利人為用;一片懇摯,躍然紙上,每一讀之,有不覺嘉祥之氣油然而生,誠天下一大奇書也!

或云:“善惡者,儒家之義理;因果者,佛門之法教;感應者,道人之指化;三者何以牽合?且勸善何必以因果感應,自古碩儒成德之教,盡心知性之說足矣,未有以因果感應恐動人者;以感應因果而勸善,正所謂動之以禍福利害也,以禍福利害之故而為善,則其善非真善矣!”予則以為:人品有多類,教之亦多方,自堯舜性之以下,凡百君子,立志之初,未有能純善無欲者;動心之際,存以因果,警以禍福,豈不大有補于朝夕之惕厲乎?且因果之報,禍福之致,有感斯應,原是天地造化之實情,援之不必多來,推之不必少卻;進德君子之較與不較,冷暖自知,初倚之則重,終卸之則輕;亦不礙其心性功夫之可以日進精純,而名祿位壽之不求自至也。故善于修德者,雖志在心性,原不求功果而自有功果也,則何必碌碌推卸以自高?況廣土眾民,懷利害而行便辟者多矣;心性其所難立,而因果其所易曉,不說禍福以恐動之,曷能大其勸誡而免其罪戾?故善說因果者,雖言寄禍福,終意在心性而罕言心性也,則何必諄諄舉似以難人?果能意于心性以說因果,使眾民先畏果報而不敢為惡以種因,漸次安其心性而樂于為善以成德,則佛法之方便門,互轉為儒者之教化功矣,善惡與因果,以感應牽合之,一體相成,乃是真方便,亦是真教化也。若推而言之,則儒家盡心知性,必即此心性而德合天地;佛門了因證果,必即此因果而遍賅法界;道者通感極應,必即此感應而洞徹幽明;夫天地也,法界也,幽明也,皆具無量德無量義也;而說心性也,說因果也,說感應也,教路雖不得無異,而其實理則必有所同也;不僅其化民導俗之意同,乃至其成就亦當相涵相通而不得有異也。

有曰:“因果之說,每覺玄奧奇幻,感應之事,甚或涉于怪力亂神者,值今科學昌明之世,凡無據(jù)可稽,當視之為迷信而破除之,奈何深信而不疑,豈不自誑以誑人耶!”予謂:此不明科學者之說也。夫科學,信以傳信,疑以傳疑,不越份,不泛濫之態(tài)度也。吾人固不能诪(zhōu,欺騙)幻妄為實有,而彼亦不得謂凡不能明指者即必虛無也。惡乎五四以來言科學者,往往以物理之可證驗者,為惟一之真實,除此而外,一概指為迷信。不知理有多途,事未易明;徒然魯莽滅裂,刊落一切,自是非他,正是最大之迷信也。感應因果之本跡,誠渺遠難了,世之言者,或不免于穿鑿附會,然理之灼灼事之犖犖(luò,明顯)者,亦所在多有,何可一概撥無?至于深杳難測俗智罕及者,更須敬而畏之,存而不論,又何苦輕浮訕謗?且茍有詭陳因果以誑愚惑世之輩,人人固宜斥破之,而巧引報應以勸世利俗者,正設教之大機大權,益世多矣,何必夸夸然急切去之耶?故必好學深思謙以自牧,明于顯微之分,善處智識之際,而不任意淆亂者,乃真為科學之方家也。

又有讀茲編者,見其所舉諸事證,皆古人古事,意以不切時世,是猶已陳之芻狗,聽其沉晦可矣,何必孜孜在懷以招迂遠之誚乎!予則以為:天下之務,有理有事;世可異而人性不可異,事可變而人心不必變。性不異,心不變,則斯理恒存焉;惟識者以事循理,以理應事,則古人古事正可今資今用而令法輪常轉也。于茲編也,若有人能另舉切合今世之事例以代之,固是佳事;若未也,則古本亦足應用矣,視讀者之自取何如耳。

值此時衰學絕,人心頹喪之日,有憂世者奮其匡俗之志,倡印本編;命序于予,言可助其廣傳以佐世教也。嗟呼,世教之隆,自有天命,予自省之弗暇,而敢侈言贊助推廣乎!顧感其誠,乃略述一己披讀茲編之心得于上,愿與天下仁人共勉之。并建議讀經(jīng)之大眾,宜熟讀本篇,不過五日一旬,即可成誦,則終身有不盡之用矣;能解文義者,置茲編于座右,時時省覽,則于修業(yè)進德之益,有不可量者焉。

一九九八年六月十五日 王財貴[1]謹識

【注釋】

[1]王財貴:1949年4月10日出生,畢業(yè)于臺灣師范大學國文系,先后獲碩士、博士學位。歷任小學、中學、大學教師,鵝湖月刊社主編、社長。現(xiàn)任臺中師范學院語教系專任副教授、華山講堂讀經(jīng)推廣中心主任、華山書院院長、臺灣漢學教育協(xié)會理事長、美國科技教育協(xié)會研究員。1994年,王財貴教授在臺灣發(fā)起“兒童誦讀經(jīng)典”的教育運動,幾年來,在大陸和港澳臺地區(qū)、美國、東南亞演講1000多場,掀起了全球華人地區(qū)“兒童讀經(jīng)”風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洱| 柳林县| 岢岚县| 通榆县| 平武县| 泰顺县| 苍南县| 海原县| 安国市| 乌拉特前旗| 定结县| 阿勒泰市| 中卫市| 桂平市| 揭西县| 东兴市| 沂源县| 肇源县| 南宫市| 邯郸县| 玛纳斯县| 庐江县| 右玉县| 苍溪县| 财经| 苍溪县| 读书| 阳东县| 彭阳县| 阿荣旗| 抚州市| 乐至县| 沧州市| 溧阳市| 菏泽市| 康马县| 淳化县| 庄浪县| 永德县| 陕西省| 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