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毫無疑問,華為是一家偉大的公司。
從槍林彈雨中走過來的華為,迎來了它的三十而立。華為能夠歷經挫敗成長,逆流而上,靠的是一代代華為人奮斗精神的薪火相傳。意志和價值觀的力量讓他們朝著最初的目標前進,讓他們有勇氣、有毅力帶領企業完成一次次的超越。
對于華為當下的成功,外界一片盛贊,但任正非居安思危,在《華為的冬天》中闡述了華為面臨的危機和挑戰,以危機感警示員工——“每天都思考著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么榮譽感、自豪感,獨有危機感?!?/p>
看世界,做企業,僅僅有大的格局是不夠的,還必須有更廣闊的視野。作為中國科技型企業的代表力量,創新研發一直是華為集團令人稱道的領域。進入2000年之后,華為在科研力量方面的投入強度越來越大,而長期的創新戰略也讓華為日益強盛,逐漸成長為蜚聲海外的世界級企業。
華為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要歸功于它優秀的企業戰略。所謂企業戰略,指的是企業領導者及其核心團隊對企業未來發展的整體性規劃。根據不同層次,企業戰略可分為公司戰略、部門戰略、業務戰略、職能戰略和產品戰略等。企業戰略的好壞往往決定企業發展的成敗。一般來說,只有那些科學、合理的企業戰略,才能對企業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在制定企業戰略時,戰略制定者將面臨諸多選擇,如果戰略選擇正確,企業就能高效實現經營目標;否則,企業不僅無法正常運營,甚至還有可能破產。
戰略是科學,也是藝術和手藝。沒有戰略的企業就像一艘沒有舵的船,只會在原地轉圈。那么,企業為什么要向華為學戰略呢?最明顯的原因是,華為是一個成功的企業,而華為的成功主要源自它的戰略。相對于那些沒有經驗、缺乏成果的企業來說,向一個成功的企業學習戰略要“實惠”得多。其次,華為的戰略足夠科學、合理,是多數企業都應該學習的榜樣。
說華為的戰略科學,當然是有原因的。我們可以從華為制定戰略的思維方式開始,共同探究這一原因所在。華為在制定一個重大戰略或推動一次重大變革時,往往更愿意在“什么是正確的”這一問題上下足功夫。也就是說,華為在做一件事時,會先想清楚這件事正確的樣子,以及怎樣做才能將它做對。華為擁有一份難得的執著精神,無論面對什么問題,它都會先思考,再動員,最后才是逐步執行。這一點是絕大多數企業都做不到的。很多企業在開展工作時,通常是先干再想,或者邊干邊想,甚至還沒想清楚便開始干。這些企業對干成什么樣是正確的、怎么干才能將事情干好等問題十分模糊。結果就是,它們干著干著,一遇到問題和困難就停下了,甚至是放下了。
企業如果在“什么是正確的”這一問題上節省了時間,就要在“怎樣做到正確”上花更多的工夫。這也是有些企業自認為比華為做得勤奮、做得辛苦,卻沒有華為做得成功的原因所在。華為這種制定戰略的思想具有非常高的科學性,它揭示了許多本質與規律性的東西。正是基于這種思想,華為才能將戰略制定好并執行好。
另外,華為的戰略具有合理性??茖W是一方面,合理是另一方面。因為最好的并不代表是最合適的。我們不鼓勵生搬硬抄華為的戰略,因為適合華為的不一定也適合其他企業。“拿來主義”雖然方便,但往往成效一般。與其說我們應該學習華為的戰略,不如說我們應該學習它制定戰略的思想和方法。華為制定戰略絕不會搞完美主義和理想主義,因為華為人知道,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情是完美無缺的。同時他們也知道,理想與現實是有差距的。華為制定戰略時一定會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已有的成果和實踐出發。真正的合理不是迎合規則,而是與自身實際情況相匹配。這就是華為戰略合理性的來源。
任正非說:“我們必須在混沌中尋找戰略方向。因為華為總有一天會走到懸崖邊上。什么是懸崖邊?就是世界同行的前列?!爆F在的華為已然矗立于同行前列,不忘初心,心系中華,真正做到了有所作為。